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晒红薯片
文/罗剑镔
小时候,家中总会种红薯,因为那时候家穷,没有其他吃的,放学就会到土里刨一两个红薯,洗净了吃。那红薯小小的,像个红辣椒。母亲看见了,也没批评,她只是讲:想吃红薯现在还不是时候。
吃红薯该到什么时候?在我心里一直是个迷。
有一天早晨,我还在梦里。隐隐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红薯香,我禁不住诱惑,爬下床就去看。原来是母亲早上洗了一锅红薯,正放在汽锅里蒸煮。她一边往炉膛里添柴,一边将湿抹布盖严汽锅边沿,不让汽跑出。我跟着就帮忙捡柴送到灶台下。母亲高兴地对我说:就知道你这个馋猫等不急了。
红薯出锅了,喷香的。我迫不及待地拣了个最大的就吃了。我又疑问了:“妈,怎么煮这么多红薯?”母亲说这是为了的红薯片。一听红薯片,就想到了那味美绝伦的点心。我在旁边帮忙,跟着妈妈将一个个熟红薯剥去皮,接着妈妈就将这红薯鼓捣碎,再加入一些干桔皮粉,另外撒上一些芝麻粒,再拿锅铲将它们搅拌均匀,把它们弄成像面团一样的黏糊糊。这是做红薯片子的前奏。前奏搞好了,马上就是高潮。母亲将一块布洗净了放在两块木板中间,然后将红薯糊捏成一个个团子,状如鸡蛋。母亲告诉我:你闭上眼睛,看母亲给你变个魔术。不一会儿功夫,母亲便将那些个团子都变作扁平的红薯片了。我问母亲是怎么变的。母亲就让我看,一看,就是她拿两块木板,将“鸡蛋”压扁了。我也吵着要玩魔术。
母亲答应并教我了。一个个红薯片就是这样做成的。我们做得不亦乐乎。做完,还没有成功。母亲将红薯片就一个个摊在洗净的门板上,要我抬着放在太阳底下晾晒。
大概晒得四五天大太阳,红薯片就晒干了。一个个圆圆的,甜甜的,咬一个入口,好来劲,好柔韧。嚼得口口香。母亲让我们吃了三四个红薯片解解馋。其余的母亲都当成宝贝收起来,放在密封的石灰潭子中。
待到过年,母亲再拿出来,放入滚烫的油锅中,油炸一下,又酥又脆。香喷喷的,那几年家中贫困,过年家中也拿不出什么款待客人。不过,母亲就拿出满盘的红薯片,再端上几杯茶。大家喝几口茶,再咬一个红薯片,甜到心了。这是我吃过的最可口最绿色最健康的点心。
作者简介:
罗剑镔,37岁,株洲市荷塘区作协会员,偶有作品发表于报刊杂志。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十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