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编】尤中波
【主编】海涵
【责编】尤德木 海涵
【推送】紫罗兰文学社社长 海涵


拜读张恺帆诗词和纪念文,获知了青天张恺帆(以下涉及张恺帆的名字处,都尊称为恺老)的光荣人生,晚生尤德木挥毫命笔,以寄对青天恺老永远的怀念和最崇高敬意!
题恺老联
文/尤德木
壮志如钢,报国忧民心不改;
闲情似海,吟诗泼墨趣无穷。
七绝 怀念恺老吟
文/尤德木
求真本性自家成,善道慈悲仁者行。
取义捐身古贤志,青天恺老不欺名。
七律 怀念恺老吟
文/尤德木
报国之心非等闲,为追马列不知艰。
揭竿暴动豪情起,炼狱昂扬诗泪潸。
百战沙场甘九死,五风狂势好三还。
汗青应记青天事,但愿未来无劣顽。
忆江南 怀念恺老吟
文/尤德木
魂归矣,恺老已东归。昔日辞家风发志。今天归卧故乡兹。千古绣溪诗。
——尤德木 题记


张恺帆先生
☘☘☘☘☘☘☘☘☘☘☘☘
我沐手焚香拜读恺老诗词,又反复拜读了《张恺帆诗词研究》一书,从恺老的老战友、老同事、老部下所写的纪念文章,获知他的感人事迹。我做为无为人,因有恺老为同乡感到无比的骄傲。以下是我摘录的恺老诗词、书法和部分纪念诗文,并简略介绍恺老生平。

恺老一九九一年十月在合肥病逝。是一位革命家、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
张恺帆原名张昌万,生于一九0八年十二月,是无为县陡沟镇(原忠台乡)忠台行政村张家大墩人,生于小地主家庭。七岁入私塾开蒙,九至十一岁从师吴凤楼。吴凤楼是一位诗书画造诣颇深的塾师,但他怀才不遇,成了一介穷儒。恺老幼时为赞美自己的吴老师做七绝曰:
雅爱吾师好杜康,醉时走笔更锋芒。
前朝多少真名士,翰墨千秋带酒香。
吴老师的学识与儒者行为举止,对年幼的恺老人生有很大影响作用,他从此打下了写字作诗基础。
🌹🌹🌹🌹🌹🌹🌹

