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
近几年,网络文学新媒体风起云涌。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既是原襄樊报、现改为襄阳日报的多年模范、优秀通讯员。又作为一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学写些诗歌、散文、小小说,在新媒体文学创作路上,结识了全国各地不少新文友,偶遇很多未曾相识的文学知音。今天,我把比较熟悉很了不起的四朵金花撷漪一捧,分享给读者。
一
“ 警花”: 贺宝璇
“警花”是每个系统中最美丽的女警官。山东省牟平区业余作家贺宝璇就是其中一个。

贺宝璇年轻时当过教师,当过播音员,养马岛世界马联赛她任播音员以后,由于公安局需要播音员,她被调到公安局工作。从警近20年来,革命后代的贺宝璇被人们称为“优秀警花”。在这近20年里,她始终负责通讯报道工作,特别是任办公室副主任期间,分管通讯报道期间曾经获中共中央组织的中青年、老干部贯彻十八大散文比赛二等奖。三次被烟台日报社授予优秀通讯员称号,12次被烟台市公安局、牟平公安分局授予“蓝盾之星”、“蓝盾标兵”称号。她所分管的通讯报道工作,18次被牟平区公安分局、烟台市公安局授予“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她曾经由于通讯报道工作突出,被烟台市公安局嘉奖五次,被牟平区公安分局嘉奖六次。她是全国作家故事平台编委、全国作家故事平台山东烟台分社社长,全国散文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六家网络平台签约作家。贺宝璇十八次获得全国散文、小说比赛一等奖,两次获得全国小说比赛特等奖。2018年出版了散文集《石榴花开红似火》。
我初认识贺宝璇老师是2020年,云南巅峰之滇举办“情感专线”全国网络征文比赛,“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拜读贺宝璇老师的参赛作品,敬佩她文学功底深厚,她的毎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写出来的。像挤海绵似地挤出时间写的。有时侯甚至为了一篇稿子工作到深夜12点。在烟台市公安局,牟平区公安分局写作方面她都有点名气。她住在牟平的时候,曾经有烟台的、和其它市县区的先进个人、道德模范,有的驾车行驶100多里,有的驾车行驶200多里赶来叫她帮写材料。
云南巅峰之滇那次举办征文比赛没有设特等奖,但奖励规定:作者可以两篇同时获奖。最终投票评选公布,贺宝璇老师“爆红。”参赛的两篇征文荣获两个并列一等奖。
不与百花争报春,春深时节始登陆。贺宝璇在全国作家故事平台曾两次荣获一等奖。实际上贺宝璇平时的时间是非常紧的,她除了要参加正常工作以外,要照顾家庭。于2004年以来,还要照顾一位刚出生的农民出身的孩子。18年来,她到底为这孩子付出了多少钱?有人大约算了算,吃、穿、用、学费差不多也得近20万。因为这孩子的母亲把她放在这个家里的时候,说去一会儿就回来,直到现在也没回来!也就是说贺宝璇一家人都工作,没人看这个孩子还要付保姆费呀!3至6岁的幼儿园管理费、饭费、住宿费,全是贺宝璇交的。除此之外,她每年还要和其他公务员一样向贫困区农民捐款400元。这资金从哪里来?干警们说;“贺宝璇每天穿的都是警服,她要穿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18年来孩子的费用是她从嘴里和身上节约出来的啊!”
贺宝璇曾经在凌晨四点帮助一位老大爷,求她解决家里报警器惊叫不停的问题。当夜的值班民警去杨子荣故乡解决问题。来往40里路,都没回来,她一人到现场仔细勘察,发现是由于酒精倒多了,撒在水池里不少。而手上又倒多了,自己不舍得洗去的原因所造成。蒸馒头的伙房里烟雾缭绕,温度升高,加上80%的酒精。又倒了这么多,多危险呀,她帮助大爷迅速将门窗全部打开。“大爷,温度低就低点吧,安全第一。”这一次,她帮助大爷又解决了实际问题。贺宝璇将报警器的插头插上以后发现不叫了。大爷又一次称她为“女神”。因为当初是贺宝璇登门劝他办理农民退休手续。让他拿到了和工人一样的退休金,2000多元啊!大爷一辈子也忘记不了她!因为如果没有贺宝璇十多年前的劝告,他考虑到交钱的问题不办理的话,现在要用双倍的钱也办不出来了,因为已经停办了。今年,他将近80岁啦,想想二十年前贺宝璇对他的劝告,他一辈子都忘不了她!因为大爷从60岁开始,已经领了近20年的退休金了!早就超过他原来所交的那点钱。
二
“荷花”: 杨丽和
一转眼,我在温州打工快七年了,在阀门厂上班,停笔多年又捡起文学写作,这期间,偶遇荷花杨丽和。其实,荷花是诗友们赠送给杨丽和会长的美称。

