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贝络蹄,八仙过海指天笔; 南星文旦,百部伸筋交脚风。
近日重阅《海南风》创刊号,让我回忆起1988年海南建省初期那批“闯海人”的故事。海南宣布成立大特区,全国数十万人才冲破体制束缚,纷纷涌入海南,一时间,车辚辚、马萧萧,端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热闹景象。如今矗立在海口市东湖三角池的“闯海魂”纪念石,见证着“闯海人”的激情和梦想。
1988年,全国十万人才冲破体制束缚赴海南淘金
“船往天涯去,风从海角来”“热岛洒汗血,成败皆英雄” 这些豪迈诗句的确有“考验灵魂”及有“丈夫佐乾坤”的气概。这是为什么?邓公告诉人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特区就是敢冒风险,勇于试验。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予宽些尺度。我撰本草对联阐述数十万人才下海南的壮举,这种“敢叫日月换新天”气势令人赞叹,联曰:
北贝/络蹄,八仙过海/指天笔;
南星/文旦,百部伸筋/交脚风。
海南建省前,隶属广东省的海南行政区,长期属于中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85%的商品靠内地调进,17%左右的人口未解决温饱。中央建经济特区,就是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1988年9月,中共海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海南首任省委书记许士杰“放胆发展生产力”的呼声引起轰动,于是,特区政府率先实行“小政府、大社会”体制改革,率先建立以股份制为主体的现代化企业。那年正是:自古崖州容客静;而今海角逼人忙。为了记录这历史时刻,香港新闻出版决定与海南日报社联袂出版《海南建省特刊》。
机遇可以说是每一个人生命中最为关键的另一个主宰者,它在改变着你我之命运。我不善于经济,故未被这波商潮所触动,仍旧墨守成规地经营自己熟悉的文化事业。1988年,香港新闻出版社与海南省文联合办《海南风》杂志,这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史以来首次批准注册的琼港合资刊物,期刊登记号为:CN:46--1002。海南首任省委书记许士杰题写刊名,时任广东省文联主席秦牧撰写创刊词,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及严济慈、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副组长朱穆之、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鲍昌、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吴祖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光年分别为创刊号题写贺词。本人担任《海南风》杂志副社长及督印人。
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题贺
今天的中国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本身,《海南风》亦以前倾的姿态跟上这不变之变。《海南风》的出现无疑是社会主义空前的改革潮流催孕的结果,可谓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它的诞生标志着新闻出版体制新阶段的到来,也为中国新闻体制改革提供试验场地和经验,其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敬佩那些当年“闯海人”,敬佩那些当年敢于借《海南风》杂志说真话的官员及经济学家,尤其怀念那些曾经和我并肩战斗的前卫记者及编辑。建省当年,我担任海南省三亚市政协港澳委员,兹以“广祥”撰嵌名联阐述那“的确之事”,我十分怀念那“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年代,联曰:
广寄生/常思/祥谷菜;
老观笔/太奈/早禾柴。
《海南风》杂志社社长朱逸辉与副社长兼督印人古广祥探讨编务
北贝,又称“川贝母”功效:化痰润肺、散结消肿。
主治:咳嗽、咳血、肺痿、肺痈、喉痹。
络蹄,又称“章鱼”
功效:益气血、敛疮。
主治:气血双亏证、痈疮疥癣。
八仙过海
功效:祛风湿、活血止痛、疗痧、止泻。
主治:痹症、痧证、跌伤、瘀血。
指天笔,又称"青箱"
功效:燥湿、清热、杀虫、止血。
主治:疮疥、风瘙身痒、妞血。
南星,又称“天南星”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消肿。
主治:眩晕、中风、癫痫、惊风、喉痹、蛇伤。
文旦,又称“柚”
功效:理气、化痰、解酒毒。
主治:妊娠恶阻、胃痛、疝咳嗽。
百部伸筋,又称“马尾伸筋”
功效:通络、活血。
主治:腰痛、关节痛、闭经。
交脚风,又称"络石藤"
功效: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主治:风湿、喉痹、跌伤。
广寄生,又称“桑寄生”
功效:补肝肾、祛风通络。
主治:腰膝酸软、眩晕、风寒湿痹、胎动不安。
常思,又称“苍耳”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杀虫。
主治:疮疡、风癞、眩晕、目疾、湿痹、皮肤瘙痒。
祥谷菜,又称“也白头”
功效:理气宽胸、通阳散结。
主治:胸痹、腕痞、干咳、泻痢、疮疖。
老观笔,又称“鸦葱”
功效:消肿解毒。
主治:虚劳、疮痈。
太奈,又称“蒲公英”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主治:疮疡、内痈、乳痈、目赤、黄疸、淋证。
早禾柴,又称“腐卑”
功效:解毒、凉血生津。
主治:疮疡、蛇蜂伤、泄痢、疟疾、消渴。
写于2008年8月
古广祥,资深媒体人,岐黄使者,社会活动家,独立思考人。著作:《中药趣联》《词牌巧对话人生》《闲把人生细思量》《文论所以然》《本草医人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