恺老书法
☘☘☘☘☘☘☘☘☘☘
恺老一九二六年投身革命,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恺老当年的两位入党介绍人分别为宋士英和邓逸渔烈士(邓逸渔,无为人。是六洲暴动副司令。一九三一年代理无为县县委书记时被叛徒杀害。宋士英原名宋敬德。宋士英烈士的家乡现为无为市福渡镇黄金坝行政村宋家大村人。在大革命时期,宋士英受上级党组织派遣,回故乡无为县<现改建制为市>组织和领导革命的。敬德小学就是为纪念宋士英烈士而命名的,现已撤并。 晚生我一九八0年在敬德小学当教师时,听当地宋姓老人说:宋敬德回家乡,在宋庙大村周边组织了农民协会。当年要写出告示,是宋敬德烈士左右手开弓同时写,不一会儿就写出两张字迹漂亮的告示。农民协会后来被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宋敬德外出避难,到芜湖市吉和街摆小人书摊子,以此份工作掩饰身份,继续从事党的工作。在吉和街那次,他又被叛徒出卖,当国民党警察到他摊位上抓他时,他平静从容,客气地给警察递烟并说"先生们请抽烟,看看小人书吧!我房子就这么点大,以示麻痹敌人。因他房子是直筒一简的,在门口一眼看到底的,中间隔个小屏风,你们看着,我是跑不了的,我换件衣服马上跟你们走,转身进屋,从暗门中脱险。从宋敬德烈士所做的这两件事中,可想宋敬德烈士多么的机智,以及有着超强的学识能力。一九八0年年末,恺老亲自批示,由省有关部门拔了专款,给敬德小学修葺校舍。)
恺老一九三0年参加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皖南第三游击纵队,同年十一举行了"六洲暴动″,并任纵队政治部主任。"六洲暴动"司令员是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的刘静波烈士,也是无为人。恺老堂弟张昌忠和同乡倪合台(倪合台是胡竺冰先生的女婿)也都是六洲暴动的领导者(后俩人被叛徒杀害)。忠台乡也是两位烈士名字的最后一字合起命名的"忠台"。胡竺冰是进步民主人士,一九三八年出任无为县长,因他积极抗日拥护共产党,后被国民党革职。一九四0年四月赴皖南新四军军部治病,途中在繁昌逝世。在胡竺冰影响下,胡家20多人参加了革命,其侄胡珀光、女婿倪合台、夏子旭都是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他的老家胡家瓦屋是无为县历次革命活动的中心。胡竺冰先生被追为烈士,墓碑是恺老亲笔题写的。
六洲暴动失败后,恺老受命于危难之间,代理县委书记,一九三一年调离无为,此时心情沉重,反映在诗中。
别故乡
离家那得不依依,公义当前我不私。
寄语双亲休倚望,红旗报道是归期。
祈雨山感赋
暮投祈雨山头寺,清磬寒蛩入梦迟。
半壁山河嗟破碎,一肩风雨感流离。
家园漂泊洪波里,志士消亡子夜时。
黑暗如磐复如纸,西南隐约见红旗。
一九三三年九月,恺老担任上海中共沪西区委书记时,不幸被捕,被送进上海龙华淞户警备司令部看守所。他在监狱里昂然挥笔作诗曰:
渺然天地一樊笼,况复人多地狱中。
坚壁重门关不住,夜来有梦到江东。
斗室不见天,短窗少月到。
不闻人语声,但听蚊蝇噪。
寂寞锁重门,蛙声独夜听。
不为憎黑暗,底事鸣不平。
风雨震天怒,势拔牢笼去。
我欲凌天风,冲向光明处。
在监狱中他受尽酷刑,但仍保持着共产党人斗志。在狱中成立了"扪虱诗社",他署名"扪虱居士",并记录了他在监狱里与敌人斗争诗集《牢骚集》手抄本。
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同被关进上海国民党监狱的著名左翼作家柔石、殷夫、胡也频等被集体枪杀于龙华。恺老当时诗情像狂潮一样奔腾,奋笔在监狱墙上写下了著名的诗作:
七绝 龙华悼念死难烈士
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
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
七绝 清明
记数流光入暮春,铁窗风雨失清明。
天涯多少无名冢,血与春潮一样深。
一九三六年十月,恺老被送进苏州军人监狱,在狱中得了伤寒病。病拖一年,才慢慢好转。他写了一首诗:
七绝 病中过春节
一病缠绵一岁更,家书欲寄笔难擎。
遥知父母新年里,酒未盈樽泪已深。
🌹🌹🌹🌹🌹🌹🌹🌹

恺老书法
☘☘☘☘☘☘☘☘☘☘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八日,在党的营救下,恺老终于获得自由。在抗日救亡高潮历任县委书记、皖中行署副主任(主任是吕惠生烈士,在一九四三年抗日期间,带领军民修建黄丝滩长江大堤。为了纪念吕惠生烈土,大堤现在被命名为惠生堤。吕惠生烈士生前曾经向新四军七师政委曾希圣同志<曾希圣解放后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汇报,张恺帆同志是无为县大革命时期仅存的唯一硕果)、皖南地委副书记、苏皖边区政府秘书长。抗战时期恺老吟诗数首,仅录以下几首:
一
漫天飞雪舞狂风,黑暗光明决斗中。
不信阴霾能敝日,东方晓色已瞳胧。
二
抗日其名反共真,机关算尽太聪明。
军民鱼水终无敌,赢得山河万古春。
三
抗日战争方告捷,蒋帮负义又操戈。
饶他凶焰高千丈,奈我军民鱼水何。
抗日时期,我军打下繁昌县赤沙滩,取得大捷。他作七律:
南渡铜凡万仞山,轻骑直下赤沙滩。
但凭真理撑天地,誓扫妖氛靖宇寰。
云岭横空吞落日,茂林遗恨化狂澜。
漫言雪地行军苦,雪地红旗更好看。
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我新四军七师奉命撤出亲手创造的皖中(江)根据地,北上山东。在北渡巢湖时,他吟道:
帆影湖光夕照寒,三军挥泪别巢南。
寄声父老须珍重,共把离愁化火山。
在山东胶东他吟道:
山穷水复胶东路,千里沙河见坦途。
劫后遗民啼泪尽,沿途控诉蒋屠夫。
随军撤至苏北,转移山东他吟道:
千军万马走阴平,回首南天不胜情。
百战河山余浴血,十年淮海有啼痕。
孤城日暮寒笳急,北地风高战马鸣。
休道独夫凶焰盛,从来胜利属哀兵。
淮海战役胜利后,他赋西江月:
淮海平原之战,蒋家风雨飘摇。
主降主战主南逃,一片龟争鳖吵。
堪笑蒋冠李戴,化装美女求饶。
分明又在耍花招,誓把妖氛尽扫。
一九五八年恺老出席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他作词:
踏莎行 旅途即兴
跨鹤飞来,乘龙归去,此身合是神仙侣。
神仙之说太荒唐,人间信有神仙府。
无限江山,无边锣鼓,巨人挥动千钩斧。
改天换地展新猷,东风婀娜红旗舞。
🌹🌹🌹🌹🌹🌹🌹

