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欣夫
25.汩罗江屈子祠联
万顷重湖悲去国
一江千古属斯人
洞庭东南,有一水自东而入湖,曰汨罗江。江上玉笥山处,有屈子祠。屈子祠亦称屈原庙,始建于汉代,占地约七八亩,栽有4株300年以上的桂花树。屈子祠古木参天、江水涛涛,农田村舍夹杂其间,随处可触的是一幅田园牧歌的山水画卷。是人们拜谒屈子忠魂、饱览楚风巫俗、领略山水画卷的文化圣地。
屈子即屈原,名平,字灵均,战国楚人,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大诗人。学识渊博,初佐怀王,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靳尚辈谮而疏之。顷襄王信谗,原遭放逐,流浪于沅湘。屈原深知民众疾苦,著作《离骚》《九章》,陈述其政治主张。然国君昏庸,贵族腐败,遂而国都郢为秦国所破。其时其政治主张不但难于实现,连楚国之危亦无能为力。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报国无门,绝望无奈的屈原自沉汨罗,以身殉国。后人渐以斯日为公祭祀,并塑身立祠,遂以蒲艾簪门、除恶辟邪的端午为屈原纪念日。
出句用“万顷重湖”之“悲”予哀悼。去,离开。国,国都,京城。对句以绝对之语气,颂扬屈子精神千古无双。联语沉痛、惋惜,崇敬、肯定。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之延伸。
甫之曰:倘非屈子放逐;
亦无离骚问世。
26.武昌黄鹤楼联
此地饶干秋风月
偶来作半日神仙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是蜚声中外的历史名胜,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黄鹤楼历经沧桑,饱经风霜,故而楹联甚多。然此联颇具个性。上联纵观楼台之总体。“风月”,本指良辰美景。据《梁书•徐勉传》记载,南朝梁大臣徐勉曾与门客夜游,中有虞皓向他求官职,他正色回答:“今夕此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下联直抒浏览之感受。“神仙”,一说仙人王子乔曾乘黄鹤过是地;一说蜀费文祎登仙后曾乘黄鹤憩此。全联意为,此处自有千秋风月,大家亦可抛舍俗念,尽情享受,暂且尝试一下神仙之生活。联语虽未阐明楼台之具体,然其潇洒脱俗之风度已经展现,恍若眼前。
甫之曰:欲做神仙先修心;
洗却俗念便是神。
27.奉节白帝城联
巫山峡锁全川水
白帝城排八阵图
白帝城,原名子阳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居长江最险处,扼瞿塘峡上口,奉节东白帝山上。白帝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相传刘备托孤于斯。
出句写形胜。东临赤甲山,南面白盐山,两峰对峙,直插云霄,紧束江面,锁住劈巫山而下之滔滔江水,形成长江之险——夔门。人称“夔门天下雄”,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对句咏史迹。公元222年,蜀主刘备率部与吴将陆逊相拒夷陵,被陆火攻惨败,退入白帝城,陆逊追而不舍,为诸葛亮预布八阵图所迷,惊恐而归。八阵图在白帝城下之江边,随着三峡水库之加高,也将告别人们,沉淹于水中。上联一个“锁”字,突显了白帝城之险而要;下联一个“排”字,阐明了八阵图之神而奇。
甫之曰:自然务必善待,
山水怎需征服?
盛欣夫书法欣赏
盛欣夫,字甫之,号鱼公。1949年戊子除夕生于浙江桐乡(崇德)盛家木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宁波财经学院教授,宁波大学客座教授,海曙区书画院副院长,鱼公书院院长。 书坛名宿邹梦禅弟子,一级美术师。
著作:《甫之识联》《鱼谱》《鱼瓷》《国画蔬果鱼类技法丛谱》《行草十八要旨》《西部的诱惑》《盛庄艺文》《独写人生》《边画边说》(中英双语)《书写入心》《鱼公书画集丛》《书画释疑》《对联书写手册》《画鱼手册》等40余种。
健康博士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