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哀也;
更多黯然。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香港著名歌星梅艳芳因患宫颈癌不幸于2003年12月30日在香港病逝,去世时留下最后一句万般无奈的心里话,她说:“既是这样,我便走了。”对于她的病逝,全球演艺界无不感到悲痛。
梅艳芳祖籍广西合浦,1963年10月10日出生于香港。家有两个哥哥及一个姐姐,梅艳芳性恪倔强并带点反叛。其父早逝,其母独力供养4名子女,家境颇为困难。全家5口仅靠母亲经营破旧的“锦霞”歌舞团以维持生计。
梅艳芳幼年开始学习唱歌,6岁便登台公开演唱。1982年,梅艳芳获得香港无线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歌唱新秀冠军。她以冷酷的表情和妖艳的身影深入坊间,其一生追寻真爱,十分渴望拥有自己的完整家庭。然而,她本身强势的性格和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使她的爱情之路甚为崎岖。对于爱情观,梅艳芳曾表示:“在爱情经历中,只有体验,没有后悔。”
余与艳芳妈妈稔熟。适逢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官员张小瑞及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孝娟出席香港活动,余邀约她们一同前往看望梅妈妈。中午,梅妈妈执意宴请客人。
2002年10月,笔者陪同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张小瑞看望梅艳芳妈妈
流泪是用眼睛表达的文雅语言,死是一去不复返的波涛。正如英国著名诗人莎士比亚所说:“每一颗泪珠是一辆小小的车,载着你在我的悲哀之中驱驰。
”关于“平等”的含义,只有在殡葬馆里工作的人才能体会到:死亡是不择身份高低贵贱的,它是人类中最伟大的平等。
写于2003年12月31日香港
古广祥,资深媒体人,岐黄使者,社会活动家,独立思考人。著作:《中药趣联》《词牌巧对话人生》《闲把人生细思量》《文论所以然》《本草医人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