恺老书法
☘☘☘☘☘☘☘☘☘☘
一九五九年,安徽农村大刮"五风"。同年七月四日,恺老时任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兼和县第一书记。他外出巡视工作,由肥东经巢县抵达自己的家乡无为县。每到一处,总是首先看看公社食堂,揭开锅盖一望,里面煮着许多菜叶,树叶,米糠,心中十分不安,写下了:
五绝 访贫问苦
建国十年长,黎元尚菜康。
"五风"吹不禁,惭愧吃公粮。
注五风: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
共产风时,无为县十户有五六户门闭,村村饿死人。我听前辈们说,若没有张青天(群众送给恺老的雅号),无为人不知道饿死的人数将死到什么程度。
恺老一九五九年来我尤孔村,我母亲当年二十四岁,因长期饥饿,已经路走不动,手里拿着木棍支撑走路了。我母亲和村中大妈大婶们亲口说,村中人十人九人拄拐棍了。恺老首先进村大食堂,打开锅盖,锅里面米汤照见人。他叫随行的人看,他说这怎么得了,这样下去要饿死多少人啊!
如果再有七到十天不放粮,我母亲说她是定饿死的,没有我母亲,怎有我?恺老真是我家的青天!我和我的子孙们永远怀念恺老和膜拜恺老的。我小时候听大人拉家常,一谈到共产风,总能听到人们对张青天千恩万谢顶礼膜拜感恩的话!如果没有张青天一九五九年七月在无为大闹食堂,无为的六二年、六三年、六四年六五年这些年出生的人,还能有几人出生?我房下(和我父亲共爷爷嫡堂兄弟)几家当年饿死十几口人。
那三年困难期,无为人民承受了巨大的苦难。无为县是安徽省中部的人口大县,一九五七年人口已近百万(982979)人。大饥饿迫使农民大量外流谋生,到一九六0年有超过十五万人(153276人)背井离乡离开无为。外流人口与同期增加人口持平(出生72712人、迁入99322人,合计172034人)。"五风"肆虐造成的恶果是惨痛的:一九六0年无为人口降至662557人,比一九五七年减少了32万之巨,绝大多数是饿死。如果没有恺老放粮救人,后果更不堪设想!生产力受到了巨大破坏,耕牛减少了9674头,大型农具减少176244件(占60%)。大量村庄残破,土地荒芜,万户萧疏。
恰在此时,中共中央举行了庐山会议。恺老被戴上了反动分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帽子,开始第二次囹圄生涯。他在狱中写下:
七律 被诬陷狱中随感
神差鬼使到无城,为报真情获罪人。
五十一天伤乱箭,万千张口说曾参。
无心偏惹三还恨,有口难吹七字尘。
北望都门泥首拜,不难化骨见忠贞。
注:
①五十一天伤乱箭:指恺老挨斗五十一天
②三还:指吃饭还原,住房还原,自留地还原
③七字尘:略
④恺老当年还提出二开放,开放自由市场,开放水面(水中鱼,螺丝,蚌,藕,菱角,浮蘋,水草皆可救人命的食物。现在人可能要问水草能吃?)
恺老一案株连者甚多。《述怀》记录了当时他悲痛的心境。
七绝 述怀
不看风向竞扬帆,禀性如斯改亦难。
多少亲朋受我累,伤心不复到南园。
述怀
往事淡如烟,难忘五九年。
只因乡土故,竟惹薏珠冤。
寂寂长淮道,悠悠大蜀天。
隆冬风雨夜,炉火对愁眠。
🌹🌹🌹🌹🌹🌹🌹

