
用最好的时光,圆考研梦
文/杨博
开学一个多月了,研究生队的生活紧张又充实,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备战考研的一幕幕不禁又浮现在眼前。
细想之下,从下定决心、开始准备到复试结束、通知录取,时间前后走过了1年。
千枝吐翠,草长莺飞。2018年4月,还在与39个兄弟朝夕相处之时,购买资料、翻阅书本,初步拉开了考研序幕。只是自觉为时尚早,复习并未十分投入,每日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了解报考流程,熟悉题型构成,积累英语词汇,背诵政治原理,时间流逝,天气渐热,效果却也一般。
烈日灼灼,汗如雨下。8月,与兄弟们依依惜别,全身心踏入了备战征程。天气炎热,开启酷暑背词模式,只是单词需要不断背记,今日熟记的词汇明日回顾已经形同陌路。艾宾浩斯,一个从未听说过的人名,为了巩固记忆,也进入了我的世界。反复记,记反复,虽词汇量依然少的可怜,但众多陌生的单词在一遍遍的重复背记中终于渐渐熟悉起来。
几个月的深入准备,艰苦卓绝,刻骨铭心,每天在迷茫和打击中冲撞,又在坚持和努力中振奋。英语基础本偏弱,十余年未碰,重新拾起,谈何容易。每每做起模拟试题,结果惨不忍睹,我待英语如初恋,答案虐我千百遍。老蒋十二式,楠姐核心词,一遍遍听,一道道练,只要可行,皆可应用。马原、思修、史纲、毛中特,所幸工作经历中一直在接触,学来并不费力,只是如此多的知识点,全部入心入脑,着实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进一步转化成答题语言,又需不断摸索规律。
鸟鸣渐稀,叶落纷纷,由夏入秋,由秋至冬。时间滑过,浑然不觉,每一天都紧紧张张,每一天都在复习已经熟悉和不熟悉的知识点,背诵、练习,再背诵,再练习,生怕有哪个概念会漏掉,生怕有哪个知识点还没有了然于胸。尤其是在初试前夕的最后一个星期,这种状态达到了顶点,每天在复习中睡去,每天在醒来后复习。曾经掌握于心时的欢欣与鼓舞,曾经效果欠缺时的低落与彷徨,一切的喜悦,一切的苦楚,都铭刻进脑子,激励着自己不断坚持。
寒冬刺骨,滴水成冰,考试的日子如期而至。整理书本,收拾行装。在妻子的陪同下,赴栾城参考。考点毗邻河北传媒学院,艺术的设计,夜晚灯光璀璨,看着充满青春活力的在校学生,不禁感慨20多岁的年龄真好。两天时间,试纸浸墨香,下笔有千言,积聚的知识一股脑倾洒在试卷上,直至终考铃响,方才长舒气息。
返回家中,带女儿去许久没有去过的“小马当家”,在孩子的欢笑声中,却再也控制不住困顿的双眼,躺在一堆玩具里沉沉睡去。
时隔四月,复试又至。经历查分,再次备战,连番磨砺,见得结果。
一年荏苒,艰苦磨练。静下心来之时,心头才重新涌上昔日的苦与涩。突然想起老蒋资料封皮上的一句话:I persist,therefore I am,用一年时间,做一件感动自己的事。考研,从一开始便是一场必须全力以赴的战斗,努力的样子虽狼狈,拼搏的人生却最美。所谓的光辉岁月,从不是顺风顺水时的得心应手,而是在艰难困苦时,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用一年的辛苦,做青春奋力一搏,用最好的时光,圆最好的梦。考研路上的艰辛,铭刻在脑子里,必将成为人生路上又一笔宝贵的财富。
作者简介:
杨博,男,1987年出生,河北南宫人,热爱文学写作,先后在各类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发表文章十余篇,将文学创作当做自己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