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讲究礼节,熟人见面打个招呼,或简单的问候一下,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习惯。可现如今,在正常的招呼和问候中,经常有“检了吗”的新词。 “检了吗!”如放在三年前,定以为是孕妇之间;或参加体检熟人之间的招呼。可眼下,则赋予它以特定的背景与专属的含义,那就是德尔塔或奥秘克绒病毒,所给人类带来新冠疫情的广泛传播。 应检尽检,动态清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是三年来不断更新的防范指南。不仅是新闻媒体上,收听到最多的防疫宣传语,也是防范新冠最有利的武器。应检尽检,是动态清零的基础;动态清零依靠应检尽检实现。其实,应检尽检就是核酸检测,它可以在茫茫的人海中,捕捉到新冠病毒的藏匿。 笔者曾当过防化兵,在化学战中,如想侦查出毒剂的种类,靠的就是化学试剂。而现如今的核酸检测,应该于曾经的毒剂侦查大同小异。毒剂侦查可查出多种毒源,至于核酸检测,所捕捉的病毒就是新冠了。毒剂伤害要人命,新冠感染威胁命。所以说当前的核酸检测,在防范新冠疫情传播的大背景下,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如今,定期或不定期的全员核酸检测,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的常态。当然,有些时候的检测,也会给人们出行带来许多的遗憾。一年前,在山东工作的发小,接到父亲病危的通知,马不停蹄的赶回淮安。没曾想到的是,一下火车就被隔离,理由是山东当地发生疫情。其结果是,每天的核酸检测直到隔离结束,也未见上父亲的最后一面。 无独有偶,今年国庆刚过,上海的亲戚乘着旅游的淡季,按计划和老伴一起到西安旅游。未想到的是,飞机到港后竟不让下机。其所有乘客均用大巴拖至西安郊区,去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的结果是,要么在就近酒店隔离七天,要么返回上海买双倍机票。最终是一趟西安之旅,在飞机上吃了一顿便餐,花了三千九百元后打道回府。 核酸检测,核的是病毒,检的是感染。可现如今的检测过程,还会让一些特殊的群体,无法跟上核酸检测的节奏要求。邻居冯大妈老两口今年七十多了,九月下旬从南京返淮后,居委会指定做七天的核酸检测。两位老人在每天三十五六度的高温下,坚持了三天步行到指定的医院后,为了防止途中的不测,让居委会提供上门服务。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还算体贴照顾,减免了两位老人余下的核酸天数。此事虽有违检测的要求,但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逃避核酸检测的违法者。据有关媒体报道:郑州大学有一女生,凭一己之力毁了一座城,让五千多人隔离,一千多人送去方舱医院治疗。 该女生在郑州市全员管控,郑州大学严禁学生外出期间,私自同男友翻墙上街,并吃烧烤看电影。结果在烧烤城的密接后,发现自己高烧的情况下,竟隐瞒行程,在让室友代为核酸检测后,又翻墙去医院到超市。最终的后果是自毁前程,不仅被学校开除,而且触犯了《刑法》第330条传播传染病罪,将在监狱中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 核酸检测同违法犯罪,虽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作为一城一地核酸检测的部署和要求,必须严格的执行。日前一位大学同学从苏州返淮,当见面后问起“检了吗!”的招呼时,她非常感慨:“都检半个月了,本打算早日回淮,核酸检测也一直绿码。就是因为去了一趟超市,绿码竟变成了黄码,不得不在苏州多待七天,直到绿码为止。回淮后的检测当然得继续。”听了同学的如是说,方体会到新冠疫情的风声鹤唳。 同学一见面,除了检了吗的问候,还有核了吗、捅了吗的招呼。核,是随着字意;捅,是开句玩笑,它们同检了吗如出一辙。但愿如此等等的见面招呼,在不远的将来,会随着新冠疫情的销声匿迹,而成为一页清晰的记忆,一次留痕的过往,一段难忘的经历!
2022.11.1.
(本期责任编辑:胥全迎)




《清江浦楼》林启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