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河名城临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读“瘦羊博士”学做人之道
文/韩积蕊(山东)
据《东观汉记》记载:东汉光武帝时期,有一位青州从事,名叫甄宇,他为人忠厚,正直,学识渊博,被征召到京都洛阳的太学里担任博士。
时年腊月,光武帝褒奖众博士爱岗敬业,授课认真,特赐每人一只羊过年。羊群赶来后,大小不一,肥瘦不等 。众人见之,议论纷纷,怎么分呀?众博士各抒己见:一说抓阄,二说宰之分肉,三说售之分银。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们争执不休,一个个面红耳赤。

甄宇见状,说道:不要争论了,每人随便牵一只吧,说着,向羊群走去,顺手牵了一只最瘦、最小的,众博士纷纷效仿,你谦我让。各自牵了一只羊,欢天喜地的回家去了。
此事在京都洛阳传播开来。纷纷赞扬甄宇品德高尚,遇事谦让,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后来,又传到光武帝耳朵里,特呼甄宇为“瘦羊博士”,并任命为太学的最高长官。相当于今天北京大学的校长。太学:古代最高学府称太学。
众人皆云:“瘦羊博士”有第一等学问,什么是第一等学问呢?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说的简洁而中肯:“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人是群居动物,是社会性的存在,只有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社会才能和谐。生活中,点滴言行都体现着自身的教养。譬如:递剪刀给别人,自己拿着刀头而把刀柄递过去,因为担心刀头戳到别人;进出门时,随手轻轻关门,因为担心吵到别人。
凡事替别人着想,便是最好的处世方式。

常言道:为人处世,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盲人打灯笼的故事》更发人深省:一个盲人走夜路,手里总是提着一盏照明的灯笼。人们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呢?”盲人说:“我提着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大家应该学习盲人,为别人照亮道路,也照亮了自己。帮助别人也是大家经常做的事,一个人只有热情地帮助和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能赢得大家的褒奖。
俗话说:吃亏是福。人生在世,凡事不要过于计较。甄宇在小利益面前,甘愿自己吃亏,因而获得了大家的尊敬,进而封官授爵。吃了小亏,捡了个大便宜,做人不妨学学甄宇。利益面前甘吃亏,谦恭礼让传美名。

后人用“瘦羊博士”来形容那些品德高尚,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君子。如果人人都学一学“瘦羊博士”,懂得一点礼让的智慧,行车让一让,购物让一让,进电梯让一让,进而扩展到在名利上让一让,在个人得失上让一让,那么,让出的将是心情舒畅、邻里和睦、社会和谐。

作者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康庄人。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民盟盟员,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市关工委宣讲团成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临清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擅长书法、篆刻。1988年30岁开始写作,编著六部书稿,出版三本:1990年出版《史地歌诀》1991年《新编历史歌谣》荣获地区首届优秀图书三等奖。2021年主编《家教文墨香》由齐鲁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著书立说搞讲座,举办读书报告会,为政府为百姓做公益。

编辑制作:运河浪花
审核刊发:冰凌斋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