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沙
小雪初至,冬季已始。有一股书法的暖流为岁末的杭城,增添了一道水墨风景。

杭州因湖而兴,因湖而名,环绕着西湖的山山水水,形成了深厚的文化诗性传统。作为中国书法名城的杭州,迎来了书法名城艺术交流中心的成立,同时“湖山墨韵”名城名家书法精品展开幕。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文联、上城区人民政府、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共同创办“杭州书法名城艺术交流中心”在有着百年历史的杭州丁家花园挂牌成立。并聘任著名书法家:王冬龄、金鉴才、童衍方、鲍贤伦、骆恒光、杨西湖等六位顾问。


古都杭州有着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文明史,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名人辈出,人文积淀深厚。杭州一直以来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镇,西湖的天生丽质与杭州这座城市含蓄湿润的性格及其追求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使其与书法之缘与生俱来。著名文化学者宗白华认为:“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



早在2010年,杭州被授予“中国书法名城”,成为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唯一的书法名城。今天“杭州书法名城艺术交流中心”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对外展示杭州市书法艺术的窗口,是杭州书法界联络服务、艺术交流、创作培训、成果展示的重要阵地,是体现“中国书法名城”杭州自身特色的重要场所。艺术交流中心设在杭州市上城区丁家花园内。作为杭州市的中心城区,上城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古至今是杭州“珍异所聚”、“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是杭州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上城区也是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首善之地,荟萃了其中的精华,尤其是书法方面,拥有全市最丰富的书法资源,中国美术学院、杭州碑林都坐落在上城区。此次“杭州书法名城艺术交流中心”落户上城区,是彰显中心城区文化品位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擦亮宋韵文化这一金字招牌的有效载体,是上城打造别具韵味的共同富裕典范城区的实际举措,更是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的重要实践。

杭州书法艺术历史资源丰富多彩。清人陆以湉说:“天下西湖有三十六,唯杭州最著。”湖上的古刹梵宇、楼台亭阁悬挂着的匾额、楹联,各处的碑文,其中在孤山西泠印社的汉三老碑被誉为“浙江第一石”。还有墓志和诸山上的摩崖石刻,字体小到方寸,大到几十丈,展现于湖光山色之间,与西湖的自然山水景观完美融合、互相渗透,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也正是西湖扬名天下,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原因之一。


在杭州书法名城艺术交流中心成立现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童亚辉深情并茂地讲述着历代有褚遂良的《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贺知章的《龙瑞宫记》、苏东坡的《寒食诗帖》、孙过庭的《书谱》等,都是不朽的书法经典。近现代百年以来更是名家辈出,吴昌硕、章太炎、李叔同、沈曾植、马一浮、黄宾虹、潘天寿、沙孟海、陆维钊、余任天、陆抑非、陆俨少等开一代书风,各自都站在了书法史上的高度。



杭州还拥有在国际篆刻书法界享有崇高地位的天下第一社西泠印社和中国创办最早的并且最早开展书法教学研究的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美术学院。书法艺术因此在杭州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众多文化一道构成了杭州这座城市的内核气质,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杭州的城市人文精神。



本次活动发起人童亚辉在致词中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杭州书法如何再登高峰、再造高峰,杭州书法界任重而道远。这个时代,是书法发展最好的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书法艺术受到越来越多普通大众的喜爱,就在前几天,我们举办的第二届杭州书法之村作品展,展出的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令人赏心悦目。成立杭州书法名城艺术交流中心初衷就是要赓续杭州文脉,推出一批富有学养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再造杭州书法新辉煌。”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有:浙江省原省长吕祖善、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吴晶,浙江省纪委原常务副书记杨晓光,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浙江省总工会原常务副主席戴震华,杭州市政协原主席叶明,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戚哮虎,杭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咨询委主任翁卫军,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专职副馆长姜玉峰,中国美院副院长沈浩,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应雪林,杭州市上城区委书记章燕,上城区委常委毛素云,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沈旭微,浙大城市学院院长罗卫东,美术报总编辑杨丽,时代中国杂志主编、乐石社秘书长南沙等;浙江省、杭州市书法家胡小罕、池长庆、吕金柱、管建平、王自力、朱大焱、沈颖丽、蔡云超、方爱龙、张爱国、闻健明、董章平、管建平等出席。


本次活动举行了“杭州书法名城艺术交流中心”、“浙大城院书法教育实践基地”揭牌。同时开启“湖山墨韵”名城名家书法精品展,共展出88件作品,这些作品中,有的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的歌颂时代,有的展示宋韵文化和城市亚运精神,有的呈现杭州“真可谓,渊源颇深。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精神;还有的体现杭州人民“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反映杭州独特人文景观等方面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和其它相关内容,集中汇聚了杭州书法艺术领军人物、创作骨干的顶级艺术水准。其中有年逾古稀的书法大家的精品,也有中青年书家的力作,墨韵中饱含着书法家们热爱这座人间天堂的魅力之城杭州。节奏化的自然就是杭州书法的“道”与诗性精神的归旨。


作为书法名城的杭州,宋朝的苏东坡曾经在这当过市长,他更是一个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在杭州留下了很多宋韵故事。在新时代,杭州书法名城艺术交流中心之于杭州当之无愧,必将文脉赓续,再写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