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方苑 朱艳华《中国纪录》李静 武汉报道

用暖心行动换来感恩认同
11月24日,碧海社区微信群的一封感谢信,引人注目:
“今天是感恩节,我要感恩志愿者全心全意为老年人,特别是对空巢老人更为关心倍至、问寒问暖,问长问短……前段时间志愿者廖传喜亲手种的生菜,陈菊华队长的紫菜苔,大白菜都茁壮成长!生机勃勃!陈胜利队长为我送来石板铺好……我再次诚挚感谢你们!”
感恩的情怀,如同炭火,互相感染、传递,居民纷纷发来感恩暖语——
“感恩防疫志愿者们从早到晚的付出,喝杯咖啡提提神吧!”
“谢谢你,丫头,谢谢你这么晚了还来接我回家,我虽然对封控很烦,害的我不能去对口医院去透析,这个医院又不熟,还要自费,但你们志愿者又是送,这么晚了还来接,我的气都消了,谢谢你!”
“谢谢你,朱老师,你要注意休息哈,你这到处跑,就没见你停过!吃个橘子吧”
“高攀,你们辛苦啦,我帮你做了早餐放到门岗了,一定要吃哈!”
“谢谢你鲁师傅,看到你我就安心啦”
“谢谢你,小强”……
一段段充满温馨的感恩文字,在一个个滚烫的心口涌动,然后带着指尖的馨香,在碧海社区微信群里散发着幽香。
在社区7000多居民心中,碧海之所有着“养老天堂”的美誉,不仅是因其坐落在武汉东西湖区金银湖半岛中央,紧邻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三面环水,碧水蓝天,更是因为有刘天顺老兵服务团的志愿者们,用朴实无华的踏实行动,让碧海社区充满了温度。
用同理心制定可行方案
小雪节气,如期而至。然而,11月21日,因小区出现阳性患者,碧海社区将进行5天封控式管理的通知,一下在群里炸开了锅。
这是小区继2020年初随武汉封城之后,第二次封控管理。居民们心理的落差,不言而喻!最新疫情防控二十条新规的传来,使大家兴奋异常,不少个体户、商贩,都摩拳擦掌地期待冲刺年关业绩,力争过个好年。
“啥情况?是不是有密接?”“还得上班呢,出不去了吗?”“怎么能一封了之”等置疑的声音,充斥微信群。
天顺老兵志愿服务团立即开会,商议如何解决当下问题。晚上22点,金银湖街挂点干部王少勇和社区党委书记薛晖、副书记刘婧,与刘天顺团长等志愿者们,通过微信群、电话沟通,分析情况,梳理居民心声。
“我们要抱同理心,顺应民声,保障居民生活物资,才能化解误解和抱怨。”副团长甘跃新的话,使大家紧绷的心绪豁然开朗。
随之,团长刘天顺、副团长甘新等志愿者,与社区党委一起认真梳理居民的诉求,及时制定完善居家生活必需品购物专班,制定建立惠万家菜市场微信群、张贴网上购物微信群,开通网购渠道、联系中百超市开通后门购物、联系好药师大药房开通后门代购药。
刘天顺将此方案落到为老服务各分队后,已到22日凌晨。
井然有序的透明布局获点赞
行动,是无声的感召! 22日凌晨5点,为老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就根据老兵服务团深夜制定的方案,有的步行、有的骑车、有的开车,在清冷的黎明,陆续坚持在岗位上:刘玉兰已站在一号门值守;罗述题,代福喜早上7点准时在二号门值守;9点至11点30分,志愿者马英前来替换他们,下午2.30至3.30,志愿者唐向虹,继续向居民讲解相关规定和政策;下午3.30至5点陈菊华,又面容淡定和蔼地在值守点,倾听居民们的诉求;而志愿者郝雪梅解释、维护的身影,一直火焰般在三号门核酸检测点闪动。
金珠港湾志愿服务,也由冷裕祥,周年强,严凡卿从7点开启;马双恩,洪钟丽,张建新9点半到12点,接过了值守的接力棒;李玲,林承红,何竹生从12点值守到下午2点半;汪友华,杨明芳,马静则从2点半值守至下午5点;周玉珍,周春玉,杨燕,则以饱满热情的态度,从5点值过到7点半;戴师傅,赵老师则在三号门从9点巡逻至11点。
不少居民,原本是到社区大门“兴师问因”的,志愿者们马上主动迎上去解释疏导,将他们逐一劝退,不让门口形成聚集。
志愿者们主动奉献,不计得失,他们用忙碌的身影,消化掉居民的火气。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耐心解释,确认小区观海湾某栋阳性病例,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后,居民对社区高透明度的疫情防控、人性化管理,及时完善的物资保障体系表示肯定,社区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立足于快,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序组织核酸检测,有效管控风险人群,严格规范隔离工作。
