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振民
我们的后土文化研究是新时代的一门社会科学,故我们的研究应体现唯物论和无神论这一科学原则。
后土祠里供奉的后土圣母原本是人还是神,这是我们必须予以科学认识和解答的问题。
有关古文字(甲骨文)、古典籍(《黄帝内传》、《地母真经》)、古碑刻(“后土皇母墓碑”、“高禖庙碑”)、古诗词(《琼花木后土像》、《皇娲补天谣》)和后土祠当地的古传说、古民俗,都说明后土原本是人,是人类始祖女娲氏;而有些古籍如《礼记》、《通典》、《搜神记》等书及其注疏,却说后土原本是神,是土地神祇。
对这两种说法,我们应该相信哪一种,无疑是鉴别唯物论与唯心论者、无神论与有神论者的试金石。
看来,说后土是人类始祖女娲的资料,多来自社会下层,它自然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认识;而说后土原本是土地神祇的,多是社会上层的史料,它也自然表达的是社会上层一些人的看法。
这两种说法截然不同的原因,无非是由于人民群众的思想较为自由,多强调人类自身的力量;而上层好些统治者及其代言人,往往出于愚民政策的需要,每多惑言神灵主宰一切!
郭沫若说:“民主性的精华大底是从民间开始的”。这话完全可以启示我们分辨上述两种情况的是与非。
还有,认为后土原本是人类始祖女娲的一派,也认识到始祖女娲有着无可比拟的平治水土的壮举而被后人神化为地祇,他们也未放弃对这方面情况的探讨和意义上的开掘。但他们总保持一种清醒:这样的地祇背后,仍是女娲这位巨人的形象。而认为后土原本是土地神祇的一派,其头脑里只有神,没有人。故其所谓土地神祇只能是个虚无缥缈的幽灵。它的背后空无一物,搜来索去,还是那个神,神,神;幽灵,幽灵,幽灵。
世间实化虚者终为实,虚化实者终非虚。然而由虚到虚,一虚到底者,能令人相信吗?
有鉴于上述,我们后土文化研究者的是非观,就自然明确如下————
从根本上说,后土无疑是一个伟大的人,伟大的母祖,而绝对不是缥缈的神,缥缈的幽灵!
后土之称为圣母,就因为是实实在在的个体,而绝对不是空空洞洞的虚影!
所以,我们研究后土文化只应以人为本,不应以神为本;只应引导人们在建设实践中学习伟大的祖先,发挥自身的能量,不应迷惑人们听命于空幻的神灵。
然而有些地方有些人,在宣传上总不提后土信仰源于根祖崇拜,只说是源于土地崇拜。这无疑是个颠倒。
轩辕黄帝封女娲氏为地祇,尊称后土,而女娲分明是人类始祖!
汉武帝最早为后土立“祠”,而“祠”分明是祖先堂!
这就说明后土显然是从始祖来的,并显然最早赋予的是祖先意涵。其土地意涵当然也有,但只是始祖平治水土的功德在后来的发展。所以,把后土信仰源于祖先崇拜颠倒为源于土地崇拜的说法,应该重新颠倒过来。否则,用不了多久,后土文化研究就会脱离以人为本的正道,而走上以神为本的邪路!
再说一遍:
我们的后土崇拜是根祖崇拜,不是神祇崇拜!
我们的后土文化是弘扬科学,不是散布迷信!
我们是唯物论者,唯物论者乐祭祖!
我们是无神论者,无神论者不敬神!
责任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