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吟》
我喜欢大雁,也喜欢画大雁,更喜欢大雁之气质,在湖泽,在洲渚,还是在芦塘,草浦,它都以雅逸的姿态展示在天地之间,或我的笔墨下。攻吟之;
一丶
爽气撩人诗兴浓,登楼引领独临风。
江乡秋色无穷好,尽在芦苇雁影中。
二、
群栖沙诸已秋深,风拂黄芦伴酣音。
幸有哨雁守夜半,不教蕭瑟乱惊魂。
三丶
兴来铺纸笔轻挥,半亩苇塘迎雁归。
点点芦花拂香梦,不妨明日伴云飞。
四丶
瀟潇秋雨落蓮塘,几片残荷色渐黄。
归雁双栖难入梦,天明展翅向衡陽。
五丶
风吹芦荡似琴弹,雨过沙汀未觉寒。
归雁低飞相戏逐,渔歌轻
绕暮烟间。
六、
白露披身不肯降,归来雁群乐徜徉。
平沙浅沼栖无悔,哪管梧桐落凤凰。
七、
久晴逢雨水平沙,远雁思归觅旧家。
耐得秋风吹落叶,双双结伴隐芦花。
八丶
才见江风吹水平,又看归雁舞轻翎。
芦花点点飞如雪,似是乡思理不清。
九、
入秋懒得去沙汀,思雁能从笔下生。
一纸铺开三尺卷,赭为神采墨为形。
十丶
一场冷雨落秋江,夜半兼葭已结霜,
浅沼暂栖双落雁,明朝云际是家乡。
壬寅冬月,邓友谱〈待续〉

《大雁吟》
十一、
江水滔滔江岸平,乍闻雁叫已秋深。
芦花散入轻烟里,浪泊船舷旅梦温。
十二丶
昨夜江潮过绿洲,声声归雁唱金秋。
清霜漫染枫林醉,又见芦花白了头。
十三丶
不羡高枝不恋山,云飞水宿亦安然。
只图岁岁双飞去,月笼芦花睡梦酣。
十四丶
雨后沙汀水一汪,泼丹挥筆写秋光。
忽闻雁叫思情切,久盼家书到客乡。
十五丶
两鬓如丝不肯闲,艺山跋涉兴犹酣。
挥毫作雁求神韵,废稿三千笔末残。
十六丶
不画梧桐栖凤凰,偏描大雁戏秋江。
芦花飞作三春絮,忆起儿时思故乡。
十七、
久坐窗前觅小诗,抬头但见日迟迟。
一行归雁南飞急,道是相思最切实。
士八丶
秋入城头夜觉長,乡情切切梦难香。
家书万里何时达,雁写青天字一行。
十九、
墨染秋江入画图,蒹葭出水影扶苏。
雁鸣浅沼催人返,月照芦花梦有无。
二十、
非非是是付黄梁,不与他人论短长。
藏进小楼为雁友,芦花掺墨更添香。
邓友谱,〈待续〉

《大雁吟》
三一丶
黄尽芦苇未觉凉,迟归南浦兴犹狂。
漫天雪片纷纷落,看作梨花一垸香。
三二、
画雁当推边寿民,飞鸣跳跃已如真。
不才纵有描龙手,难绘先生笔下神。
三三丶
闲来无事画飞鸿,一任形神赭墨中。
再加苇花四五絮,应知风格不求同。
三四丶
夜半西风吹落鸦,漫天飞舞白梨花。
寒汀纵有栖身处,不及江南水一涯。
三五,
细雨绵绵天乍晴,芦花飞舞雪般轻。
回归雁群知末晚,也邀流云四五声。
三六、
漫步沙汀趁晚晴,惊飞宿雁更怡神。
秋光不比春光逊,满汀芦花白似银。
三七丶
浪拍江堤水浸沙,远归大雁觅新家。
今朝兴助神来笔,满眼秋光腕底花。
三八丶
百年岁月似飞梭,笔墨传情雅兴多。
名利事非皆淡泊,喜听芦雁唱秋歌。
三九丶
自信人生二百年,白头与画结良缘。
雁鸣湖畔消长夜,又見芦花落砚田。
四十丶
闲来弄墨画飞鸿,春去秋来云引人中。
半亩苇塘寄野性,推窗已是夕阳红。
邓友谱丶壬寅冬月〈待续〉

《大雁吟》
三一丶
黄尽芦苇未觉凉,迟归南浦兴犹狂。
漫天雪片纷纷落,看作梨花一垸香。
三二、
画雁当推边寿民,飞鸣跳跃已如真。
不才纵有描龙手,难绘先生笔下神。
三三丶
闲来无事画飞鸿,一任形神赭墨中。
再加苇花四五絮,应知风格不求同。
三四丶
夜半西风吹落鸦,漫天飞舞白梨花。
寒汀纵有栖身处,不及江南水一涯。
三五,
细雨绵绵天乍晴,芦花飞舞雪般轻。
回归雁群知末晚,也邀流云四五声。
三六、
漫步沙汀趁晚晴,惊飞宿雁更怡神。
秋光不比春光逊,满汀芦花白似银。
三七丶
浪拍江堤水浸沙,远归大雁觅新家。
今朝兴助神来笔,满眼秋光腕底花。
三八丶
百年岁月似飞梭,笔墨传情雅兴多。
名利事非皆淡泊,喜听芦雁唱秋歌。
三九丶
自信人生二百年,白头与画结良缘。
雁鸣湖畔消长夜,又見芦花落砚田。
四十丶
闲来弄墨画飞鸿,春去秋来云引人中。
半亩苇塘寄野性,推窗已是夕阳红。

邓友谱丶壬寅冬月〈待续〉
邓友谱,字圃园,号砚轩,1950年生,湖北省仙桃市三伏潭镇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邓氏麦秆画第六代传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长江民间文化》湖北省杰出十大工艺美术大师之一。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江汉书画院院长﹑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海内外书画艺术联谊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方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原书画研究院会员、仙桃市民间文艺家、仙桃市书画家协会会员。
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推荐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