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忠义传
——王环护主二十年
作者:吕娜
明嘉靖二十六年冬,天气出奇的冷,滴水成冰,很多人不愿意出门,即使是赶集的日子街上的人都寥寥无几。天暗沉沉的,彤云密布。“长安路远,风雪敝貂裘。岁暮短景,暗云遮白日。天寒色青苍,朔风劲哀,万木冻欲折。青松挺直,道阻行人稀。一夜清香发,雪输梅花,乾坤万里春。”一位消瘦的青衣文士念叨着,从旁边经过的七八岁的男童对一个大约三十岁的清丽女子说道:“母亲,我们能在汉中看到雪吗?”女子还未答,旁边那个三岁的女童喊道:“哥哥,你要给我堆雪人。”“没问题,你要多少都行。”男童爽快的说,女子双眸中那层痛楚渐渐隐去,清冷的目光中有了些许活力,看着前方竞相追逐的两个孩子,长长的睫毛上也许是沾了清晨的雾气,朦朦胧胧的。
“夫人,这是刚出笼的热包子,您吃点吧?”一个虬髯大汉从旁边包子铺买了包子递给女子,油布包的包子热气腾腾的。女子摇了摇头,男子喊着前方的孩子吃着热包子。女子身后跟着几个差役,其中的小头目说道:“夫人,过了着个镇子,再走二里地就到军营了。小的得罪了,一会您得把这个刑具带上。”“谢谢你一路的照顾……”带着江南软软糯糯口音的女声说道。

陕西汉中城固军营,当差役把朝廷流配文书交给驻守将领后和虬髯大汉作别,“王大哥,以后有机会我们在大名府相聚。”“李班头,再会!”王环抱拳感谢道。军营条件艰苦,只有将领才有房屋,一般的士兵住的大通铺。王环是被汉中将领以私人名义招为参军,被发配的犯人只能住几件茅草屋,四面漏风,如果遇到大雨,屋子里面会挂起小瀑布。美其名曰,修身养性,对所犯之错深刻反思。王环看了下住宿环境太差,他将自己的屋子让给女子和孩子们,他在离主屋不远的地方建了个茅屋,这还是用他的私人关系使了银子让看管犯人的官差通融后的结果。
嘉靖二十一年,曾铣面对蒙古达子对陕西,山西多次入侵,研究敌我形势,设下妙计让参将李珍夜袭敌人马良山大本营,最终把蒙古骑兵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曾铣又借着士气之胜收复了河套,并写下《请复河套疏》上奏朝廷,赢得了以夏言为首的一大批朝臣的支持。然而,次辅严嵩与夏言不和,秉承着“凡是夏言支持的我就反对”的精神,仗着皇帝偏宠上奏明世宗收付河套会“轻启边衅”,诬告曾铣贿赂夏言以虚假军功换取高官厚禄。
嘉靖帝常年炼丹,不理朝政,朝廷内很多阿谀奉承之辈依附严嵩。明世宗听信了严嵩告,将曾铣和夏言下狱问罪,三法司揣度圣意,判曾铣死刑,妻儿流放二千里。判决下达后,曾铣面对看望他的部下说:“上怒甚,死自吾分。顾吾妻子奈何流落边鄙,为沟中瘠乎?”这时,王环站了出来,他向曾铣承诺,拼却性命也要保全夫人和孩子们。
“朗朗乾坤,日月昭昭,我心为公,天地可鉴!”说完,曾铣慷慨就义。

义士一诺重千金。王环虬髯铁面,复膂力,善骑射,曾是曾铣军中教授骑射的教官之一。他变卖家产,将所得银钱用于曾铣家眷流放途中的盘缠,同时肩负起保镖的重任,一路上击杀贼人不下二十余人。王环护送曾夫人母子平安到达军营后,一边在军营继续教授骑射,一边经商,所得钱财拿来供养小公子读书,这一照料就是二十年。严嵩倒台,隆庆元年冬,王环冒雪跪在“贴面御史”王好问门前请求能替曾铣主持公道。
雪下了一夜,北风呼啸,似刀子一般。第二日,王好问上早朝,看到半截身子埋在雪里的王环,摇摇欲坠,几乎就是个雪人。他答应王环,替曾铣鸣冤。明穆宗为曾铣平反,追赠曾铣兵部尚书,谥号襄愍,归葬江都。王环护送曾夫人母子扶棺至扬州,亲眼看到曾铣下葬,婉言谢绝了曾夫人的赠金,翩然而去。
王环用生命践行着自己的承诺,有诗赞曰: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相勖忠义节,共谈辞赋英。



作者简介:吕娜,陕西周至人,文学爱好者,从事教育行业,喜欢用笔书写生活。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