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土地神倡导“和文化”
杨盛科
苗族是农耕民族,故对土地神格外亲热。民间认为土地能负载万物、孕育万物、毁损万物,具有万能的神力,于是衍生出兴隆土地、灵通土地、镇宅土地、桥头土地、坳上土地、山神土地等10余种土地神,成为护佑地方清泰的卫士。土地神是玉皇大帝委派到凡间管理一切的“基层干部”,是百姓们最亲近的保护神。
苗乡山野路旁随处可见到造价不上50元的低矮土地神庙,老农们除了在每月初一、十五敬奉土地神外,在春耕前、秋收后都要敬奉山神土地,因山神土地掌管着山野的飞禽走兽,它高兴时不允许鸟兽们破坏老农的庄稼,不高兴时常指使山里的禽兽遭踏“阳春”,甚至指使野猫狐狸入室偷咬鸡鸭。于是就有“土地不开口,老虎不(敢)咬狗”的俗语,说明兽中之王也必须服从土地神的指挥。
到了近代,土地神逐渐人格化。它除了保护生产、护佑人畜平安外,还负责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等事宜。上世纪60年代的春节期间,常有人扮演土地公婆到各家各户演唱《土地神歌》。“土地公公”敲一面小锣,“土地婆婆”由男扮女装者拿一块手巾作道具与“土地公公对唱”(有时一个人演唱),歌词内容多为和气生财、劝人为善、夫妻恩爱、公婆仁慈、富贵双全、发子发孙之类。因土地神亲临各户“倡导”“和文化”,故十分受人欢迎。土地公婆扮演者每唱完一家,主人就打发一份价值10元左右的礼品或10左右的红包。
土地神扮演者们经常演唱的《劝和》歌如下:
玉帝封我土地神,今临贵府劝凡人:
第一劝人敬天地,第二劝人孝双亲;
第三劝人敬老者,第四劝人敬神灵。
世上万事和为贵,善是银来和是金;
天地和来风雨顺,自然和来万物生。
君臣和来国兴旺,将相和来得太平;
大路平和好跑马,江水平和船稳行。
日月和来四季顺,国家和来不动兵;
父子和来家兴旺,兄弟和来家不分。
夫妻和来生贵子,妯娌和来无骂声;
姑嫂和来互关顾,邻里和来敬如宾。
亲朋和来常来往,客和来春风生;
老少和来百事顺,全家和来万事兴。
土地神扮演者在表演时虽然没有乐器伴奏,但凭他们甜润的歌喉、有趣的舞蹈动作和熟练的口语化歌词,使这种原生态的民间唱腔和土气的节目一上场就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围观者既饱了“眼福”,又享了“耳福”,每次表演完一个节目后常赢得围观者热烈的掌声和主人的阵阵鞭炮声。表演者以土地神的口气在多个场合中常劝人们和为贵、孝为先、学为高、勤为本。这些歌词畅达明快、通俗易懂、寓意深刻、言词活泼,老少咸宜,使观众们既享受了原汁原味的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又受到“土地神”的“和谐教育”,从而使土地神这个长期驻守凡间的“基层干部”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感到格外亲切。(2022.11.25)
黄梅戏《天仙配》土地神主婚.mp4
作者简介:杨盛科,男,1947年出生,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湖南省苗学会员,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城步杨家将文化研究中心会员,城步县文联会员。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杨盛科-古稀杨老讲故事
点击链接-唐孝璋作品
点击链接杨进文-看山员情怀
点击链接-曹正城作品
点击链接-赵仲芳作品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