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心愿(外一篇)
习水县回龙镇中心小学 陈月平
“上次到贵阳没有耍够。没有看到火车和飞机”,这是父亲5月份来贵阳留下的遗憾。
父亲是今年5月份来贵阳检查身体的,那时我还住在银通山庄女儿家。经过省医核磁共振、神经电生物检查,患的脑萎缩,并伴有后遗症。这时的父亲与一年前的父亲硬帮帮的身体相比,竟然是三回事。去年冬天78岁的父亲还可以背百把斤重的东西额,从土里直接蹭起来,现在却步履盘珊。看到父亲身体的巨大变化,有时令自己直打寒战。一天雨后,我牵着父亲在小区外的栈道上踱步,想让父亲锻炼一下、放松一下。看着父亲杵着拐杖憔悴的面孔和很差的精神状态,特意给父亲找着了一张照片,怕有什么意外。在省医前,也照例给父亲留了个影。
国庆节,父亲和母亲说一定要来贵阳,一是来看看曾孙嘟嘟,二是来实现老人家上次来贵阳没有实现的愿望。大概是到贵阳心切,老人经受了5个小时的颠簸考验,一路特列没有晕车,于当天下午2点到达。到家后还来不及洗帕脸,就一股劲的要看那个曾孙,因为已实现四代同堂。当父母亲看到刚从眼睛蓬松的嘟嘟时,父亲眯着眼笑,母亲高兴地说:“你这个样样,好脏俺”(农村“长得乖”的意思)。看看火车站一直是父亲的梦想,其实想看的是火车。休整一天后,我和两个妹弟、妹妹打了辆DD车陪老人家到了梦寐以求的人流中心—贵阳火车站,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父亲感到这火车站真的太大太大,简直大的不得了。我们在火车站广场与父母亲留了个影,看到老人家合不拢嘴的笑容,就知道老人当时的感受,耄年余生还能看看火车站可谓“三生有幸”。父亲不时问问火车在哪里,我们跟他说在车站里的停车场,现在是动车,没有原来在电视中看的那种火车了。由于,不能进去,我只好带上老人去购票大厅和进站检票大厅看看,了却老人心愿,看到父母亲恋恋不舍的眼神,我懂了老人家的意思......没有看到火车。后来,我们带着两位老人到了离火车站不远的和尚坡妹妹家,在那里共聚晚餐。根据老人家心愿,在妹妹家住了。这一夜,老人兴奋不已,因为自己有10多个子孙在省城工作、学习、生活,感到一种荣光。这一夜,父母亲与家人,摆了很多、很多过去的故事......
早上,我陪着老人家来到贵阳北站,儿子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陪陪爷爷奶奶,了却老人那未了却的心愿,去体验火车的火车——轻轨。来到北站,我们分别搀扶着老人坐上北站至观山湖公园的轻轨,大约15分钟到达。轻轨上一家人熙熙攘攘,谈笑风生,老人家脸上那种幸福的幸福,合不上嘴。家人们不时与老人合影,不时自拍,总想留下与老人家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我们还在观山湖公园浏览了美丽的观山湖,家人的身影不时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一家人纷纷在十二生肖前留影。据说在十二生肖前留影会添寿的,我也特意在父母的生肖前留做纪念。
下午两点钟,我们终于赶到最后一站—龙洞堡,在那里让老人看看自己梦中的飞机。这时,我们的陪同队伍达到19人之多,几乎达到一个排的人数。在机场附近的老凯里酸汤鱼的餐厅我们留下了脚步,歇息就餐,聚上了一个19人的“全家福”,壮观极了。餐后,我们带着老人家到了龙洞堡国际机场T2航站楼。虽蒙蒙细雨,但还是没能阻挡带老人家看看飞机的信心,我们从航站楼2楼看到了飞机的身影,但还没了却父母心愿,看看飞机的起飞过程,最后,终于距在机场最近的公路上实现了这个愿望,飞机起飞的一刹那间,我终于理解了老人的心愿,看看那脸上的笑容就会知道。
看看黔灵山的猴子,是父母没有说出的心愿。我们于第四天实现父母这梦寐以求的愿望。由于早上下雨,下午两点去。到后,黔灵山人山人海。我们在黔灵山广场集合,10多人在陪同着两位80开外的老人,原计划做缆车上去,走下来,但看看时间不允许,只能到动物园看看动物。去动物园的路上,平时许多猴子在路边觅食,今天可知道老人家要来否?路上一只猴子也没看到。动物园里的熊猫、老虎也休息了,大家有些扫兴。在回来的路上,熊猫馆处,终于露出了几只猴子,人们与猴子嘻戏,才终于了却了登黔灵山看猴子的心愿。我们沿着黔灵半山回去,在路上看到犯脑萎缩的父亲杵着拐杖,在晚辈的簇拥下宛如一位长征途中的老战士,艰难前行。腿脚不灵活的母亲在葫芦娃塑像下留下的一张珍贵照片,带有童真童趣,下山时,我看了一下手机计步器,12000多步。按常理两位老人是没有这个运动量的,但他们今天做到了—这就是两股力量支撑的动力。
