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的灯塔
(四)
文/朱双顶
“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请先烈们放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强国有我……
一一题记
其十一、张太雷
你是天津第一个共产党员
入党改名“太雷”以铭志
要做
“响彻太空的春雷
震醒痴顽
惊醒世人
打击强暴
改天换地”
你真就成了
共产党中“太雷”般的人
你从常州走出
只能算是一个进步少年
在人生的路上
何以竟成了日后的“太雷”呢
与瞿秋白成为好友
开始关心国家大事
抨击时弊之中
有了志同道合奔向
少年心中的你
种下了救国救民种子
新式教育
让你眼界大开
你要走得更远
与李大钊接触
你开始脱胎换骨
十月革命惊雷
引起你这个“太雷”共鸣
“五四”运动洗礼
你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
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
……
你这“太雷”一路走过
也一路蓄势待发
终于风起云涌
你成了共产党人
走上职业革命道路
这一走啊
“太雷”处处炸响
党的早期重要领人之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
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
共产国际活动家
一顶顶桂冠真如“太雷”
这个“太雷”啊
“谋将来永远的幸福”
最后一爆
震响广州城
炸开一个革命再奋起时代
你领导的广州起义
又一次开中国革命之先河
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
在中国大城市诞生
你成了党的历史上
第一位牺牲在战斗第一线
中央委员
中央政治局成员
你就这样在大革命失败后
做了惊天动地的“警世春雷”
注:张太雷(1898.6一1927.12),原名曾让,学名张复,江苏常州人。中共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第一位派往共产国际的中共使者,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之一,是共产国际派员来中国筹建共产党的翻译和秘书。他在《前锋》《向导》《人民周刊》《中国青年》上发表论著百余篇,被李大钊称为“学贯中西,才华出众”。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年仅29岁。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22.11.2
其十二、邓恩铭
“赤日炎炎辞荔城
前途茫茫事无分
男儿立下钢铁志
国计民生焕然新”
你就这样怀揣梦想
在反袁运动声中
走出大山把路寻
来到山东济南城
革命队伍又添一开创人
“励新学会”起步
《励新》刊物宣传新思想
“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影响
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勇身当
风起云涌里
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放曙光
你就成了“一大”会上
唯一的中学生
唯一的少数民族
成了党的创始人与领导者
家与国何选择
两次入狱病中体
亲人得知万般也难忍
从贵州到山东
老父千里迢迢纵横泪
苦苦泣劝儿回家
你还是选择了亲爱的国
“儿生性与人不同
最憎恶的是名与利”
“儿主张已定
绝不更改”
革命决心就是这样的坚
“南雁北归,去不思归
去在苍生,不顾安危
生不足惜,死不足悲
头颅热血,不朽永垂”
你用行动在践诺你的《述志》
他人安危与个人生死如何选择
一再入狱你何惧
一身是病你不顾
有的就是为党工作把命搏
第三次又被捕
你在狱中领导来把敌人斗
两次绝食
两次越狱
生死关口
你又是将生的希望让给战友
留与老父《诀别》诗
荡气回肠
“卅一年华转瞬间
壮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惟我身先死
后继频频慰九泉”
你就这样壮烈去
一生追求为真理
最后献身存信仰
注:邓恩铭(1901.1一1931.4),水族,生于贵州荔城,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创始人之一,出席一大、二大、五大会议,是一大上唯一的少数民族、唯一的中学生代表。他曾任山东省委书记,是山东共产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为山东青岛等地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领导青岛胶济铁路大罢工。在为革命的过程中,曾三次被捕,最后于1931.4.5在济南壮烈就义,年仅30岁。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22.11.2
其十三、恽代英
“青年是革命的力量”
“感情丰富,气性刚烈”
“不知道隐忍羞辱”
“不知道躲避危险”
“见到应当革命
便会勇猛的为革命而奋斗”
你就是这样的一路走过
学生时代
面对黑暗社会
你忧国忧民焦心煎
“每作伤心语
狂书字尽斜
杜鹃空有泪
鸿雁已无家”
开始寻路来闯荡
“群策群力,自助助人”
武汉第一个进步团体
“互助社”初试锋芒
“以积极切实的预备
企求阶级斗争
劳农政治的实现
以达到人类圆满的共存”
又办起“共存社”
进步青年唯你马首是瞻
可你也是大迷茫
有的只是
改良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前途依然是茫然
可你这样的青春就是不怕
仍然去把革命路来开
革命年代
“五四”运动疾风骤雨
洗礼的你才有了新思想
马克思主义来信仰
一走走进共产党
这才寻着了正确道
青春与你才有了人生辉煌
二十八岁来把上海大学教授任
三十岁里参与领导五卅运动
三十一岁时竟成黄埔军校教官人
三十二岁上参与领导发动起义南昌
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建起红色政权来
三十三岁就把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当
……
你的青春就这样
“勇猛的为革命而奋斗”
领导青年运动
你与青年人心交心
还是在二十八岁年华
你将团中央执委兼宣传部长当
创办《中国青年》主编扛
一百三十余篇文章
闪耀新文化新思想
把马克思主义传播扬
引导青年革命向前闯
整整一代青年人受影响
被捕时侯
你更是青春热血涌
“同志们
坚强些
我们是为将来的人
创造美满生活的战士
我们不要为自己的痛苦伤心”
让自己的诺言
“我希望他燃烧起来
烧掉过老的中国
诞生一个新中国”
闪耀时代
狱中留诗更是气壮山河
“浪迹江湖忆旧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
你走得这样壮烈
却留下一个青年革命时代
你不愧为党的历史上
“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
注:恽代英(1895.8一1931.4),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在学生时代就参加革命,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创办“互助社”、“利群书社”、“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马克思主义。1921年入党,1923年任上海大学教授,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参与领导五卅运动、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1931.4.29被害于南京,年仅36岁。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22.11.2
【作者简介】
朱双顶,网名东香人,安徽省直机关退休人员,在家以读书为乐,近年内重拾旧时雅好,不时写点扎记、散文、随笔、诗歌等,先后在多家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三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