恺老书法
☘☘☘☘☘☘☘☘☘☘
恺老为无为农民能活下去,大闹食堂,他为此被开除党籍,扫地出门,发配农村。他全家跌入苦难,亲友全受株连,其中6个亲人惨死。表兄王试之在抗日战争中是知名民主人士,解放后任省文史馆馆员、无为县图书馆馆长,被迫害致死。二弟张昌选、堂兄张昌华、堂弟张昌树、堂侄张柏五因为受他的连累被逮捕,一根绳子拴几个,全都惨死在关押地。外甥谢一贤为躲避迫害,逃出无为,饿死在外乡大路边。三弟张昌青(健帆)是新四军老战士,在上海工作,与"无为事件"无关,也被开除党籍,押送崇明岛劳政。老战友倪化黎、戴云龙等被逼自杀。仅仅在无为县,因工作关系而被株连、被批斗、被处理的县、社、队党员、干部和群众,竟多达28741人!他的夫人史迈同志(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是名知识分子女姓,一九三九年参加革命)和孩子也受到牵连和打击,但他的夫人史迈同志认为丈夫是对的,始终支持自己的丈夫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丈夫张恺帆。
恺老被下放农场不胜感慨作诗曰:
七绝 下放劳动途中
三十一年还旧我,一肩行李出庐阳。
凫长鹤短谁争得,自有春秋玉尺量。
当他在狱中接读夫人史迈来信时写道:
丈夫坦荡本无忧,唯有卿卿惹我愁。
眼病欲盲宜保护,丝毫泪水不须流。
《被诬陷去淮北劳动》
其一
能受折磨真战士,不遭人忌是庸人。
此行莫漫伤零落,霜叶如丹犹似春。
其二
三十一年空怠慢,千锤百炼未成钢。
更番投入洪炉里,炉火青时鬓亦苍。
七千人大会后,恺老被平反,官复原职。之后期间,恺老又被打倒。恺老曾诙谐地说"打倒在地时,喊我张老K;站起来了,又喊我张恺老"。
一九六七年恺老被罢官以后,与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省长黄岩等被发配到六安三十里铺农场劳动。他写下了《随感》
其一
矛盾寻常在,如何使健忘。
一场暴风雨,过后觉清凉。
梦里乾坤阔,闲中岁月长。
余年虽老大,尚可饲牛羊。
其二
毕生宗马列,四十有余年。
志在乾坤赤,心如铁石坚。
怠因思路窄,不觉立场偏。
扰攘何时了,茫然但问天。
其三
人前无语但横眉,耻与群儿论是非。
不信谎言能蔽日,隔窗风雪看红梅。
一九六八年恺老被关在合肥商校隔离审查以后,被造反派押住蚌埠、淮北、淮南、铜陵、芜湖、马鞍山、安庆、池州等地巡回批斗。他吟诗道:
经年未许下高楼,难得巡回批斗游。
恰是阳春三月里,山花如火过池州。
巡回批斗三千里,一病缠绵几度秋。
大地风光依旧好,何需更上一层楼。
《虞美人 步李煜韵》
检查交代何时了,批斗知多少?
小楼密闭不透风,恰似雄鹰翦翮网罗中。
千磨万击丹心在,有过岂惮改。
无私无畏复何愁,坦荡胸怀无往不风流。
一九七六伟人毛主席逝世,他在悼诗中写道:
经年几度下哀旗,又向秋风哭导师。
难得全歼狐鼠辈,承前启后寄哀思。
悼念周总理诗
电波呜咽大星沉,海立云垂泪纵横。
不是"普罗"真宰相,哪能如此感人深。
悼念贺龙元帅诗
十年风雨太颠狂,多少元戎饮恨亡。
一曲"洪湖"听不得,千呼万唤贺文常。
赞扬烈士诗
见义勇为真战士,大公无我即完人。
神州今日红如许,多少英雄血染成。
🌹🌹🌹🌹🌹🌹🌹

