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乾元宫史略
林立勇、郑天强(福建福州)
千家山,在宋代留下的古迹记载中,称其为“龙山”,她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青口镇的还珠里地方,宏屿沪屿左右相依;据老人们口传,主峰上古有一座石塔,后来被毁,上世纪塔座犹存,故人们习惯称其为“塔座尾”。传说古时夕阳西下,万道霞光与水面相映,宛如蓬莱仙境,故有“仙霞山”的美称,周围有五虎山、石鼓、金鸡、莲花、梁山等众山拱卫,山环水抱,人杰地灵,景色如画。
据《三山志》和《八闽通志》记载:梁贞明五年至宋绍圣二年间,还珠里建有龙山院、报恩堂院、隆兴院、隐峰院等多座庙宇,远古先民崇拜的大地神“地母”文化信仰,当时就已在龙山生根发芽,宋代的石桥古井和出土的北宋崇宁年间石碑,仿佛向人们述说着过去龙山先辈们,团结克难和敬畏天地尊崇自然的奋进精神。
文化信仰的兴起,使这里与外界的交流开始频繁,北宋钱塘名僧释智圆两次来这里讲学,并留下五言诗一首《忆龙山院兼简蟾上人》:“幽景远嚣俗,重来兴未穷。钟声翠微里,刹影碧溪中。地冷庭松瘦,门闲野径通。几因深夜话,密雪下寒空”。
在北宋庙宇遗址上重建起来的乾元宫,现主要建筑有“乾元殿”“福德殿”“慈航广场”“三面观音石像”等,祀奉玉皇大帝、后土娘娘以及观音菩萨和土地公等,并列入道协和民宗局民间文化信仰活动场所,后期计划建“坤元殿”“隆兴院”“钟鼓楼”和山门等相关配套设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乾元宫的重建,挖掘出了千家山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让年轻的生态公园历史向前推了一千年,这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待于后人探索、挖掘、传承和发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