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锁乡村(小说)
文/刘正双(湖北)
一、
咚,她一下瘫软到椅子上,稍顿下,才理了理垂到脸颊的刘海,通红的双眼布满血丝,端起有些温凉的白开水,咕噜咕噜喝了一大气。靠着椅背,头脑有些昏沉,微闭着眼睛。刚刚会场的那一幕放电影似地不时呈现在眼前……

二、
镇委大会议室内烟雾缭绕,十来支烟圈冒出的灰色烟雾,像浮云一样在大会议室内,在在座每个人的头顶盘旋,在淡淡的烟雾中,透出会议室内张张严肃的面孔。静悄悄的,偶尔传来一两声烟呛喉咙的咳嗽声。
年轻的镇委李书记铁青着脸,一言不发,目光犀利而严肃,扫视着下面一排排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继而收回目光,不时斜睨着正宣读省疫情通报的王主任。一字一句正从矮胖主任的,一丝不乱如同狗舔过的,油头下面那厚厚的嘴唇中送出:
11月25日0__24时
湖北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94例
襄阳市36例,其中14例为隔离点检出,18例为居家隔离点检出,4例为重点人员筛查检出。
仙桃市17例,其中……
黄石市……
……,……
屋外,霜雾笼罩,玻璃上布满了寒气凝成的窗花,时令己是深秋,室内空调嗞嗞作响,暖意融融,但,每个人的心里阴晦重重,如同屋外的浓雾。
……千防万防,还是难防。一个小疏忽,让所有人的所有努力前功尽弃!待王主任读完通报,李书记敲着桌子,大声道:我镇三天三检,今上午连续筛查出两例阳性,均为外乡返鄂人员,再加上密接、次密接人员无数,这,到底是哪里出了漏洞?!!!
众人沉默,面面相觑。
出现这种情况,作为主要负责领导,我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向全镇人民道歉,对不起!他站起来,深深地鞠了一躬。
同志们哪。李书记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同时也反映出,我们有些干部、党员,思想麻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警惕性不高,虚于形式,导致这种本不该发生的情况发生。
在座的村支书、村主任们,个个屏息凝气,鸦雀无声。
……疫情死灰复燃,来势汹汹,我们每个人要有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任的心,对人民的生命负责!对党负责!对社会负责!……当下,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防控就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李书记的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眉头凝成了一个疙瘩,他的内心焦虑而不安,作为一把手,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上不愧天,下不负民,不能仅仅作为一句口号。懈怠,麻痹,防控失误,就是对人民最大的犯罪!
会场严肃而安静,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有人作着笔记,有人侧耳倾听。
镇委扩大会议从午后一直开到午夜,宣读文件,布置下一步的工作,一切,都在紧张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三、
小镇的夜晚宁静而安详,雾气层层叠叠,似流动的浮云。远处的树呀,麦苗呀,村庄呀,山山水水呀……全都笼罩在2022年秋天的浓雾里,全是白茫茫一片。
走在静寂的街道,内心压抑的她扯下纱巾,缠绕在手指。焦虑,巨大的焦虑充满着她的心。
华荣同志,你的压力不轻哪,要重视起来,依靠群众,发挥党员,干部,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真抓实干,严防死守,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散会后,李书记专门又交待她,那粗重眉毛下的大眼睛里,满是期待、信任和鼓励。
作为刚刚走马上任月余的村支书,工作流程什么的还没熟稔。就遇到了这种突发状况,在她村三天三检中筛查出两例阳性,全是从外乡返家人员,这如同两记重锤,敲打着她年青又好胜的心。
晚秋的夜晚褪去了夏夜的闷热,凉气袭人。整个乡村早己进入了梦乡,参加会议的人们沿着静寂的街道四散开去,他们的脚步声和谈话声,渐渐消失在浓雾笼罩的田原上。
夜,漆黑的夜,雾,白茫茫的雾,包围着匆匆夜行人。荒野的犬吠偶尔从夜雾中传来,嘶哑的嗓音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空阔的街道冷清、孤寂,只有一个瘦削的人影在急行,两边的路灯光照着那张明亮的脸和刚毅的目光___年轻的华荣书记,迈着矫健的步伐,步子沉稳而果决。她坚信,只要有党的英明领导,各级各部门的殚精竭力,尽责尽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这场抗击“新冠“的持久战一定会取得胜利!___这一切,驱散了她所有的焦虑,使她浑身充满了力量,坚定了下一步的决心。
……静默管控,今天7点起,全村实行静默管控,封闭道路,全体村委,党员全部上岗,村民居家隔离,一天一查,增设流动采样点,对孤寡老人、疑似人群重点照顾,力争将病毒扼杀在萌芽状态……。她斩钉截铁地自言自语道:对,就这么干!
……,……

四、
雄鸡的高啼把年青的村支部书记惊醒,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活动下筋骨,然后挨个给村委会的几个成员,各小组的网格员,党员打电话,通知他们马上到村委会召开紧急会议。
时针,已指向5:30分。
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她深吸一口气,顿觉神清气爽。此起彼伏的雄鸡高啼,在静谧的乡村,浓雾笼罩的原野上分外嘹亮。
东方微显鱼肚白,道道金色的霞光已在努力地穿云透雾,洒向人间。
今天,将是崭新的一天!
她折返进屋,打开淡紫色封面的厚厚的日记本,用她那秀气的字体写道:2022年11月26日,天气,大雾转晴。
___END___
2022.11.26.襄阳

作者简介: 刘正双,笔名刘柳,湖北襄阳人。爱好文学,喜爱写作,笔耕不辍。9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襄阳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多篇,《都市头条》,《帝乡文学》,《南方文艺》,《青年文学家》等杂志,头条,公众号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散文诗等二三百篇(首),参加全国文学大赛,小说《礼物》获三等奖,散文诗《收获》获二等奖,优秀奖若干。现为襄阳市浩然诗社会员,《双河》文学社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