一朵荷花,紧紧依偎着碧绿滚圆的荷叶,荷花美丽,没沾一点污染。杨丽和像一朵荷花,“文若其人,言为心声。”她每次朗诵自己的文学作品时,总是声情并茂,余音绕梁,耐人寻味。每当读书会讲话的时候,话语总是充满激情,催人奋进。她是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政协的常委,积极参政议政,提了很多关于新永嘉人和文化建设方面的建议。她在永嘉县新居民服务中心工作,多年来热心服务新永嘉人,不计得失,曾获浙江省公安厅“全省人囗管理服务匠人”称号,并成立工作室从事新永嘉慈善服务。她是温州市本土作家,先后编写了《品读楠溪》丛书、《楠溪走笔》等书。2010年的时候,杨丽和策划成立了永嘉县读书协会,带领永嘉读书人一起读书学习,后来读书学会吸引和邀请一些新永嘉人(指全国各地在永嘉县打工的文化人)也加入了读书学会,和永嘉读书人一起致力于“传承东瓯文脉,传播学朮新知,振兴楠溪文风,建设文化永嘉”,助力温州全民阅读,是温州百名阅读推广人之一。
千里奔波圆梦想,万里驰骋谱华章。热情赞歌颂党恩,烈烈如火扬激情。杨丽和连续两届当选为永嘉县读书学会会长。目前,永嘉县读书学会已发展骨干会员128名,累计举办经典聚读活动450多期,开设直播课堂18期,举办了很多场的文化讲座和户外文化公益活动,为建设文化永嘉乃至文化温州作出积极努力。
杨丽和会长是我写四朵金花中唯一见过面的人。她看起来四十出头,比较清瘦,说话和蔼可亲,平时戴着眼镜,一双丹凤眼明亮有神。那是今年6月1日晚,省级匠人杨丽和牵头创办的“永嘉岁月”微信公众号正式开启。为了让这个平台办得更好,走向全国,她邀请了来自各条战线的新居民代表,欢聚一堂,纷纷建言献策。我也应邀参加这次座谈会,发言中,我提出了增设“嘉言嘉音”栏目,如何提高知名度,发展壮大写作队伍,提出了个人看法和建议。杨丽和会长兼平台总编给予了高度评价。第二天,很快发表了我写的座谈会活动消息。永嘉岁月公众号很爱读书欢迎,诗歌、散文、小说、故事五彩缤纷。其中有一期专门刊发了我的一组三篇散文。感谢平台对我的创作鼓励,这里面凝聚着荷花杨丽和会长经常为作者修改文章、熬夜操劳的心血啊。
三
“春花”: 胡 春
胡春的名字带有“春”字,大家送她的雅号叫春花。迎春花,寓意为希望、坚强、活力。春花,它是初春的使者,是春天开放的最早的花卉。迎春花生命力旺盛,耐寒耐旱能力强,既是在寒冷的早春也会开花,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胡春就是迎春花中一朵。

