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夜忆恩师
文/傅卫红
不受待见的冬天还是霸气来临,宣示它的存在。走在路上,冷风促狭似地钻进脖子里,灌进耳朵里,还恣肆地撩起我的长发。我不想与它抗衡,自动缴械,只想飞进温暖的家里,围炉夜读。
晚饭过后,果断躲进火柜里,背靠沙发,惬意地阅读“学习强国”,刚好读到“教育·教师”的内容,那些有大爱情怀的老师把自己的芳华和才智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令人动容。不由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些老师,突然好想见一见他们。
小学时代,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年级班主任兼语数老师一一金小琴老师。她个子高高的,戴着一副咖啡色的近视眼镜,性格开朗,爱说爱笑。金老师是个民办教师,也许无法与现在的名师相提并论,但她是第一个平等对待我的老师,她不嫌我家贫,夸我聪明、成绩好、字写得漂亮,她把出窗刊的任务交给我,这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受到如此重视,我受宠若惊,无以为报,就竭尽全力把窗刊出好,给老师长脸。
金老师并不叫我的名字,常叫我“卫妹子”。她说:“卫妹子,你这毛笔字比我还写得好。”“卫妹子,你这次期中考试又是全班第一名。”我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我心里特别感动,对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金老师任教的三年里,我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成绩稳居榜首,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一二年级时因家贫和内向备受歧视的阴霾驱散了,我恢复了小孩子的天性,课间也不再一个人默默地伏在课桌上了,开心地和同学们跳皮筋、踢键子、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虽然还是不太爱作声,总算一点一点地活泼起来了。
如果没有金老师,我不知道自己还要在黑暗里挣扎多久,不知道还有多少次从恶梦中醒来,不知道对老师的恐惧还会延续到什么时候。
初中时,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龚衡平老师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老师,又高又壮,鼻子常年是红的,戴眼镜。他特别欣赏我,让我当班长,由于我各方面都很出色,经常受到龚老师的表扬。可惜龚老师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教了我们一年就换老师了。
我初中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是夏伯安老师,他个子不高,体型单瘦,常穿一件蓝色的中山装,上边口袋里总插着钢笔,也戴眼镜,一副老知识分子的模样。
他给我们上课都一个多星期了,还不认识几个学生,他是通过我的作业来认识我的。几十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表扬我的情形。.当时,夏老师特别激动,脸微微发红,声音里饱含赞赏。他把我的作业本高高地举起来,大声地说:“谁是×××同学,请×××同学站起来!”我当时都吓蒙了,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脸不由红到耳根了,在同学们疑惑的目光注视下,我非常紧张地站了起来,觉得特别难堪,我感觉自己的双腿都在发抖。
夏老师接下来的举动让我觉得站在全班同学面前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他说:“×××同学的作业书写太整洁美观了,同学们,你们看看,她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个数学符号都一丝不苟,算式都对得整整齐齐,这是全班最优秀的作业,也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作业。”
全班同学全部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心里却是特别高兴。
我喜欢数学老师,也喜欢数学,数学老师也是喜欢我的,但他比较严肃,不太喜欢笑,他作风严谨,课堂上不喜欢讲废话。他的儿子夏季风也是我的同班同学,但他不爱学习,成绩也不好,夏老师恨铁不成钢,可也无能为力,他能教好自己的学生,却教不好自己的儿子。
我觉得夏老师对我的关心超过了对他亲生儿子的关心。每天放学的时候,夏老师都站在操场边等我,原来夏老师是给我加学习任务,他给我一张发票大小的纸片,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了两道题。夏老师说:“你今天回去把这两道题做好,明天放学时交给我看。”我很高兴,仔细地把纸片夹进数学书里,就回家去了。在夏日的余晖里,夏老师的身上镀着一层金色的光,使他看起来特别圣洁。
回家后,我很快做完家庭作业,又做夏老师额外给我布置的两道题。这两道题稍难一些,但通过做辅助图、反推法、公式法等方法,我还是比较轻松地做出来了。
第二天放学后,夏老师又在原地等我,我把先天做的题目拿给他看,他很仔细地检查了每一个步骤,没发现一丝毛病,他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赞许地说:“做得不错。”然后把一张新的纸片给了我,让我回家认真做好。
以后,夏老师每天都要给我一张纸条,我也每天认真地完成,我没有觉得这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我知道这是老师对我的偏爱,我很乐意去做这些题,从中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有一次,夏老师给我检查作业的时候,发现我做错了一道题,就耐心地给我讲解。当时,刚好有个同学叫我,我赶紧转过头去答应。夏老师很生气,他提高声音严厉地批评我:“别开小差,认真听讲!”我虽然脸转过去了,耳朵还是听着的,而且夏老师稍微点拨,我就懂了,但我还是很快转过脸来,认真听老师讲解,老师脸上的怒容消失了,清瘦的脸上一片祥和。我知道,老师是爱我的。
夏老师也仅仅教了我一年,后来我们换了新学校,离开了那座破旧却温馨的教学楼,也很少见到夏老师了。
作者简介:
傅卫红,笔名:兰心,古镇梅城的一名高级教师,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安化县作协会员,爱好书法和文学,作品《悠悠木楼情》获“叶圣陶杯”全国征文比赛一等奖,《多想叫您一声师博》获省级二等奖,《心田上的百合花》、《不负人间四月天》、《做一个幸福的知识女性》等作品获县工会征文比赛一、二等奖;在《梅泉流韵》、《梅山》等杂志上发表《梅城擂茶》、《献给妈妈的歌》等多篇诗文,《与你为邻》在《益阳日报》上发表,《品味古代诗歌的语言美》在《高中生》杂志上发表,《方方的女性话语》发表在《学报》;在“作家在线”、“简书”等网络平台写作发表文章十五万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