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山下乡时的枣花香
诗/刘自全
曾去天津西郊张家窝上山下乡,
那里有很多枣树栽在路旁,
屋前屋后也都都郁郁葱葱,
石桥南枣树时常回想。
院落有一棵枣树茁壮,
生命力很强,
就像第二故乡人们,
把根扎在贫瘠土壤。
不管风吹雨打生存倔强,
擎出一片绿茵遮阳,
为下工人们休息娱乐,
晚霞时刻吃饭乘凉。
也是一个开会地方,
讨论今年丰收状况,
和明年春耕播种育秧,
还有盐碱地开荒。
春风和煦温暖安详,
清脆燕啼声鸣唱,
唤醒沉睡一冬枣树,
唤醒梦境中故乡。
乡亲们脱掉厚厚棉衣裳,
开始下田耕种繁忙,
似乎在一夜之间,
光秃秃枣树变模样。
遥对天空树枝吐出嫩绿芽床,
一簇簇淡黄色窦瓣迎着阳光,
羞怯望着暂新一切,
偷偷吸吮着甘露蜜糖。
鸟儿叽喳讥讽芽生长,
羞愧随风摇摇晃晃,
犹如小姑娘羞红脸庞,
散发出生命芳香。
几场春雨浇灌孕养,
饱吸甘露褪去嫩黄,
枝叶挂满整个树身,
像是披上漂亮翡翠绿衣裳。
枣花开孩子们奔跑在街上,
惊喜喊着震人耳旁,
黄花蕾随风颤动,
饱经风霜绽放。
枣花散发着花芳香,
醉人芳香弥漫村庄,
送给暖暖风儿,
风把枣香传遍小村各个角落地方。
故乡人们最愿意闻枣花香,
清晨浓浓花香让人神怡心旷,
深吸一口气让气息顺着喉咙直进肺腹,
舒服像母亲抚摸孩子脊梁。
蜜蜂也来寻觅着花香,
它们整天忙碌着踩花蜜酿,
飞舞、弥漫、嬉戏、追逐,
村子上空笼罩着嗡嗡声响。
故乡人热情好客开放,
由蜂民任意安方蜜蜂,
慷慨让蜂衔走花蜜,
也会给村里留下枣蜜几箱。
花期过后迎来夏季时光,
充分阳光促使枣树昂扬,
瞬间戴上绿帽皇冠一顶,
这时是枣儿疯狂生长。
枣儿猛间有黄豆粒大小模样,
颗颗饱满腆肚张扬,
一串串坠满树枝树杈,
惹人喜爱喜笑颜开随风摇晃。
馋嘴孩子看见枣心理掂量,
什么时候能尝到它的芳香,
等到大人不在时候,
投块石头拾起枣儿硬硬帮帮。
盛夏在枣树下乘凉,
地上铺上凉席一张,
手摇大扇石桌摆放茶壶茶碗,
在蝉声喧嚣中喝茶品尝。
乡村秋天似呼有些凉,
但是枣儿却迟迟不退绿装,
一颗颗非绿泛黄微红枣儿,
瞬间随风吹染红枣儿欢喜摆荡。
这是孩子中调皮鬼会施展伎俩,
趁大人不注意悄悄上树躲藏,
选择熟枣偷吃颗颗都蜜甜,
个大枣儿真是又鲜又脆又香。
树上毛毛虫可要提防,
若粘上一根毛疼痛难当,
所以大多数孩子不敢轻易上树,
在树下用竹竿棒。
不用多久枣儿红透非常漂亮,
缀在树枝间诱人娇扬,
姿态可掬婀娜秀气,
树叶也在秋风中渐渐发黄。
收枣季节不是十分繁忙,
常常是在快黄昏时光,
老奶奶颠着小脚挎着竹篮,
后面跟着小孙孙边跑边唱。
大一点孩子扛着竹竿长长,
来到枣树下方,
看着那儿枣密就把竹竿伸过去,
使出全身劲用力去棒。
红枣就像醉星坠落翱翔,
一手提篮一手蜻蜓点水捡枣忙,
不顾枣雨沐浴,
也顾不得枣砸在背上。
树梢剩下枣安然无恙,
猴精孩子窜到上树上,
握紧树枝猛力摇动,
零星枣好不情愿掉在地上。
枣打完树叶落满地染绿黄,
树冠疏朗抬头望,
透过树杈可以看到天空,
乡村蓝天秋高气爽。
有经验婆婆不忙着尝,
洗干净晒干用药引方,
晾干明年春节备用,
娶媳妇更是派上用场。
最喜欢是醉枣芳香,
用酒浸泡枣后瓶坛里封装,
待到冬天开启便飘出诱人醇芳。
吃上一颗酒枣香醇香到心房。
每年枣树开花都想起家乡,
想起繁茂枣树模样,
记忆贪玩贪吃被毛毛虫蛰伤,
想今年枣树会更加芳香辉煌!
作者简介:
文力自人王:本名:刘自全,天津市人,教师,作品多次获得全国邀请赛大奖。
协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九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