“相信社区会安排好的。”“我们一定遵守社区防控要求。”道理说透了,群众理解的声音一下子刷了屏,群里一度惊慌、质疑的情绪平静下来。
让小区充满烟火气息
“封的是病毒传播链,而不是生活,我们志愿者一定要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老服务各分队的志愿者们,接到老兵服务团通知后,积极响应,组织碧海一队,二队,三队,金珠港湾队,定向关爱队,上门为抗美援朝老兵、独居老人、有困难老人展开服务,为他们送菜送药,帮助他们网上购物。
刘天顺团长带领副团长周宝珠,朱艳华,洪碧霞,以及碧海1分队队长陈菊华等人,分别为胡喜仙,季常青两位独居高龄老人送蔬菜等生活物资;陈菊华,鲍继晖,马英等志愿者及时解决居民的代购药、代购菜、代购物等急难愁盼生活物质;周连伍、管定彬等志愿者,则为老弱病残居民保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甘新跃,张乐乐给重点被封控居家的户主们送菜和物资上门后,又马不停蹄地听从金珠队李玲队长的召唤,与马静、杨明芳,给独居老人谢忠付和抗美援朝老兵送蔬菜和生活物资;抗美援朝祁福鸿家、孤寡老人谢忠付家、独居老人张小桃家、还有因儿子在上班不能回家的陈杰家......志愿者们马上对接服务。
“你们好辛苦啊!”居民李婆婆为表达对志愿者的感激之情,便将自己院子种的小白菜秧捐给他们,但朱艳华、周宝珠、洪碧霞和陈菊华等志愿者,转身又将这沉甸甸的鲜嫩的爱心绿色蔬菜,送给了抗美援朝老兵和独居老人。
封控给商户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小区新建的菜场在外面,居民不能出去,他们不能进来。志愿者们帮助建立菜场买菜群,同时要求菜场不能涨价,保证质量!
农投蔬菜、优果部落、严氏水产、陆氏鸡鸭、崔氏猪肉、西西干货等门店,纷纷加入,绿色食品保质保量、不涨一分钱,指定志愿者小强帮助商户搬运货物,送到所对应的服务居民家中。
团购数量猛然加大,天顺志愿团马上行动,安排碧海乐团志愿者结对帮扶十荟团,巾帼红志愿者结队帮扶多多买菜团、盒马团等,每天在物品集中到货时安排人协助分货,运送;志愿者马英开着自家车,不停的跑动在碧海各区送菜送药;为老服务队队长鲁乐凤,时刻记挂着抗美援朝老兵祁福鸿的病情和药品保障,祁老的药用完了,又因是特殊药品,碧海的药店都没有,她就发动她的同学朋友在同济医院附近去买,然而药买到了,公交,的士都不到碧海,刘天顺马上带着马英加入进来;为老服务一队队长陈菊华,为独居老人送菜送药,因要跨小区,社区汪婷马上接力而行,将爱传递……
烟火,在碧海社区袅袅升起。
“救火队长”朱艳华
26日,原本是207栋解封的日子,但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金银湖全街继续加强管理。
天顺老兵服务团的副团长朱艳华,走路、骑车象一阵风,同伴们亲切地称呼为“救火队长”,得知这个消息很焦虑:“已封控5天,大家一定都盼着解封,结果期待落空,今天的工作量可想而知。”早早的又起来赶到二号门。
自22号以来,朱艳华像风又似火的身影,每天凌晨5点多钟,便骑着自行车来到二号门,她的自行车龙头前经常挂着大包小包的物品,23日晚上,下着小雨,朱队长刚送完二号门的外卖,还没坐下,207栋群里又呼叫三号门有外卖到了,她穿上雨衣,一溜烟送过去…,跑了二号门再跑三号门,送了206栋又送207栋,她的“救火队长”果然名不虚传。
26日到了上午9点,越来越多的居民前来询问何时解封,志愿者们兵分两路:一路耐心解释原由,一路继续分批次行动,确保居民生活物资。志愿者老党员罗述题年近八旬了,骑车送菜送药一点不输年轻人;独居高龄老人张鉴堂家的洗衣机坏了,为老服务队马上安排廖传喜上门维修。
刘天顺正在协调搬运物资车辆时,却接到了社区的两个求助电话:一个是居民昨天不慎将胳膊摔骨折了,医院进不去,社区副书记刘婧,发动志愿者想办法;另一个求助电话,则是碧海社区碧波苑居民岳生爹爹中风住院14天,今天出院,因其四肢无力,家人无力将其搬上车,联系120救护车也没着落,只得求助社区薛晖书记,薛书记立即想到有困难找老兵!
