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活跃于书法界的巨虎民先生日益引人注目。他起步于传统的书法技巧,追寻于欧阳修,觅迹于王羲之,感受着苍茫幽远。他经历了江南水乡作品的灵秀和静美,又遵循了黄土高坡作品的阳刚和磅礴,秉承于佑任大师的沉稳、和静,研习启功先生的从容、坦荡。成于思,贵于诚,在书法艺术中梳理出自己大器晚成、至真厚朴的独特风格,为今人提供了解读巨虎民成功之路的新视角。
名胜古迹蕴藏的文明古都,秦砖汉瓦印证出辉煌的帝王城廓。又有五千年积淀出享誉世界的厚重文化。长安是一座风姿绰约的山水美城,纯净的黑河连同秦岭山脉,代言着北国之春,演绎着绿色绵延的美,大环境造就了巨虎民。
一个细雨霏霏的傍晚,我第一次应邀去他的住所。大约15平方米的房间,书案就占了大半,窗下放一张床,简单朴素。他和笔者坐在床沿,趣味深长地向我叙说着他的习书生涯——
“书法艺术,由来已久,博大精深,抽象而富有表现力,无彩却有画的灿烂,无声而具音乐和谐。出于个人爱好,我习书法,从小就耳闻过柳公权、王羲之的大名。如果说我不经历磨砺,少了风风雨雨,只一味把自己关在充满墨香的书房,天天临着晋汉唐名帖,宗元妙迹,即使我头悬梁、锥刺股,也不一定能有所成。中国的书法清楚地告诉了我这一点。梦想不是在口袋里,随时把它拿出来,梦想是在个人心里,一块最圣洁的地方。你工作时,他支撑着你;你把笔时,它流向笔端。恍惚又朦胧,时远时近。几十年过去了,有多少事都已淡忘,唯独大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的挥洒还清晰在眼前浮现。唯独墨香在时浓时淡的显现中传神入化,正是这种感觉把我带入一次又一次梦想的境界。
巨虎民先生的话像娓娓动听的故事叫笔者身临其境,像潺潺作响的小溪叫人心悦神往。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静时“润物细无声”,动时“钟声到客船”;重时“万家墨面没蒿莱”,轻时“心事浩茫连广宇”。书法艺术,经过数千年发展演变,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最具中国特色的笔墨艺术。用毛笔书写汉字,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最具群众基础的艺术。其影响波及日本、韩国,也被西方艺术家评价为“神奇而不可思议的东方艺术”。毕加索观赏中国的书法后,惊叹“这是艺术中的艺术”。可 见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的丰富与历久弥新。
巨虎民的书法,腕底有力,字形秀美,大、草而不野,小、清而不俗。远,逐渐虚化;近,浓墨饱满。这从他2007年11月,为胡锦涛主席书写的巨幅长卷《锦绣山河 涛谱华章》就能看出他的形象造势,笔法多变。
“书法”一词始见于南朝《南齐书·周顒传》: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书法萌芽于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公元前十四至前八世纪之间,逐渐形成可供独立欣赏的系列化的书写法则与意象艺术,涵盖实用与审美。从历史上看,秦汉尚势,晋代尚韵,南北朝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在漫长的书法史演进中,融入了笔墨文化、理念现场、生命周期、艺术精神、人文态度、心志追求、人格气韵、审美情趣、变革谋略、书风之变,书法智慧一路洒落,绵延成长终成文脉。
习书路上,巨虎民喜欢游名山、逛大川,不是一味寻找乐趣,而是摄取现代生活中的养分以怡情养性,发现文明创新中的传统遗迹,深一层讲,也是学习研究、普及传播。书法原来只有在碑系一类才表现出对大自然和神灵的敬畏,而今则是作为一种文化性、娱乐性的方式而存在。对于传统书法和现代书法的巧妙统一,是每个书法家的追求,推进书法的时代性是每个书法爱好者的向往。文化复兴首先要解决的是文人自身的精神状态与品格追求。
巨虎民先生情系书法,心醉艺术,无论楷书、草书都受到书法界同仁的赞赏。特别是受到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的肯定,中国紫光阁名人书画院院长刘倩、海外华人关英才先生的关注。中华浩瀚书画院院长张玉芳收藏了他的作品后,当即聘他为名誉院长。
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中国人用美丽的方块字表达人文和传承文化的载体。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种种国学经典,这些经典乃至所有的人文景象,都是以方块字作为基石的。历史上的书法家,都不是以书法为主要成就的文人,名士、重臣、高僧等等的史诗性人物。千百年来,中国人都写毛笔字,书法是中国人的襟怀、品格、学养和才情的总和。
书法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名片。俗话说“字如其人”。未见其人,先睹其字,这似乎成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习惯思维。笔画严谨,为人方正;字歪体斜,恐是不屑。游走龙蛇的方块字,多少透出每个人学问修养的信息。写毛笔字,是传承炎黄文明的重要载体,执笔运气、敛息运腕,可陶冶性情、沐浴文化。巨虎民将诗的意境置入书法中,又将书法的灵动作用于诗。这一点遥契古人,笔者以为正道。正所谓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写法,不矫情、不做作,而是忧患于心,锦绣其表。品他的字,是千古奇观;看他的用词,千古佳构。
由于巨虎民在书法方面的努力创新,他的作品在国内国际大赛中屡获大奖。2007年11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华大地之歌》征文颁奖大会上,他的作品被评为中华十佳优秀书法艺术家特等奖,并编入《中国书画宝典》,《中国书画名家博览》、《中国书画名家珍品博览》,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中华书画名人”。
窗外的雨变得急骤,小小的书屋却热浪袭人。看着墙上的横书,感到墨香透出,沁人肺腑;欣赏着一幅幅条幅,心境高远,似枯还润。不由得对他的章法,笔法生出钦佩。也使笔者联想到,艺术家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就不可能成为名家,只有光彩夺目的作品才能经得起社会现实的检验。当今社会有人为疾病抑郁,有人为琐事烦躁,有人为住房忧愁,有人为孩子上学煎熬,怨天尤人也好,饱经忧患也好,不如饭后一杯清茶,临窗而坐,手捧巨虎民画册鉴赏品咂,也是其乐融融,美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