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探杨贵妃墓园
憨子
从黄山宫出来,沿渭惠渠旅游路向西约1000米就到了杨贵妃墓博物馆的后面。由博物馆西侧土路下去就到了博物馆门口。时间是下午一点钟,游人不是很多。我们持老年证不用购买门票就进了博物馆。
杨贵妃墓博物馆是依托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贵妃墓而建立的一座遗址博物馆,原为1979年成立的杨贵妃墓文物保管所,2008年5月更名为杨贵妃墓博物馆,现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我这是第二次来探访杨贵妃墓了。上世纪的1986年,我曾率咸阳育才中学87级文科班学生,由咸阳骑自行车参观杨贵妃墓。当时有杨贵妃墓文管所而无博物馆。与现在相比较,当时可用“寒酸”二字形容,而今形象大变,给人豪华袭人的感慨。
杨贵妃墓博物馆依坡而建,前低后高,呈阶梯状,由南向北看似乎很有气势,给人感觉不像陵园而像豪宅。宏伟的门楣之上是先入共产党,后入国民党,国民党败逃后又以民主人士身份留在大陆的邵力之题写的横幅:“唐杨氏贵妃之墓”。我不懂书法,不好评价其字好坏,但毕竟为多次与毛泽东唱和诗词的名人所书,自然为杨贵妃墓凭添不少色彩。只是这首鼠两端的“大儒”让人思之总有点那个味儿。
记得当年我带学生来时,杨贵妃墓仅有围墙,围墙之内除了杨贵妃墓之外,就是围绕贵妃墓的回廊。回廊墙壁上镶嵌着以唐人为主的38通历代文人为杨贵妃的题诗。但现在除了回廊的碑刻之外,墓园简直成了庭园。
先说杨贵妃之墓。当年来时是平地上以青砖砌起的馒头状墓堆,现在看周边砌成圆环状底座,高约一米,然后才是加高重砌的馒头状墓冢,比那时宏伟了许多。
据说杨贵妃墓原为唐玄宗李隆基为爱妃所修的一封土冢,大约因为杨贵妃太美,民间相传杨贵妃墓的封土也因为贵妃而变得馨香宜人,又说以此封土搽脸脸变靓,捈身身变白,丑女捈了变美人,美女捈了更迷人,所以凡来此瞻仰的善男信女无不带上一捧封土回去美容美体。久而久之封土冢就越来越小,全靠周围的热情居民掘土培坟才得以保留。文管所建立之后,为了省事,干脆用青砖水泥将墓砌了起来,从此就断了爱美男女的念想。对此,我倒觉得这些文管人员实在不通人情,改革开放数十年了思维依然不开化,为什么不砸了封砖,还原为黄土墓冢。一来恢复原状,更为亲民,二来也可满足爱美男女取封土美容的愿望,说不定还能为博物馆增添许多人气。我知道我这是一厢情愿,人家文管人员才不会这样想,毕竟这需得运土培坟,增加劳动量。
再看坟墓周遭的回廊,除了保留原来的38通碑刻之外,北面另辟画廊,增添了以白居易《长恨歌》为主题的30幅绘画,歌颂李杨忠贞不渝的爱情,为墓园增色不少。
除了上述墓冢与回廊之外,博物馆的其他建筑都是新增添的。一进博物馆正门,立即就看到有高5.8米的贵妃汉白玉雕像,风姿绰约,仪态万千,仿佛以当年迷倒唐玄宗美艳欢迎游客来参观她的墓园。

杨贵妃墓园之后,依据白居易长恨歌中说杨玉环死后成为蓬莱仙岛神女太真的故事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太真阁,属仿唐二层楼阁建筑。一层阁中绘有杨玉环成仙的巨幅彩图。登上太真阁的二层,绕阁四望关中风景,可谓美不胜收。俯视墓园,奇木异卉,水池莲菏,就着高低层次布局得错落有致,美到极致。太真阁的东面修了一座16米高的望都亭。登亭遥望东南,即为唐长安方向。此亭取名“望都”,大约是从杨玉环的心情出发,当年霓裳羽衣,翩翩起舞的长安是回不去了,就让灵魂在这高高的亭子上遥思昔日的奢华吧。
太真阁杨贵妃成仙图
太真阁之北在上一个层级,建了一座与杨贵妃墓好不协调的观音殿,不伦不类的。就不说它了。
值得一提的是园内唐献殿的“唐代妇女生活展”,展览共分“审美情趣”、“发髻绰姿”、“面靥倩影”、“服饰新潮”、“出行常度”、“翰墨风流”、“乐舞春韵”、“农家浅露”等八部分,通过唐代丧葬礼俗等出土文物展现了唐代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对盛世唐朝的开放自由的妇女生活有了真实的认识。
望都亭
需要说明的是,据文献记载,公元757年,唐政府军收复长安,李隆基自成都回来,曾密令迁葬杨贵妃,但当年对杨贵妃恨之入骨的将士们有何心思收敛杨贵妃的尸体,只是草草以黄土掩盖而已,两年之后又如何寻得尸骨遗物?用唐玄宗的粉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说法就是:“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连死的地方都找不到了,又如何迁葬?所以现在看到的杨贵妃墓是杨贵妃死时的旧址还是迁葬后的新墓,或只是杨贵妃的衣冠冢,都无确证,但衣冠冢的可能最大。
从太真阁面北俯瞰杨贵妃陵园
杨贵妃墓最引人思考的问题,还是李杨的翁媳恋问题。按照我国的伦理传统,李杨属于典型的扒灰乱伦,应该钉死在儒教的耻辱柱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宣公、鲁惠公、楚平王强纳儿媳被诟病了两千多年,但看杨贵妃墓回廊里的碑刻,由唐代的李商隐、白居易,到清代的林则徐、民国的于右任等,他们的诗却无不是歌颂这场不伦之爱的。事实上,当今社会社会道德依然谴责乱伦,但对李杨的乱伦爱情却鲜有批评者。到底是中国的传统道德伦理错了,还是诗人们思想解放思维超前,抑或是人性本能的排斥道德?确实让今人费解。
费解是费解,但这倒是让我想起了著名的性学家李银河的一个观点:
“爱情原来是欲望被魔鬼化,被压抑,被禁忌所引起的反弹,是一种夸张的热情。……原来,爱神也就是一个常人,可是年深日久的妖魔化,神秘化和刻意的遮遮掩掩把她变成了一个美人,由大量的想象和可望不可即塑造而成的超级美人。在我们的后人看来,完全是不可理喻的。”
诗人们对李杨的禁忌之恋热情讴歌是否是对封建社会爱情“被魔鬼化,被压抑,被禁忌”的反弹,从而用“大量的想象”把违反人伦的禁忌之恋塑造成为“超级美人”?
我想:是的。在我看来,这些诗人们真的“是不可理喻的”。
2022年12月3日修改
太真阁上面北俯瞰杨贵妃陵园
太真阁上面南俯瞰杨贵妃陵园
作者简介:
刘彦强,网名憨子,陕西咸阳人,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近四十年,为全国知名政治教师,曾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180余篇,主编出版《青少年心理行为咨询丛书》、《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丛书》、《学习心理学》、《坡刘村志》等书,并主编或参编多种教辅读物,有杂谈散文以及诗词散见于多种刊物。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_2767344.html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