“事不宜迟。”协调好车辆的刘天顺团长,立即汇聚志愿团队的力量,多人多方联系,终于将患者安全送到新华医院。
顾不上吃饭的刘天顺,又联系担架,带领朱艳华、马英、小强,准备将岳生爹爹从医院接回家。
马英得知情况,依旧二话不说地开着自家私家车前往,在车上,大家一边在车上吃饭,一边安排工作。到了医院,朱艳华报起爹爹与护士一起抬上车,说好瘦啊,不重!将其接回家后,刘天顺团长找来担架,小强和马英再用担架送回三楼的家。
这一天,马英开着自家的私家车,三次往返社区和医院接送病人。当刘团长提出给油费时,马英却说:“我如果是为了挣油费的话,就不来了!我是来向各位志愿者学习的,在这里,我找到了自身价值。”
老兵志愿团队善行暖三冬
这天上午,副团长鲁凤乐也忙得不可开交,先是独居老人在为老微信群说要买菜和馒头,鲁凤乐马上与菜场联系,得知馒头早晨就卖完了,她就先把自己家冰箱里的馒头先送去。其间,她接到抗美援朝老兵祁福鸿家属的电话,说老伴的病情更加严重了。
鲁凤乐送完馒头和蔬菜,就急急忙忙赶往金珠港湾二期,并联系甘新跃说:“祁福鸿病情加重了,婆婆求助我能否有好的办法帮忙减轻一下祁老的疼痛,现在我们要一起去看看情况。”
不一会儿,鲁凤乐和甘新跃就到了祁老家,看到祁老浑身抽搐,嘴里有不能说话。鲁凤乐根据多年经验,判断是疼痛,赶紧给祁老喂点止疼药,但此时药也喂不进去了,甘新跃就让婆婆给他们的儿子们打电话。其子回家后,鲁乐风和甘新跃与其交流、沟通说:“祁老当下的情况,需要你们亲人在身边。”
离开祁老家,甘新跃又赶紧骑着电动车,去给独居老人谢忠付买青菜,并送上门。
得知祁老病情加重的消息,金银湖街挂点干部王少勇和薛晖书记十分重视,下午3时,携带着礼品,与天顺老兵服务志愿团团长刘天顺、甘新跃 、朱艳华和为老服务队长李玲,一起来到祁福鸿家慰问,跟祁老的儿子谈了很多,祁老的家属和儿子都十分感动,他们说:“一句好话三冬暖!我们住了这么多小区,从来没有象碧海社区这样好领导和志愿者团队。”临走时,薛晖书记把她的电话和紧急联系方式都留给其儿子,并嘱咐他有事随时联系。
以暖行捂热民心
晚上5时左右,刚到饭点,居民张婆婆需要到医院透析的求助消息,又传到了刘天顺的耳膜。
刘天顺看了看家人已摆上桌的饭菜,却没动碗筷,而是立马拿起手机,拨通了马英,朱艳华的电话。
“要不是你们封控,我上医院也不用这么费劲。”起初,张婆婆对刘天顺、马英,朱艳华并不信任,甚至有抱怨情绪。直到知道马英开的是自家车,三人为了帮助她,都不曾吃晚饭,丝丝感动,替代了误解的抱怨。
张婆婆的透析整整做了近5个小时,晚上10点,马英再次开车,与刘天顺、朱艳华将其接回。
马英一直忙到晚上11点,才开车回家。
这样如同珍珠般的瞬间,时时在天顺老兵服务团之间闪耀:26日下午4点,金珠港湾二期21栋2单元吴海林老人,在家里不小心摔倒地上不能起来了,爹爹喊疼,婆婆急得一边哭一边呼吁求助,甘新跃和张乐乐,正好一起在3号门值守,听到声音后,直奔吴海林家,进门就看到老人在地上躺着,家人手足无措。对扶持老人非常有经验的甘新跃,心想老人摔倒还能发出声音,只要小心扶持,问题应该不大。心里有数的甘新跃,俯下身,在老人身上抚摸着,看哪里反应大,经过十多分钟后断定问题不是很严重。
薛晖书记听到消息后,也及时赶到老人家里,现场指导志愿者帮扶。
刘天顺团长说:“其实,我一直只想默默做好事的,但我的团队,我身边的志愿者,都太让我感动了!”
薛晖书记也深有感触地说:“志愿者的暖心暖行,为社区分忧为居民解难,更是寒冷天气里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