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延庄子
五十多年前,我在县城求学。有一天,父亲打电话给在高中读书的我:奶奶病得很重,想我,让我去。
母亲年轻时身体不好,生了五个先后都夭折,又有了我,确活下来。成为奶奶的宝贝。
祖母与祖父住在外地,我去了,看到奶奶病得不轻,奶奶睁开眼睛看看我说:“奶奶想你”。
父亲还在上班,我只好留下来护理七十多岁的奶奶。
经过祖父一个多月的治疗,袓母转危为安,我想用不了太长时间,我可以回校与同学们一起去串联。又过了一周,跟祖父说:我要回校了。祖父说:“别,跟我学医吧!再说,现在学校也不上课,假如有一天开课你再去”。他苦口婆心地劝我学医,学医不仅造福他人,而且对家人对自己有都好处。
我知道祖父有高超的医术,治愈许多患者疑难病。我抱着有一天还回到学校读书的想法,答应了跟祖父学医。
二
祖父说,在我读初三时,他曾想我毕业后跟他学医。他
把早已为我准备好的《中医五院校通用教科书》给了我。
第一课给我讲了《中医发展简史》,我知道中医学是祖国灿烂的文化,中医的理论博大精深!中国的中医、中药、针灸,在世界医学史上独树一枝!我坚定了学医的决心。
第二课讲中医许多知识都需要背下来,如中药“四百味歌诀”,每味药用四言叙述性味功能,真伪鉴别特征,这四百味药是历代药物学家从千百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我国医药文化基础。“汤头歌诀”以七言歌诀形式加以归纳和慨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者诵读,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
“针灸歌诀”共四部分,分为十四经歌诀、五输穴歌诀、八脉交会歌诀、四总穴歌诀。
第三课讲“针灸”,祖父说,有些病用针灸治疗,有立竿见影之效。要先背“十四经络歌诀”,同时还要进行指力练习,他拿出一根银针给我做示范,开始时,我不能迅速地把针捻入小本本,两个月后我的手法也熟练了。
半年后,十四经络歌诀背下來,并能准地找到穴位。祖父说我针刺基本功练的不错。
祖父用针灸治病,博得许多患者的好评,都称“神针”!他每天都有需要针灸的患者,在祖父的指导下,让我去给针灸,我左手指甲按住穴位,右手拿针迅速刺入。患者说:“小伙子手法不错,一点儿都不痛”。
每天祖父只让我给两个患者针灸,余下的时间让我背医书。
三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多,历史的大潮改变了我的生活。我涌入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
1968年11月初,我到了那个广阔天地与社员(农民)在一起劳动。
当时正是起五更爬半夜到生产队场院打场,粮食脱粒后,一部分交公粮,一部分分给社员做一年的口粮,还有一小部分入库当喂牛喂马的饲料。那入库粮。一麻袋足有180斤,我同社员一样地扛在肩上运到仓库。
经过一年的劳动锻炼,铲地、割庄稼等农活我都会干,不辞辛苦,而且干在前。
在生产队期间,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其他空闲时间,我都学习没有学完的高中课程和医学。
在生产队日子里,我还能利用学过的针灸技术,利用业余时间为当地群众解除病痛。
在生产队劳动一年后,社员群众选举我做生产队会计。当会计的三年时间里,我跟社员一样地干活,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帐目,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当地领导给了我许多荣誉:
下乡一年后,出席县活用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那时没有劳模和先进的称号)。
又过一年,出席长春市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这年,所在的大队党支部大会通过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报上级党委。
四
弟弟同学母亲,七十多岁,腿疼十余年,1998年秋严重了,行动不便。经当地医生治疗效果不佳,我给她针灸四十多天腿不疼。又过一年随访她儿子,老妪的腿再没疼。
有30多年针灸治风湿痛及各种神经痛的经验,于是写了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发表在《吉林中医药杂志》1999年第10期增刊上。
退休后居外地,每年都回吉林老家,还是无偿用针灸解除父老乡亲的病痛。
几十年来,无论是针灸,还是打肌肉针,点滴输液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
祖父曾说:《黄帝内经》不仅是祖国医学的经典,而且是养生的宝典。祖父会养生,坚持按摩一辈子,九十八岁无疾而终!
在我没学医前,他告诉我:人体有三个长寿穴:气海、足三里、涌泉,坚持按摩可益寿延年。
我坚持了,还坚持做眼保健操,我的视力至今5.0且无任何眼疾。
除此之外,每天坚持按摩:头顶上的“百会穴”、胸部两乳间的“膻中穴”、以及“中脘穴”、“章门穴”、“期门穴”、“天枢穴”、“神阙穴”、”三阴交穴”。按摩受益了,五脏六腑的功能很好,身无恙。
人生路走了七十多年 ,针灸医师证伴我四十余年。
我深深地感到学医的路没有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