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征下联: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2.自撰颂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任选一位,11字以内联1副。
一、老师对句
1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春愁诗客,观花忆去年。(李国梁)
杨时故里
龙之湖秀,光流儒苑滋新蕾;
龟矣山清,风掬书香播远林。(李国梁)
2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月明词客,登楼忆谪仙。(陈金清)
咏朱熹
方塘半亩,论理观书潺活水;
闽学千秋,正心格物漾春风。(陈金清)
陈金清联,罗朝东书
3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舟沿海岸,抛罾捕活鱼。(蒲公英)
4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夕晖江客,凭栏念别情。(谢复兴)
杨时
志承洛学,远赴程门甘立雪;
身老镛州,久施德政尽忧民。(谢复兴)
5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秋高塞雁,排空喜望乡。(刘子荣)
题杨时
龟山毓秀,倡道东南天理顺;
龙水承辉,传灯闽越物情谙。(刘子荣)
二、联友对句
6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秋深涧月,穿云探钓翁。(曾齐禄)
题尤溪朱熹故里
莲塘活水澄心镜;
书院古樟参道机。(曾齐禄)
7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露沾山客,穿林送旅人。(余秋兰)
颂罗从彦
龟山受业,启后承先惟仲素;
儒学修身,传家谋道惜延平。(余秋兰)
注:杨时--龟山,罗从彦--仲素,李侗--延平
余秋兰联,徐春华书
8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秋深山鸟,穿林宿旧巢。(黄奕丽)
朱熹
儒宗大雅千年祀;
道统斯文九域传。(黄奕丽)
9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春深山雀,穿林聚满川。(孙德英)
頌朱熹
著书四卷,立德清廉贻世代;
论理一生,知天真善育儿孙。(孙德英)
孙德英联,陈培泼书
10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云高雁阵,抟风返故乡。(朱昌颜)
颂朱熹
授业弘儒,重教兴书院;
著书传理,亲民立训规。(朱昌颜)
11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暮暝樵父,行山沐嫩风。(魏祖新)
嫩风:微风。
朱熹
澄怀弘道千秋颂;
活水归塘一鉴开。(魏祖新)
12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灯残舞女,遮颜谢客官。(许鹏程)
李侗
未著书文,献议王师当北伐;
埋名草野,穷研理学志南移。(许鹏程)
13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春田家燕,衔泥补旧巢。(陈士坛)
题开山书院:
沈水开山承泗水;
文山隔水配公山。(陈士坛)
14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月明竹榭,煎茶约故人。(乐首二)
朱熹
鹅湖论学春风暖;
鹿洞传经蜡炬明。(乐首二)
15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夜深雅客,题诗唱故乡。(马玉太)
颂朱熹联
理学修身,一代宗师开伟业;
文章立政,三朝国士建奇功。(马玉太)
16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晚晴岸柳,梳风送落花。(郑祥全)
朱熹
方塘半亩涵千古;
绝句一篇诵九州。(郑祥全)
李国梁、郑祥全联,谢复兴书
17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夕晖池鹭,回村宿旧巢。(林崇垣)
颂朱熹联:
昔贤理学,振兴道统传千代;
古洞淳风,南渡儒林辅六经。(林崇垣)
18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暮霞江妹,飞歌唤纤夫。(林光淑)
颂朱熹
四卷明经施教泽;
一塘活水注诗林。(林光淑)
19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秋深店月,穿云照醉翁。(邓衍森)
颂杨时
神童降世龟山秀;
闽学开基洛水昌。(邓衍森)
20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雾蒙山谷,落花藏客踪。(张秀妹)
咏朱熹
著书传道明理义;
勤政爱民得人心。(张秀妹)
21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夜深邻女,翻书解习题。〈陈爱香)
赞朱子
教典开宗家国宝;
度人修己圣贤师。(陈爱香)
李国梁陈爱香联,苏宏书
22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夕阳骚客,吟诗念远亲。 (萧光峥)
题朱熹墓
林谷穴中双石炬;
陵山座下半分池。 (萧光峥)
23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夜凉山客,临风忆故人。(王丽萍)
赞杨时
洛阳飞雪,千秋哲匠求师笃;
广域传薪,一代鸿儒学道彰。(王丽萍)
24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晨曦剑客,闻鸡练致功。(林起茂)
题朱熹
半卷诗书源活水;
几章理学著平生。(林起茂)
25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雨后山客,穿堂见老僧。(罗宜疆)
题李侗
