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鄄城(外一首)
文/王保田
在这个世界上
无论你走得多远
如果有家乡
总不会觉得孤单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
社会如何芜杂
一个人有家乡可回去
总是幸福坦然的
当我在外地待久的时候
每每想到家乡鄄城
总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触
触动着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我的家乡鄄城
是一个千年古县
坐落在鲁西南黄河岸边
这里是尧舜之乡、孙膑故里
这里是华夏龙都、齐鲁药都
她历经了几千年风雨
依旧伫立在那里
静观着日出日落
演绎着世间悲喜
在千百年的轮回里
她默默地目送着
感悟沧海桑田的变迁
饱经岁月的洗涤不动声色
当我站在黄河岸边
被暖风轻轻拂过
远离浮沉喧嚣
也是一种不失体面的浪漫洒脱
黄河水从她身边流过
滔滔不绝是她发出最美的音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时光带走了多少年华
每当有人问起
我的家乡在哪里
我告诉他们
是山东鄄城
看到他们一脸惊愕的表情
我就知道
他们不认识
这个位于鲁西南小县的鄄城
但当我们真正去翻阅史书时
却会发现一条令人惊讶的信息
几千年的风土尘嚣
已经使她被太多的人忽视
这是一块隐身于浮华背后的土地
这是一块湮没在历史尘烟中的古文明发源地
这是一块具有六千年历史的
孕育圣哲贤达的土地
华胥氏于雷夏泽
履龙迹生女娲伏羲
三皇五帝中的尧舜
都在这里留下生活的遗迹
一代兵师孙膑
在这里纵横驰骋、建功立业
他的围魏救赵、增兵减灶的故事
至今被誉为“兵家圣典”
西汉的诤谏之臣汲黯
被称为刚正不阿、忠贞不二的“社稷之臣”
东晋一代廉吏吴隐之
饮盗泉之水而不贪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宋代的名臣张咏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故事后人传颂
两度拜相的李迪
“遗直之碑”依然肃立
明代的刘忠
官至右副都御史
其“安民碑”让垣曲人感恩戴德
刘林至今在彭楼镇完好保存
还有苏祐和苏述
至今在北王召村留有牌坊
一代文人李先芳
李进士堂镇因其而百世流芳
这是片兵家必争之地
葵丘会盟、城濮之战、曹操大战吕布
解放战争时期的鄄南战役等
遗址遗迹仍存
这是片英雄辈出的土地
王仙芝起义、王宗朋抗捐
王鸿一、彭占元参加辛亥革命等
英雄故事流传甚远
这是片火热的土地
珍藏着红色的记忆
鄄城许许多多英雄儿女
走上了抗击日寇、民族解放的主战场
作为革命老区人
他们勇敢地面对炮火
面对艰险
面对死亡
烈士董馥庭二十三岁时
在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
孔繁阁、边金锋、皇甫奎一等
都为革命献出年轻的宝贵的生命
在新中国建设的征程中
他们把真理希望创造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上
留下了鄄城人民的光荣与自豪
鄄城光辉的历史已载入革命的史册
这是片淳朴的土地
生活着勤劳、朴实、友爱、善良的父老乡亲
他们创造了历史
也创造着现在和将来
懂得历史
才能懂得现在
了解家乡
才能了解自己
古老的鄄城
就是一部厚厚的历史
这片土地
就是庄严的课堂
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会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修身养性、开启想象
昭示我们去开创未来
鄄城这座古城
曾让多少文人骚客为之挥墨丹青
我也被这座富有厚重历史的
文化古城而吸引驻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新时代的鄄城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愿这座古城
脱茧化蝶、完成蜕变
今日的鄄城
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团结拼搏、乘势而上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新时代的引领下
我的家乡
正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相信鄄城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走进王菜园
王菜园
一个难以割舍的地方
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
在不凋地张望
王菜园
一个终生眷恋的地方
那里有我童年的欢乐和梦想
虽然现在已不是当初的模样
王菜园
一个日思夜想的地方
那里有碧水蓝天和黄土厚壤
每当想起就如卵石叩击着我的心房
王菜园
一个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地方
无论何时何地
我都祈盼她健康平安富裕吉祥

作者简介
王保田(笔名东方树), 男,汉族,1973年9月出生,山东鄄城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教育学学士。现任菏泽市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市作协会员,鄄城县科协四级主任科员、科普部部长,县作协副秘书长,县陈台诗社会员。鄄城县当代作家、非著名诗人。
20余年来,曾在《大众日报》《菏泽日报》《牡丹文学》等报刊发表新闻、文学等各类作品1200多篇,100余万字,有60余篇作品获奖。多次被省市县评为优秀理论教育工作者、新闻宣传先进个人、报刊优秀通讯员。2013年11月编著出版散文诗歌集《守望乡土——“千年古县”鄄城走笔》一书,计30余万字。2020年11月与他人合著出版《中国历史百位名人录》一书,计40余万字。


田冲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