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文化 讴歌时代精神
作者:风霜雪雨
策划:天之桥丨总编:笨笨静
主编:平 凡
副主编:斓姗 仲夏冰心
文字审核:雁儿 高天翃
合 诵
仲夏冰心 辉煌 初见 大海 沙漠玫瑰 音乐无限
眩晕 他山石 明珠 薛松林 阿敏 寒山孤雪
海燕 心海 洛阳平味 曹振轩 布丁
★
★ 仲夏冰心
在儿女的心里
母亲也是最美丽的
因为每一个儿女都是世界上的唯一
母亲更是
血浓于水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
★ 辉 煌
诚然
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她离开我已经有十八年了
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在我的眼里和心里
我的母亲是最美丽的
★ 初 见
打开记忆的门
走进现实中己经消失的母亲居住的家
石墙土坯平房热炕
梨花小院
爹娘 姐妹 弟弟和我 六口之家
热热闹闹生活在一起
多么美好的记忆
★ 大 海
童年的记忆
母亲长的很漂亮
个子不高 但很精神
圆脸蛋 大眼睛
一头黑发 长及后背
最喜欢扎两条辫子
花布上衣 青布裤子
总是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
★沙漠玫瑰
最喜欢看母亲梳辫子时的情景
每天清晨早早起床
整理好屋子
便是一番自我打扮
洗脸 梳头 编辫子
然后再做一家人的早饭
而编辫子是最细致的活儿
梳子醮水先把头发反复梳顺尔后再编
编完一条再编另一条
辫稍处扎上皮筋
有时扎上红头绳或小花
然后甩到脑后
走起路来两条辫子左右摇摆
辫稍荡起朵朵浪花
甚是洒脱好看
★ 音乐无限
成年的记忆中
母亲是个勤劳善良的人
母亲用瘦弱的身体
支撑起这个家庭
除了做家务
农忙时还下地劳动
试想
一家人的吃穿谈何容易
★ 眩 晕
那个年代
那个家庭生活拮据的年代
吃不饱穿不暖
糠菜半年粮
粗布破衣裳
但母亲的精打细算
却能让全家人吃饱穿暖
一日三餐
烧柴做饭
时常见母亲半蹲在地上
烟熏火燎
一顿忙忙碌碌
才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母亲本来气力小
却手脚轻快
掐谷掰玉茭
是村里有名的快手
母亲手头活快
这是母亲引以自豪的一点
★ 他山石
母亲更为优秀更为自豪的
是她的针线活儿
在我的记忆里
母亲手里的活儿从没停止过
直到病重不能自理
★ 明 珠
每晚盘腿打坐床上
煤油灯下
飞针引线
时常一边干活儿 一边给孩子们讲故事
讲兄弟俩分家
讲猫和狗耕地
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讲小白龙的故事
听着母亲讲的故事入眠
一觉醒来见母亲还在做针线活儿
哎!一件衣服 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 薛松林
纳鞋垫是母亲的最爱
母亲生来心灵手巧
自己绘图案
自己用彩线纳出来
图案五花八门 丰富多彩
而且美观接地气
母亲一生中给家里 左邻右舍 亲戚朋友纳了无数双鞋垫
她的好手艺远近闻名
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和称赞
★ 阿 敏
母亲不曾读过几天书
可凭她的聪明 却认识很多字
到了老年还时常看书
戴一副老花镜诵读经书
一本本不太厚的经书
我看了还觉着难读
母亲却能读下来
有的还能大段大段背诵下来
★寒山孤雪
母亲还有个爱好
就是喜欢听书听戏听歌
所以大半辈子不曾离开一样东西
一一收音机
记得母亲出殡时
经书 收音机 钟表 木制梳子等
一同装进棺木
还专门买了套戏装凤冠穿着走了
★ 海 燕
回想起来
母亲真不容易
父亲五十一岁因公去世
是母亲将儿女一手养大成家立业
受尽千辛万苦却毫无怨言
★ 心 海
母亲独居生存了二十余年
她能动时不想连累儿女们
即使到了晚年 也坚持一个人生活
后来有了病才答应和我们一起生活
七十三岁那年七月十三日
因病离开了人世
★ 洛阳平味
母亲一生中
为儿女操碎了心
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成了坟前跪拜时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爹一一娘一一该换季了,
金银财宝不缺了,该买啥就买啥一一"
★乐 生
母亲去世后
老屋一直闲置
2016年暴雨洪灾 成了危房
2019年推倒重建
新房新院新大门
可惜无人居住
但不后悔
老祖宗留下的遗产
屋在 仿佛母亲就在
★ 琴 声
母亲一生勤劳善良
手头针线活一辈子不曾放下
母亲乐于助人 在街房邻居中口碑极好
母亲很爱美
母亲很有爱心
她把伟大的母爱
全部奉献给了这个家和她的儿女们
★ 曹振轩
母亲很平凡
但正是像千千万万个平凡的母亲一样
才撑起一个家一个国一方天
所以母亲是伟大的
我以我的母亲而骄傲和自豪
★ 布 丁
我的降临 成长和每一个进步
都是得益于母亲的恩泽
我敬重我的母亲
百善孝为先
可叹现在子欲孝而亲不待了
愿故乡记着母亲的好!
愿大山记着母亲的爱!
愿儿女记着母亲的情!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吧!
♥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