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堤苏氏贞节牌坊
文/李良锷
一.孝廉举荐,光绪恩准,建立贞节牌坊
在晚清,要说湖北省荆州市洪湖新堤女中名人,非苏氏三节妇莫属。
清光绪甲午(1894年),由皇帝批准,户部拔款,四川眉山堂(三苏故里)族人提供石料,朝廷指派苏家节母熊氏、节妇倪氏奉旌建坊。当时邑孝廉蔡晋及诸名公多为题赞。后来成为新堤又一处古迹一一苏家贞节牌坊。
何为贞节牌坊?在我国古代,为表彰女性对自己丈夫坚贞不渝、一生恪守贞节而建立的牌坊,称之为贞节牌坊。
苏氏一门三节妇:节母熊氏,节妇倪氏,节孙妇陈氏。她们祖孙三代丈夫都是英年早逝,坚守贞节,恭谨孝顺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子培养成青年俊才。吏部知晓她们事迹后,上奏皇帝,诰封建坊,以表彰她们的纯正高洁的品德,教化百姓。
新堤苏氏这一支,源于四川眉山,后因到湖北为官而迁至湖北,又由沔阳张家池迁到新堤西岸堤街(即后来的解放街,位于现在江滩公园游乐场的江堤内面)的。这个家族几乎每一代都有人读书入仕。他们的先祖迁到新堤后,购置了不少房产。原解放街、建设街都有商铺出租;在今新村村还购置了不少田产。苏家子嗣一向勤奋上进,鼓励耕读,奖掖后学,家教严谨。但这个家族也有遗憾之处,那就是男丁不旺,五世单传且英年早逝,这就是苏氏一门出现三个节妇的原因。
二、 贡士千金,贡士佳人,支撑苏氏门第:节母熊氏
熊氏,乃太学士贡士熊登青之女。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初九。自幼在父亲董陶下,酷爱读书习字,很小就熟读《女诫》、《女儿经》等书。在父母眼中,她就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女孩。她十七岁出嫁,丈夫苏明慧(字德元),清道光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生,二十岁便考取贡士(注:在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优异者,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即以人才贡献给皇帝。举人经会试录取者称贡士。贡士经殿试录取者为进士,第一名为状元。贡士比举人高一级,贡生相当于举人。可进入仕途为官。因此苏明慧只离殿试一步,考取进士,只日可待。)熊氏与明慧成婚后,非常孝顺婆母杨氏。不久便生有一子一女。儿子名苏道贵,自幼聪慧,酷爱读书,禀性善良,稳重自持,是父母心中的乖乖宝贝。
正当慧公官运亨通,踌躇满志之时,不幸病染沉痾,早逝于清同治五年八月二十五日,享年仅二十五岁。
慧公殁时,熊氏年方二十三,那时,她以为天塌下来了,悲伤至极。但她马上意识到,幼儿尚需抚养,婆母需要我赡养,苏家还得靠我支撑,我不能倒下!我要撑起这个家,更要替丈夫把儿子道贵培养成才!还要哺育尚上襁褓之中的一岁的女儿。于是,他擦干了眼泪,担起了重担。她终其身足不出门阈一步,白天操持一家人的生活,夜晚,秉烛陪五岁儿子识字、读书、练字。
丈夫的朋友来访,她隔着布幛与他谈话,而未一靓其面;管家来汇报家用开销、店铺租赁事宜,也是隔簾说话。为了让道贵学有所成,花重金请先生到家教书。十三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在苏道贵十八岁时,熊氏便托媒为儿子说亲,希望娶儿媳过门为苏家带来好运。
