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随想
文/周理
春雨
一点一滴,如油般珍贵的细雨在镜子般平静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将倒影的灰蒙天空和绿树敲打得支离破碎。河岸边杨柳迎风摇曳着细腰,那千姿百态的身姿和万般的风情,将千娇百媚、娇艳欲滴的簇簇鲜花比将下去。剪刀般裁出的新绿,不正预示着新的生命,新的轮回吗?
漫步细雨中,徜徉在一望无垠的观音湖畔.朦胧雨幕之下,一切景致竟与平日不同。春意盎然的一切,都因为这细如针毡的雨丝,显得更加生动,更加细致的映入眼帘。地上的油油青草憋足劲吮吸着天降甘露,和着微风摇头晃脑,欣然接受大自然这场沐浴。喧闹一时的桃李梅杏都纷纷退出了万花纷争的舞台,还原它们朴素淡雅的自然色彩,在风中婆娑细语,舒爽心怀。圣莲岛上层层叠叠的荷叶绿树犹如刚刚沐浴后少女未擦尽水滴的头发,从上倾泻而下,羞羞答答的向人们展示着美丽和怯嫩。只有岛上的标志性建筑顽强地从满目绿色中探出头来,若隐若现地证明着自己的存在。
风停了,不知什么时候雨也停了。默默行走在如梦如幻的湿地公园,一股淡雅的清香扑面而来。湖边不时冒着水泡,燕子贴着水面来回疾驰。几只白鹤点缀着蓝天,还有仰面能见的一抹淡淡云霞,浮想起来,似乎是一位丹青高手用淡淡的色彩勾勒出一幅云山雾罩的水墨画卷……这一切,和远处的钢筋混泥森林形成鲜明的对比,恍若隔世。
酷暑
炙热的阳光焦烤着大地,令这个世界沉寂,除了疯狂的知了绝望呼喊着证明它们的存在。街道上看不到行人,只有洒水车无奈得让人崩溃的音乐无聊地冲刷着路旁焦黄的树叶,冲刷着我们心中最后的一点耐性。
心情烦躁,烦躁得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想发泄却又找不到出口。在这个火辣辣的酷暑,用什么来形容都毫无意义,心中只有两个愿望:快下雨吧!如果没有下雨的迹象那就不要停电。可是上帝可能是被中国足球伤得太深了,看着这万里晴空就知道离下雨还有段时间,电也在我们最需要它的时候终于停下来。
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内心的修养挺重要。在这个让人绝望的时间段里,我们要心静止水,将烦躁的心平顺下来,让焦虑的思想停止。正所谓心静自然凉,这时的你再看看窗面的风景。那万里的晴空就像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湛蓝湛蓝;远处快被烤化的建筑物,就是沁凉你心扉的甜甜雪糕。也许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受会从心底涌出来,就像一股甘泉,洁净灵魂,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好好享受这刻吧,也许这将是你人生美好的体验,也许你会将未来看得更远。
秋收
联想到秋天,本就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随风荡漾的麦浪满目金黄。果园中,一串串娇艳欲滴的果实让人情不自禁。夕阳照耀下的湖心,一网而起的渔船,不但打破了湖面的平静,那尾尾跳动的鲜鱼,也拨动着渔民的神经。
酷夏未过,秋日已来。一抹额头的汗水,抬头看到的便是青春萌动的身影。又是一年高考时,莘莘学子们收获的季节。十二年的艰辛,人生新的起点,至今日始。
坚毅的眼神,自信的笑容,还有稚嫩未脱的蹦跳身影,这一幕一幕岂非年年都在重演。世间便是如此,在不断轮回中前进,在青春的激荡中发展。
校门外,重重叠叠的人潮涌动,并未随着学子的入场而消散。这些含辛茹苦的家长们在门前苦苦等待,等待着他们种下的种子结出灿烂果实。十几年都等待过来,还在乎这几个小时吗?
门口各部门工作人员更加繁忙,这也是见证他们工作成果的时刻。为高考学生服务,为家长朋友排忧解难,正是他们的职能职责。看看四周,有指挥交通的警察,有维护秩序的城管,有答疑解惑的志愿者,有排忧解难的社区服务人员……整个社会在这金秋季节都围绕着学子们的未来旋转。他们的未来,也就是社会的未来,为未来而奋斗,谁都无悔无怨。
铃声响起,欢快的脚步声传入所有人耳中。家长期盼的眼神,服务人员亲切的笑容,整个社会的关注……随着青春脚步的纷至沓来,这个季节一定会收获。
暖冬
在大家心中,冬天给人的感觉总是寒风凌冽、千里冰封。人们穿着厚重的衣服,在阴沉的天气中瑟瑟发抖。仿佛整个世界都已沉寂,似乎所有人都等待着春天,因为他们相信一位伟人说过的话:冬天都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季早晨总是来得很晚,今天我破天荒却起得很早。旭日还在黑夜的摇篮中呢喃,哈着白气,迎着寒风,我却已经跑到涪江岸边。
河堤上,无数人穿着薄薄的衣服正在锻炼,向着寒冬宣示着自己的坚强。健康的身躯和微笑的表情,让人感觉到幸福和温暖,我却已将头偏向观音湖畔。
此刻的观音湖仿佛也在休眠,看到碧波荡漾的湖水我浑身都在打颤,仿佛自己已然掉入冰冷的水中,那种滋味想想都难堪。
可是我的表情突然凝固,浑身的热气不断发散。因为猛然间望见一群热情似火的男人,正在湖中纵情遨游。怡然自得的神情,甚至比天空翱翔的白鹤更加乐欢。
还有水中随波起伏的渔船,不管春冬秋夏,不管阴晴雨天,他们天天准时出现在观音湖心,融入湖天一色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我心中暗自惊叹:勤劳的人们才是世界的主宰,就算再大的困难也掀不起惊天波澜。只要有挑战自我的勇气,热爱生活的情趣,寒冬也会变成春暖。
作者简介:
周理,四川遂宁人,遂宁市作协成员,四川省网络作协成员。在《文化遂宁》《川中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数万字。主编《遂宁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参与《历史的印记》编纂,获“四川省网络文学2017年度十佳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