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诗(二十三)

书 缘
小序:当代之人,有的忙于经商赚钱,无暇读书;有的懒于动口,不愿读书,我却因有读书的癖好,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也许是职业的需要
也许是门第的影响
在人生的追求奋斗中
我与书情深意长
书是人类前进的灯塔
书是精美的精神食粮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战胜一切的巨大力量
我畅游于浩如烟海的古籍典章中
我漫步在高大无边的现代书林书山旁
吮吸着智慧的乳汁
感悟着博大精深的思想
我曾饱尝过无书的苦味
那是由于十年的浩劫动荡
我重又获得了读书的机会
那是因为今天的改革开放

山以其高大壮美
水以其源远流长
地以其辽阔博大
人以其读书高尚
先哲贤达的睿智美德
文人骚客的文雅灵光
仁人之士的豪气抱负
科学巨子的发明开创
滋润心田
给予力量
消除迷惑
指明方向
在人生的坐标中
有人曾以金山银山自傲高狂
在人生的长河里
我却以书山书海欣慰荣光
与人相比
我甘愿淡泊清贫
与人媲美
我唯有德馨书香
书与人
我不敢妄加评说褒扬
书与我
却结伴同行共度时光

放学归
小序:我喜欢读诗、写诗可追溯到我的童年少年时期。记得两本《唐诗一百首》和《宋诗一百首》曾使我爱不释手,百读不厌,其中一些名篇至今还可以琅琅上口。诗读了,心中也就萌发了写诗的念头,于是一首“放学归”的小诗(也算是处女作吧)也就跃然于纸上了。这首小诗写于1963年(时年14岁),因当年读高小时需要到离家七八里路远的外村,由于学校条件差,没有宿舍住宿,外村学生只好在上完晚自习后才能回家。正因如此,家中的父母也只好在夜晚等候着孩子回家后方能就寝。每当看到此情此景,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在心头,于是“放学归”这首小诗就顺口而出了。时隔46年后的今年3月我把一部分过去写成的诗稿寄给了《今日肥城》报编辑部,不料竟是这首小诗被尊敬的编辑选中并发表在了《今日肥城》2009年6月16日第23期综合版的“相邀同行做客桃乡”栏目中。真没想到,儿时写的一首小诗竟然在相隔了漫长的46 年后还能够为编辑慧眼看重,在此,我不能不衷心感谢尊敬的编辑对我的鼓励与鞭策,也不能不再次重温这首小诗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挚情感。也正是这首小诗的发表,又一次勾起了我对那段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

日落繁星出,人行月下明。
山路多崎岖,远处闻吠声。
村落笼夜色,寒舍已无灯。
敲门禀老母,儿回心可宁。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华夏文学》是一个面向全国爱好文学创作者的平台。作品力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歌颂美好,传播正能量。作品形式不限,字数最多在3000字左右,诗词为3_5首。但要求为原创作品。禁忌剽窃、抄袭,违者,文责自负。敬请广大文朋诗友踊跃投稿。投稿格式:原文+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投稿微信13853840219。
投稿邮箱:fclongshansh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