遗憾的是,苏道贵从小身子骨嬴弱,咯血之症久治不愈。熊氏倾其力请名医,无论多远都请来,不管花多少钱。她本来不信佛也不信神,然而为了儿子的病,她求神、求巫,为儿祈福,日夜磕头,在先祖牌位前涕泣焚香祈祷。
三.名师玉女,训教遗腹,主持牌坊工程:节妇倪氏
倪氏,是新堤东岸(茅江)名士倪平甫先生之女。在这个书香门第,她从小深受母亲教诲,知书达理,守孝道,有善心。倪苏二家为世交,女儿年幼时,便和苏家公子道贵约为婚姻。当时,苏家熊氏托人来提亲,倪家打听到苏道贵身体虚弱,重病缠身,且久治不愈。想趁此辞掉这门娃娃亲。女儿听说父亲要毁约,便对母亲说:″我生是苏家人,死是苏家鬼。无论苏公子怎么样,我绝不反悔,非他莫嫁!"既然女儿如此坚定,做母亲的也只好应允了。
结婚喜庆之日,道贵精神焕发,喜气洋洋。拜完堂,入洞房,一对新人乐无疆。天道拉着妻子的手,激动地说:“我能娶到你这样一个知书明理,坚贞不渝的娇妻,是我这一生的荣幸!我会对你好一辈子。″
三天后,按新堤习俗,新娘子要携新姑爷回娘家,拜谢岳父母,称之为回门。熊氏安排好重礼,让道贵和儿媳到倪府拜谢。刚走出家门,道贵突然血往上涌,大口咯血。熊氏慌忙搀扶住儿子,叫人请医生来抢救。不一会,医生来了,看了看,摸了摸脉,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说:“我已无回天之力,你们准备后事吧!”婆媳听了医生的话,如天塌下来似的,抱着天道痛哭,死去活来。
安葬了天道,倪氏抱着灵牌,哭声惊天动地,熊氏在一旁暗自流泪。想起自已的不幸,更加同情儿媳的苦痛。想当年,自已才二十三岁,丈夫明慧就被肺痨夺去了年轻的生命,现如今,儿媳妇还只有十七岁,结婚仅三天就失去了夫君,苏家到这一代岂不要断了香火吗?想到这里,娘儿俩潜然泪下,抱头痛哭,以至双双哭倒在灵前。
当她们婆媳俩刚从悲痛走出来时,忽然苏家上下传来了一大喜讽:倪氏怀孕了,道遗走之前留下了他的后人。一家老小喜极而哭,苏家的香火可延续下去了!几个月后,倪氏生下一个男丁,取名崇仁。
从此,婆媳二人挺直了腰杆,她们决心把崇仁培养成材,将来光宗耀祖,也为国家干一番事业。
清光绪二十年,知县同里蔡晋了解到苏氏一门两世传芳的动人事迹后,便写文呈请湖北省府核准,为熊氏、倪氏建贞节牌坊。后经吏部核准,报呈光绪皇帝钦批,终于于光绪甲午(1894年)传来圣旨,责成熊氏、倪氏奉旌选址建牌坊。熊氏带儿媳倪氏联络宗族各长老出面策划,并请四川眉山堂族人就地取材,设计制作牌坊。石材运抵新堤后,请工匠按图安装。当时没有吊车,也没有水泥,设备相当简陋。他们先把基脚夯实,用糯米石灰搅拌均匀,熬成浆灌在四个石礅下,再将四根大方四柱用浆膏衔接在礅上。然后从院取土填充垒高,一直埋到石柱顶端。再把横梁按照隼卯处接好。顺将后院开辟成一荷塘。同时在横竖石材之间接头处刻成燕尾槽。就在现场开炉化铁,将铁水到入燕尾槽。冷却后石材接头处,便牢牢固定死了。天衣无缝,永不脱节。
正在建坊关键时刻,节母熊孺人因过度劳累,一病不起,于光绪二十五年六月初三,不幸仙逝,享年五十六岁。办完婆母的丧事,倪氏只身担起了建坊重任。
一天上午,倪氏坐在牌坊后监工,忽见一男青年路过并驻足观看工匠安装刻有″圣旨"的匾额。她看到这个男青年,似和自己丈夫道贵十分相像,不免勾起了对丈夫的思念:“十几年了,我孤身一人,带着孩子忙里忙外,多么的不容易啊!你和我结婚只有三天就撒手而去,你知道吗?我有多苦啊!"她正冥想着,忽就掌作师傅急匆匆来到身边,焦急地说:″夫人,这块“圣旨"匾嵌不上去,怎么办?这可是最关键、最后一道工序啊!"
″您想想办法。看看我能做点什么?″倪氏说。
″你能不能在今天晚上向您先夫、婆母禀告一声,求他们显灵,让我们把“圣旨″匾额顺利嵌上去?"