父亲的愿望没有什么?一是看看那曾孙,看看那猴子,看看那火车、看看那飞机。这次,父亲心满意足了。
有人说高官厚禄就是幸福,也有人说,家财万贯就是幸福,可对这对耄年之龄的父母来说,看看曾孙,看看火车
看看飞机、看看猴子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2018.10.25于贵阳)
☆妈妈的老盐菜
习水县回龙镇中心小学 陈月平
我的妈妈,一个年过耄年,头发花白,身体硬板,一位一生大约在城里没住上半年的老人。妈妈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没什么文化,但贤惠、乐观,助人为乐。除此之外,妈妈还有一手腌制菜的好手艺—诸如是么老盐菜、豆瓣酱和大头萝卜丝之类的,从小到现在,我都特别喜欢妈妈腌制菜的特殊味道。
妈妈腌制菜,历史算悠久,虽然算不上什么专利,但至少说其中有些奥妙。我的老家的房子是七十年代住的砖土混合的瓦房,西东朝向,不潮湿,冬暖夏凉—这应该是妈妈制作腌制菜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孩提时,在那生活不是很宽裕年代,端上一碗红薯和菜饭,盛上一碗妈妈的盐菜汤,吃的津津有味,回味悠长。
妈妈的手艺制作腌菜的手艺非常娴熟。在初夏时节将六成成熟青菜或大头菜收割回家,除去杂草,用菜刀将青菜杆或大头菜划破在阴凉出晾干至六、七成,取下放在清水中清洗灰尘与杂质,捞出凉到不滴水这恰到好处时,加上一些盐、白酒、花椒、陈皮、姜蒜等之类的常规佐料,放在封闭性很好的土坛子密封好,在屋内阴凉处储存三个月以上,就会闻到一股自然的醇香,但也还不知道妈妈是否还有其中的什么奥妙。这个腌制菜,无论是凉拌、还是汆烫,都是香喷喷的下饭菜。
除此之外,妈妈还特会制作豆瓣酱,据妈妈讲,要选用上等胡豆,晒干,去皮,最好是用石磨去皮。在温水中侵泡10-15分钟后,将豆瓣放在采摘的上等黄金叶或玉米芯中悟七至十天,让其生长出维生素酶,酶越多越好。然后取出酶豆瓣放在柔和的阳光下晒6-8小时,带冷却后加入一些食盐、纯粮白酒、小茴香、八角葵、紫苏、花椒之类的佐料和冷天然井水初步发酵5-6天,待豆瓣发酵透以后在冷井开水中密封放在荫凉处发酵28天以上,妈妈吩咐不准动坛子,说是有“坛神”动不得。妈妈的豆瓣酱可保值24个月以上,绵甜纯香,是一道家常菜的好佐料。我常常告诉儿子和女儿,要把奶奶的这个专利产品好好的传承下去,作为一个传家宝。
特别是给我们带到习水、带到贵阳,感觉到越是纯香。
品味妈妈的老盐菜,更品味到妈妈的味道。也许,这就叫乡愁......
简介:陈月平,男,汉族,大学本科文化,高级教师,习水县回龙镇中心小学原校长、党总支书记;现习水县回龙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会员、贵州省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习水县首批教学名师;遵义市骨干教师,遵义市师德标兵、贵州省优秀山区教师;贵州省首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贵州省教学和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百名优秀德育名师;全国校园文化优秀校长;西南文学网散文编辑,分别在贵州教育、遵义教育、中国德育、中国教育信息化、德育报等发表20余篇文章。

中华作家网、国际文艺网总编:
王伟(微信a13720085131)
执行总编:晨起、副总编:王鑫
常务主编:小河、刘培、刘海兰、云水禅心、浪淘沙、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