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步“新园”感受美好
文/傅光达
退休在家,我最开心的,就是到附近的新江湾城公园(我称作“新园”)去漫步。“新园”原为军用机场,是改革开放后才转为民用,它保持了原生态景致,是优美迷人的宜居示范区,可感受天地灵气、季节变化和生命的精彩。
识草木之名、与植物相伴使人赏心悦目。以前我只感觉碧草绿树好看。春天时在通幽小径上,与“杨浦绿化”的几位园丁相识,经讨教,我慢慢熟悉了好些花草树木。
先说小草。一见到碧绿柔嫩的地毯草,就会有种想躺一躺的冲动;灰绿带紫的狗牙根草坪颇适合踢球场;沿阶草(书带草)根细茎短显谦卑;吉祥草名声响亮、鹤草引人注目、铜钱草有趣、蒲公英毛羽轻盈,还有叶色青翠的狼尾草等。有道是一叶知秋,包涵荣枯变化的玄妙。盛夏时,细长的小蓬草不能障目,针形的淡竹叶也难,淡灰紫色的鸡爪槭会引人发笑,而八角金盘神气十足地张开手掌足以遮脸,一旁的美人蕉叶子舒展,还开出或黄或红的花朵,处在下方的独角莲不甘示弱地张开较大的肾形莲叶,另一旁的滴水观音则伸出更大盆似的叶掌,芭蕉树厉害地亮出了曾让铁扇公主大出风头的芭蕉扇,其叶高舒垂荫,直叫人感觉凉爽。
说到灌木,原先只识冬青,想不到沿路有一排排可观的瓜子黄杨、金边黄杨、红花檵木、吉祥果火棘、七里香海桐、红树叶石楠、花叶青木、六道木、能带来好运的金丝桃和十大功劳等,均姿态各异、有色有香。云想衣裳花想容,花儿更是千姿百态、自在烂漫。我见识过东风第一枝的梅花,随后精彩纷呈的有迎春、山茶、白玉兰、广玉兰、桃花、金钟花。江湾城路上有两排沿街的樱花树,4月里开花时俨然一条花街,同时还有杜鹃、月季、牡丹等花卉亮相。夏季鸢尾、石榴、玫瑰、锦带,夹竹桃、紫薇、木槿、木香、茉莉、海棠和大花蕙兰等竞相开放,还有绕不过去的“新园”河里的荷花,河边则有大批的白茅和再力花。岸上随季而开的还有菊花、桂花和腊梅,装点得“新园”如诗如画,花香弥漫。
再说乔木。梧桐、朴树和香樟是行道树,沿河有垂柳、羽杉、池杉、梨树和楠木等,沿墙葳蕤的有苏铁、女贞、构树、李树、珊瑚树和紫叶李,还有妆点各处的楝树、蚊母树、臭椿、榔榆、桑树、无花果、桂树、雪松和银杏等。万绿丛中还杂有南天竹、黄金间碧竹和孝顺竹等竹子,角落各处尚有常春藤、扶芳藤等在蔓延……真是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细想想,每一株草都渴望青春蓬勃、每一朵花都期待芳华灼灼、每一棵树都向往触摸蓝天;朝每个方向看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每次散步,我几乎都会感到草木日新月异的气息与生命的精彩奔放。我认定植物是在以最佳姿态和最美容颜来回报为它们培土植株、浇水洗尘、修枝剪叶,除害防病并随时欣赏它们的人们。我从草木中看到了另一种美丽的花——那是穿枝拂叶的园丁们所付出并绽放的心血之花。
与动物为友使人爱生惜缘。走在健身道上,我认识了几位善人。其中有两位退休女医生。一位年逾八十,姓施;另一位六十出头,姓林。看上去优雅温婉,都要比实际年龄年轻,性格开朗,有时一同散步像母女,让人羡慕。施医生随身带着蓝色布袋,里头装着猫粮与鸟食。猫粮是从超市买现成的,集中放在林荫小路边的塑料盒子里,猫们都晓得此处有美食会来享受。鸟食是小米和小鱼等,往回走到湿地观鸟亭的时候投撒,会引发阵阵人欢雀跃,给摄影者创造机会。林医生对动物有种天然的亲和力,她给“新园”里的猫起名,比如叫小白脚和跟屁虫等,有趣的是猫们对她亲热,愿意让她抚摸。上个月,她发现有只叫小虎的黄猫病了,便抱它去宠物医院诊治,猫竟然发烧39摄氏度,幸亏她及时出手急救——这事已在附近传为美谈。以下的事是我亲见,一只出生不久的小猫咪在地上挣扎。林医生看见后就大声喊叫:“黑桃,黑桃咪咪!”不远处的草堆中黑桃正睡觉听到叫喊出来好像在问:叫我作啥?林医生用手指着那只可怜兮兮的小猫咪,刚才还懵懵懂懂的黑桃一见之下顿时激动起来:这是我的骨肉嘛,急忙叼起小宝贝钻到草丛中去了。林医生冲我一笑道:“这个猫妈妈也太粗心了!”我好奇:“你哪能晓得是伊宝宝?”她说:“前两天我就看到伊大肚皮了。”我听后对她直翘拇指。
据《新民晚报》等媒体披露:“新园”现有36种鸟类在雀跃,占到上海夏季鸟类种数的88%以上;其中包括3种国家二类保护鸟类、12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的珍贵鸟种;还有上海新发现的小鸦鹃、罕见的“雀中猛禽”伯劳。我去得次数多了,也有幸借助摄影者的镜头见识到白鹭、翠鸟、黄喉鹀、百舌鸟和斑鸠等……此外,“新园”河里还发现了7种鱼类,其中棒花鱼、食纹鱼均为市区罕见,而灰巴蜗牛、背角天齿蚌等早已在市中心绝迹。与可爱的动物相处时间长了,我逐渐领悟到:人并不比动物更钟情;其实,在自然面前,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都是一样的宾客。缘起性空,彼此间惟有珍惜缘分、和谐共处、敬重爱护方是正道。
漫步“新园”,眼看花儿自由自在地绽放,耳听鸟儿无拘无束地鸣叫,呼吸着清新空气,人怎么会无动于衷,怎么能不觉得生命美好、生活幸福呢?
作者简介:
傅光达,笔名:牵羊牛郎,男,1957年出生。系中共党员,《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上海杨浦区故事协会会员。《曾穿越过蘑菇云硝烟的人》等发表于《新民晚报》;《聪明一世》获全国“首届榕书微型小说征文大赛”优秀奖;《茶香亲娘》获《山海经》 “梦幻银湖,三美乡村”全国故事征文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