名师高弟,编写延平录;
国士大儒,传承洛学经。(罗宜疆)
26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夜央酒榭,斟杯对故人。(叶庆华)
李侗
求知问道,养缘仲素承前彦;
治学穷经,滋益文公集大成。(叶庆华)
叶庆华联,陈士坛书
27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秋晴塞雁,传书慰别情。(林凤珣)
赞朱熹
格物致知,弘扬理论先贤范;
研经著作,订立规章后学师。(林凤珣)
林凤珣联,廖辉明书
28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天濛山色,撑竿钓落霞。(林生垚)
颂朱熹
儒林播德,万卷诠言倾教泽;
学海朝宗,千秋师表启人文。(林生垚)
林生垚联,陈金清书
29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清波月影,泛舟思故人。(许晓鸣)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田居樵客,烹茶饮钓翁。(许晓鸣)
咏杨时
但得龟山留宿影;
何需青史载名声。(许晓鸣)
30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波平鹭影,浮光映落霞。(林丽)
朱熹
鹅湖讲道,三朝理学儒风送;
格物致知,一鉴天光活水涵。(林丽)
31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冬寒云雀,穿林宿暖窝。(吴联泽)
颂朱文公
鹅湖论道扬先德;
鹿洞传徒立古风。(吴联泽)
32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夜寒词客,吹箫寄旅怀。(冯秀景)
咏杨时
百代流芳缘立雪;
四方行道为传经。(冯秀景)
李国梁冯秀景联,王祥浩书
33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春回山鸟,寻家筑隐巢。(罗建玲)
罗建玲联,罗春华书
34
赞朱熹
宋朝名宦,经纶满腹扬中外;
理学宗师,桃李盈门誉古今。(刘林彬)
35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秋深山客,穿林送故人。(朱康元)
朱熹
报国筹谋兴活水;
崇儒格物付平生。(朱康元)
36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腊寒家母,穿针补罩衣。(余育承)
赞朱熹
开置社仓,灾年民足食;
承扬理学,蛮地士多贤。(余育承)
37
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李国梁)
春融淑女,秋波察恋郎。(夏礼芬)
赞朱熹
为官历载刚廉洁;
治学天年道德丰。(夏礼芬)
半亩方塘长洁净;
多源活水永通行。(夏礼芬)
三、联家联语
(一)陈士坛
李国梁老师第22期《联蕾争妍》出句语法浅谈:
一、出句内容: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
二、词语个数(共五个):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
三、词性与词语结构:“晓霁”名词(偏正结构),“船娘”名词(偏正结构),“渡水”及物动词(动宾结构),“迎”单音节动词,“归子”名词(偏正结构)。
四、词语解释和词语结构难点说明:1、晓霁的“晓”,指天刚亮的时候,“霁”,晴,形容天气,如雨霁、雪霁、开霁等。霁喻晴天,所以“晓霁”可合为名词单词解,但霁有形容性。又如:流翠、落红、题红,分别是水、花、叶。古诗常这样以形容词作名词或动词用。2、“船娘”指摇橹撑船的女人,是偏正结构,它跟“船夫”相对。3、“渡水”,渡是动词,水是名词,故为动宾结构。4、“归子”,归是动词,子是名词,为偏正结构。这里的“归子”可以理解为:正在归来的人,也就是“正在归来的游子”。归子、游子这两个词是相对的,正因为它们前面是动词,很容易使人将这种“偏正结构”误认为“动宾结构”。
五、句子语法分析:“迎归子”是动宾词组,迎谁呢?一一归子。“归子”是迎的对象。“渡水”是动宾结构,也是“迎”的状语,它是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迎归子”的。“晓霁”也是“迎”的状语,它是从时间和天气方面来修饰限制谓语“迎”的。这一出句,它不仅说明了“迎归子”是用“摇橹撑船”的方式去迎,还说明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天气去迎。作者为何把“晓霁”这个状语提到主语“船娘”前呢?应该是为了突出这一《晨景图》。这种语法叫做“状语提前”,是很常见的。“渡水迎归子”这个短语是由两个动宾结构并列起来的,“渡”和“迎”两个动词代表两种动作,它们一前一后构成“连动关系”,称为连动或连谓短语。“渡水”和“迎归子”都是陈述同一主语“船娘”的。刚才说到“渡水”可以作“迎”的状语,这种观点我是从《语法杂谈》的手抄本中发现的。持这种观点的人,是这样认为的:“渡水”和“迎归子”是有主次之分,“渡水”是“迎归子”的手段,“船娘”的真正目的是“迎归子”,不是“渡水”,所以“渡水”可以充当“迎”的状语。这道理似乎也说得通。我是比较偏向这种观点,但也不否定其他观点,主要是看能否说得通。我认为李老师出句的语法主干应该是:船娘迎归子。整句的意思是:在早上雨后初晴的时候,船娘摇橹撑船去迎接将要归来的游子。
本人由于水平有限,对李老师出句的妙处,只能意会无法言传。我的浅陋之见仅供参考。文中可能存在许多谬误,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徐肇敏
读李国梁老师22期楹联争妍出句
李老师这期出句是:“晓霁船娘,渡水迎归子。”每读李老师出句,都有新鲜感,变化不止。其典雅精致,意境优美,情韵深厚,画面浓烈,一以贯之。若译以散文,可为优美之作。
微风乍起,宿雨既收。碧水澄鲜,苍穹寥廓。旭日冉冉而东升,船娘欣欣以前往。驾兰舟以渡水,乘长风而破浪。迎游子以大都,迓砥柱而中流。忆峥嵘岁月以教子,壮卓荦风光而留痕。噫,高车回府应得意,衣锦还乡正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