胡春是湖北襄阳市人,“新时代文学”公众号编辑。我在这个平台上发表的第一篇散文《忆采访》,写的是回忆二十几年前自己在镇广播站工作,写新闻报道三次采访襄阳市民政局驻大深山南漳县薛坪镇宋家垭村,四年扶贫的故事,这篇通讯曾经发表在1992年国家级刊物《中国民政》第七期杂志上。忆采访的原创稿是我通过襄阳日报社主任、记者兼新时代文学主编周建春引荐,直接发给她手机里的,胡春编辑帮我修改后,很快发表在新时代文学共众号,当天阅读量达到500以上,留言粉丝、点亮在看一周内突然八百人。这是令我没有想到的。
胡春编辑不仅自己写的作品笔力遒劲,情景交融,情意绵绵,情真意切,情感真挚,给读者留下较深印象。而且工作认真负责,有两件事给我留下记忆。一是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把家乡南漳县果坪村新修水泥公路5华里,写成5公里。“文章千古事,不可一字疏”。我用微信告诉胡编辑,请求把这个关键字改过来,她回答;“我马上去给你改。”估计当时在办别的事或是没有上班。很快,错字改过来了,我立刻把文章转发了朋友圈,避免了薛坪镇老乡熟悉情况的亲朋阅读后看笑话,说我在吹牛。另一件事是,胡编辑乐为他人做“嫁衣”,如我的散文《梦圆百花园》这个标题,是她帮我制作的。标题是人的眼睛,题好一半文。这么好的标题,我怎么没想到呢?随后,我的这篇文章在《工人日报》客户端文化栏目发表了。感谢胡春编辑为作者做嫁衣的奉献精神。
我留意一下,春花胡春主持编辑新时代文学已发表了近1400篇原创内容,这是一个惊喜的数字。特别是每次发表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晓苏的作品,很爱读者欢迎,成为新时代文学这块精神文化乐园的一面旗帜。
四
“兰花”:杨艳玲
不知什么时候,我的微信添加了兰花这个网名。兰花,高贵典雅,坚贞贤良。高贞美好,俊雅脱尘。兰花,象征着手足之情,珍贵的友谊,热爱家园,崇高的志向,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打开微信朋友圈,才知道兰花的真名叫杨艳玲,是我的老乡南漳县人。她就像我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一样,默默无闻地支持鼓励我的文学创作。

说实在话,我平时不会贪嘴薄舌,更不喜欢耍心眼,使小伎俩。妻子开玩笑,说我不会巴结人,太直爽了。也有人当面说我,你写报道宣传了多少别人,咋没有人宣传你呢?我只好笑着回答;“写作是我的业余爱好,我一辈子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给网络新媒体写作,作者要有奉献精神,而兰花杨艳玲就是奉献者一个。说她奉献,是她有人间大爱,她不仅帮了我不少大忙,借助她自己文学群多,征得群主同意后,邀请我进入了不少新群,就连家乡南漳作协群都是她帮忙给介绍的。耽误杨艳玲宝贝时间,我实在是不好意思,给她发了几次红包,她一次也没有收……这位诗人作家,写出了湖北省襄阳市不少山水风光,名人名胜古迹等优秀现代诗和古体诗作品,如襄阳古城、排子河、红水河、六两河、腾龙阁、鹿门寺和南漳县成功申报的白起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等,都被杨艳玲写成一组又一组的大组诗,发表在国家级报刊和全国10多家网络平台上。由感而发,以意诗如诗!家乡南漳县所有的美景,所有的功勋,都是杨艳玲笔下的诗,她所有的诗都是大家眼中的画。读杨艳玲的诗,意境悠远,笔墨散香,思考幽深,运用娴熟,充满着满满的正能量。网友在留言中赞扬,她是襄阳才女诗坛上冉冉升起的一颗亮星。不是吗,她写的诗作品、获奖作品已在全球华人、华语诗坛、中外、华夏、当代、名家,传世记载大典珍藏,载入史册,百世流芳。今年七月,她荣获“诗仙杯”全国文学精品大赛金奖。九月,又荣获诗圣杜甫杯2022华夏诗书画大赛金奖。十月,入选评选为纪念党的二十大全国最受群众爱戴文学家艺术家。精品授予这一盛世,殊荣荣誉,是这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多年来文学创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政治荣誉,也是家乡南漳人的骄傲。
在这里,借用赞美兰花诗句来赞扬杨艳玲女士;俊秀饺洁韵出尘,花中君子寓手足,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艳玲更比兰花香,妙笔舞出万里芳,四海扬名美梦圆,诗文展翅高飞翔。
写罢四朵金花,笔者感慨万千,只怪笨拙的笔难以把她们的事迹全部总结出来。当然,她们只是全国3000多万文化人队伍中的几朵“浪花”,还有更多更美的金花,在各条战线上默默无闻地闪着金光。

作者简介:李中明,男,笔名墨池香,湖北襄阳市南漳县人,毕生文学爱好者,曾在全国10多家报刊杂志和10多家网络平台发表作品,现为浙江省温州市瓯北街道王府大厦保安。湖北襄阳市作协会员,乡村人才库、中国乡村杂志认证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