恺老书法
☘☘☘☘☘☘☘☘☘
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恺老的心情格外舒畅振奋。作诗曰:
爆竹声中四害除,九洲生气庆昭苏。
人民自有降妖术,焉用桃符作护符。
《欢呼邓小平同志东山再起》
多谋善断早闻名,理应东山再显身。
毕竟人间公道在,又为吾党起干城。
十一届三中全后,省委第一书记万里找恺老谈话说:"你是个好同志,三年困难时期有几个敢如实反映情况?你当时挺身而出,真是难能可贵。你一定要回省委来。"万里书记还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有人提出彭德怀问题,不少人也记得你,都问安徽的张恺帆哪里去了?小平同志问你有多大年纪了,说这样敢讲真话的同志真正不简单,要用!" 后来,恺老恢复了省委书记、副省长职务,又当选新成立省纪委第二书记,再后来为省政协主席,直到退下来,他全心全意为人民,不计个人得失,真是至诚至性的人。张劲夫同志<安徽省省委第一书记>曾评价恺老"是个革命者的材料,不是个做官的材料,不会做官,但却是一位真诚的人民公仆"。张劲夫同志给恺老的评价,令后人对恺老为公为民的品德真是膜拜敬仰。
一九七八年在农业农村改革中,他和金其恒联名上书省委和省委第一书记万里,联产责任到组不如联产承包到户好。
恺老十分关心廉政建设,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曾咏诗道:
改革势头诚大好,党风腐败究堪哀。
劝君少把支流比,质变多从量变来。
振兴华夏凭吾党,腐败官僚究可哀。
我愿高层严律已,率先带个好头来。
1958年伟大领袖毛主席视察安徽,看见恺老题写的"人民新邨"四个大字,毛主席连声说"写得好,写得好"。能被大书法家毛主席表扬的现代书法家真是无上的光荣。
恺老退下来,新人接班了。他吟诗道:
老大宁移赤子心,退休一样为人民。
喜看新秀联翩起,扶上雕案送一程。
🌹🌹🌹🌹🌹🌹🌹

恺老书法
☘☘☘☘☘☘☘☘☘☘
退休后,恺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他吟诗明志道:
岁月不居吾老矣,此身经历几沧桑。
千红万紫寻常见,难得梅花晚节香。
在朝在野总为民,何必乌纱伴此身。
盛世了无迟暮感,文章道德课儿孙。
长寿无方贵达观,胸怀坦荡海天宽。
莫磋好景黄昏近,犹有星河涌玉盘。
逝世前,他作绝笔诗:
亲朋不必过多情,世上能无不老人。
寸土寸金宜爱惜,丧仪概免不堆坟。
诗中表现一个老党员、老红军、党的高级干部的高尚情操!恺老以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第一等真诗,展现无私奉献革命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一生。
恺老逝世后,落叶归根,被安葬在无为市绣溪公园烈士陵园中。其坟顶盖着一块方方正正的红色大理石,其石形正如恺老人品方方正正。石上雕刻着诗:
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
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
🌹🌹🌹🌹🌹🌹🌹

张恺帆(恺老)照片
☘☘☘☘☘☘☘☘☘

晚生尤德木是安徽省无为市福渡镇周闸行政村尤孔自然村人。行政规划前本属陡沟区人。我家离恺老家距离不到十里路。尽管我不曾亲眼目睹您人生中的雄姿,我不曾亲耳聆听您的教诲,但是您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在中国这方热土上,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恺老您正是其中的一员。在当前这个繁荣昌盛的时候,我们没有忘记。我们向您等先辈们庄重宣誓:“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将再度继承你们的事业,将用自己满腔的热血,来好好的热爱祖国,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出另一个灿烂的明天。恺老,您为人民的利益而生而死,您与青山同在,您与大地永存。您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