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一则打油段子
文/王玉权
见一打油段子,行文幽默,可以一读。兹录于下。
"快活无忧散″
处方: 除烦恼,断妄想。此二味等分,研为极细末,用清静汤服下。
功能: 清气爽神,快活无忧。
方解: 此药味甚鲜,奏功极大。且药性不寒不热,不苦不辛。不必远求产药之区,可自行求之。虽《神农》《本草》所未载,东桓、丹溪(二者为名医名)所未论及,自是人间一种妙药。苟能日服一剂,胜服《四君子汤》百剂也。
呵呵,哄死人不偿命,吹牛皮零成本。世上有此两味药么?开开玩笑而已。但一过脑子,倒还真有那么一点道理。
关键是如此神药仙方,不劳远觅,不费分文,可自我求之。
快活无忧,谁不想?尤其是退休一族,苦巴巴熬了几十年,哪个不巴望长命百岁,快快活活地享受夕阳之美?人间若真有此仙方,岂不喜大普奔,乐翻了天。
问题是自求之颇费周章。“除烦恼,断妄想“,难呢。佳药如佳人,"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相思得好苦哇!
人的一生中,儿童时代无烦恼无妄想,是盛产这两味药的。小家伙们确实快活无忧,经常疯得饭都忘了吃,常要妈妈三番五次地喊。不知烦恼妄想为何物,童真之可贵正在于此。你我都打这么过的,如今资源枯竭,回不去了。
少男少女们可不同了。学业上有压力,诗文背不熟,习题解不出,常态。只有烦恼,少有快活。
感情上,情窦初开,爱意初萌,常常异想天开。对家长老师的管教,心理逆反,往往给双方带来不少烦恼。
长大了,成家了,立业了,更多的烦恼,更多的妄想,困扰着人的一生。
快活呢?也有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衣锦还乡日,他乡遇故知。但这种确幸的概率太小,不见得人人皆有,更不可能经常遇见。
就拿人人差不多皆有的洞房花烛夜来说,洞房花烛前的罗曼蒂克,爱河里沐浴得昏天黑地,这阶段是小烦恼,大快活。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信然。相互占有了以后,便是琐屑的柴米油盐,生儿育女,赡老养幼等等繁杂的日常。庸常的世俗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碰碰,跌跌绊绊,有着数不清的烦恼。
这是芸芸众生之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苦,才是生活的原味,本色。
这是枭雄豪杰之叹。
孟德此言,绝非消极负面,实乃积极面世,一代枭雄的慷慨悲歌。面对千秋功业,恨人生苦短,壮志难酬。大丈夫理当仗剑四海,建功立业,千里觅封侯。只有那些看破红尘的,才会消极遁世,斩却三千烦恼丝,青灯黄卷了残生。即使出家人,也难六根清静,四大皆空,断不了尘念的。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代的豪言,自不同凡响,较之枭雄曹孟德,不可同日而语,具有更崇高的革命理想和积极的人生意义。精髓在"奋斗"二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生当人杰,死为鬼雄。这是革命家的阔大胸怀。
孟子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警钟敲了千年。忧患者,大烦恼也。一味耽于安乐的亡国之君,史不绝书。这是圣人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成语字字千钧,振聋发聩。世俗之人,大都这种状态,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
职场商场官场,无论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人民币服务,快活有,一小把;烦恼多,车载斗量。想处处桃花源,乌托邦的空想。
烦恼和快乐,这一对矛和盾,谁能掰得清!
对于我们退休一族而言,牛卸轭头马卸鞍,到站了。放下了意悬悬半世心,荡悠悠三更梦。纵然功不成,名不就,心有不甘,屁用,一退尽休矣!
回首一看,功成名就也罢,碌碌平庸也罢;累累伤痕也好,志得意满也好,统统一撸平。名耶?利耶?万事成泡影。老退们倒真应该除烦恼,断妄想。竹杖芒鞋走天下,江河湖海荡扁舟。做个老顽童,逍遥学庄周。因此,就退休人而言,此快乐无忧散,确实在是妙药灵方!你不必忧国忧民,自有"肉食者谋之";你不必瞎担心,除了你,地球照样转;你不必穷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
佛在心中,尽管酒肉穿肠过;善在心中,尽可快活无忧愁。除去烦恼,断却妄想,何患寿百寿九?
打油诗,打油文,是油也,非水货,愿诸君勿轻忽。咂摸咂摸,哈,满有味儿哩。
【作者简介】
王玉权,江苏高邮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