晚上,天很黑,夜深人静。倪氏在牌坊后面点燃蜡烛、焚上香,一边烧纸钱,一边跪在地上,求夫君原谅:″夫君,是我不好,我心里不该有杂念,请你原谅。保佑我,顺利完成建坊大事……"
第二天,那面一米五高,六十公分宽,十公分厚的汉白玉″圣旨″匾顺利利地镶嵌在牌坊上。此时,鞭炮齐鸣,欢呼雀跃,历时两年的苏家贞节牌坊大功告成。临街立看两蹲石狮和两尊石象,更增添了牌坊的威严。紧接着,工人们将充填至顶的泥土挑走,在牌坊后形成一大片地基。苏家后代们便在这片地基上建房而居。
四.学博淑女,光耀门庭,传承眉山血脉:节孙妇陈氏
一转眼,崇仁在倪氏的精心培育下,迅速成长。族人赞曰:他年弱冠,学有成。操行谨纯,老成持重。苏家又一青年才俊暂露头角。学业有成,崇仁的婚事又将提上议事日程。倪氏便托人做媒,为独子苏崇仁张罗婚事。
沔东沙湖学博陈晓初先生愿意将女儿嫁给崇仁为妻。于是,倪氏为儿子办了一场红红火火的婚事。苏家从此充满了喜庆。陈氏在娘家就一心向佛,与人为善。嫁到苏家,孝顺婆母,和倪氏情同母女。第二年,儿子苏志甫(字博泉)出生,一家三代,其乐融融。
崇仁一路官运亨通,正踌躇满志之时,刚满二十四岁不幸身染沉疴,虽四处求医,却无法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婆媳二人悲痛不已。痛定思痛,他们不能再沉溺在无限的苦痛中。他们必须将苏家的后人志甫培养成才,以光耀苏门。
真是不幸啊!苏门三代男丁都是英年早逝,而他们的妻子都是年纪轻轻就失去了丈夫。你为单亲女人,他们除了要生存下去,更重的责任是将苏门传承人培养成材。她们之纯孝,苍天可鉴;她们的坚毅,可敬可佩。
至于才华横溢的苏志甫先生,他十年寒窗,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沦,却生逢乱世,无法施展才华,为国效力。不得不回新堤,在家中设立私学,以教幼童识字读书。晚上,他还主动到附近新堤子街、南河村教农民识字、学珠算,还教农民计算田亩的方法,因此,得罪了当地富绅,告状到国民政府他们以″煽动农民造反的共产党"罪名,将志甫逮捕,并严加审讯。陈氏为了儿子,挺身而出,在法庭亲自为儿子辩护,义正辞严,驳斥土豪劣绅对儿子的诬陷。阴谋败露后,他们又把志甫押往武昌城,异地审讯。陈氏又不辞劳苦,赶往武汉。在武昌,她聘请同族律师苏道衡出庭辩护。最终,新堤国民政府败诉,他们把志甫押回新堤。本来应无罪释放的,可他们就是不放人。陈氏为了救儿性命,只能忍痛贱卖了二十一个门面,将银子上下打点,最后才将志甫先生营救回家。苏道衡律师知道后,立即叫他赶紧离开新堤,到武昌他的律师事务所工作。
新堤解放前一年,苏志甫先生回到了新堤。他和母亲陈氏商量后,把祖上传下来的所有田产无赏地分给了佃户,并当面烧毁了契约。同时,将尚未卖完的房产处理完,只保留自住房和牌坊。从此,他一心设馆教书。后来成为一名民办教师。母亲陈氏于1957年逝世。
尾 声
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投降前,用飞机扔炸弹,准备炸毁附近美国人的教堂一一圣公堂(原市六中)时一颗炸弹投到牌坊北侧20米左右,炸死了一家租户父母子三人,并将牌坊西侧一鳌鱼尾震落。1954年淹大水,洪水将牌坊基础洗空。1955年春,苏氏贞节牌坊在竖立六十一年后在一场大风暴中倒塌。1998年长江大堤加高加宽,拆除了解放街南边所有房屋。在修筑沿江大道时,将占道的牌坊石材运走。值此,因封建统冶者用来宣扬封建礼教、教化百姓修建的牌坊倒塌、消失了,不足为惜;值此,新堤古镇的这最后一处古迹一一贞节牌坊消声匿迹,不复存在了,实感遗憾。 值此,苏氏一门三节妇坚贞不渝、恪守贞节、立节完孤之精神和崇高品德,应该褒颂!
(于20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