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 杨
小说是水,流成他人的故事;散文是血,留下自己生命的轨迹。优秀的散文作者得有一腔沸腾的热血,浓郁的情感,通过自身的经历阅历,折射社会和人生,通过对生命的体验去感悟生命,敬畏生命,珍惜关爱生命。
写散文,语言是一大关,文字需凝练精致,富于文学性,从而表达灵性,书写趣味,形成个人独特的文风意境。
散文最忌居高临下,气指颐使。散文抒发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文如其人。写散文如做人,要的是虚怀若谷,平近亲切,读来或给人暖意,或给人启悟……
散文或苍凉,或幽远,或热烈奔放,都应让读者触及灵魂,引发共呜,随文或潸然泪下,或兴高釆烈,作者与读者的情感,相融相悟,同感共识。
有人说:″在一切文学类别中,最难作假、最逃不过读者明眼的,当是散文。譬如选美,散文所穿的是泳装,散文家无所依托,只有凭自己的本色。"我想,这大概是散文家和散文作者的悟道之言。这是因为:一方面散文是一种充分允许作者在文章中表现自我的体裁,要求作者与写作对象,与读者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真诚、坦率、透明的血肉关系,作者的思想、感情、气质、涵养及生命的印痕,往往在文章中暴露无遗,所谓"文如其人"、"文中有我”是也;另一方面,散文家要凭借自己的本色——即思想、学养、文笔等诸方面的综合实力,在写作中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调动各种感官,精确细致地描绘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来,并在有限的篇幅内,给读者以尽可能多的资讯,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那就要看散文作者自己的功力了。
写到此,想起常使我共鸣的两句话:“意在笔先情自真,趣在法外神自足"好像是郑板桥语,此语对作画者还是写散文的,都应有很深的体悟。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的一些自感较为满意之作,大多都是这么努力写出来的。我还远未达到这个境界,仅是有志于此久,至今仍难尽如人意。
散文作者、读者,特别是初学散文写作的青年朋友们,千万别小瞧了散文,散文是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最好方式之一。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当今伟大的时代,为可爱的祖国和人民,写出更好更多的散文。
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