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敬丹樱诗集《周一的火车》谈起
“布谷声葱茏如昔,
已不能给予我更多教益。”
——敬丹樱《布谷》
读敬丹樱新出版的诗集《周一的火车》,在读到《布谷》一首最后这两行时,我的脑子里涌现出什么是诗歌以及诗是惊奇等等这样一些关于诗歌的基本问题或判断。这两句让我停下来回到诗歌本身。到底什么是诗歌呢?
诗歌不是知识;诗歌不是教化工具;诗歌不是“到语言不止”;诗歌不是哲学和神学。关于诗歌是什么这件事的谈论竟然是从诗歌不是什么这样笨拙地一层一层的否定中展开的。
诗歌不是知识。知识是冷冰冰的。1+1=2,在好人手里是这样,在坏人手里也是这样。知识是一种工具,我们借以让自然讲出其自身的真相。而我们心里的诗歌的样子不是这样。诗歌是有温度的。敬丹樱在一首诗歌里创造了一个“星期八”,居然也是成立的,言之凿凿的,但我们也得指出这个“星期八”是具体的不能放之四海让天下人都遵守的。方向上也不同。诗歌是向内的,它抵达的是一个变化莫测的不可形诸言语的通常我们以沉默来暗示的地方。如果它到达一个显豁的地方,即使它指向一颗钻石,它就会因为其神秘性的消减而变得一文不值,巫师恐怕压根也就不会成为一种现实了。这就是诗歌与知识的区别。诗歌不指向具体,它可以题写包括钻石在内的一切事物,但最终指向却不在这里。我们“不能指望和想象能够生活在诗歌构成的‘知识’空间中”——“为构思人间烟火/我常常游离于烟火之外”(敬丹樱《小说家》)——没人能在这样构思的人间烟火里生火做饭娶妻生子改良炉子的热效比。
诗歌,是指向灵魂的。
我们读敬丹樱的诗歌,会发现她对各种美食有不加限制的欲望。她对多年前一次没吃到嘴的酸枣耿耿于怀;存放酸木瓜零食的麻袋迅速瘪下去的记述叫人想起杜甫一日上树能几回的句子;在网上购买零嘴动辄几公斤,下手之重之快叫人瞠目结舌;这里就不提她尚未正式出现在作品里的忍着胃疼上火锅的悲壮情节和形象了。
这个永不满足的欲望的形象,就是敬丹樱的诗歌所要处理的灵魂。不错,诗歌面对的是灵魂,但诗歌处理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平常而又稀松的事件。诗人是深谙其道的。灵魂是一个黑箱,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一台机器能为灵魂造影,没有一杆秤能称出灵魂的重量,没有一种算法能算出灵魂的体量,没有一种试纸能测出灵魂的酸碱度。巫师有接通灵魂的各种手段,酒歌,献祭,无谓的抽搐口吐白沫,而诗人什么也没有,除了和你一般无二的观察,和体验;哲学念兹在兹的是答案,方法,和设计,而诗歌也不提供这些。诗歌要探测灵魂,就要呈现人的各种行动以及与人相伴的各种事件所组成的生活,这在敬文东老师笔下被称为“事境”。因为“生活本己地包涵着、溶解着灵魂的种种要素”。
事件中有残酷。一个人在担架上小憩一会儿这在平常不过的事儿,换来的是这样一则新闻:“一名火葬场工人/午休时不慎被轮值的同事火化”——敬丹樱《他只是想在担架上睡一会儿》。而关于生活对灵魂涵容这点,敬丹樱的《含羞草》有着教范一般的表达:
轻轻拿手指点一下
叶片便快速闭合,再点,下一枝也快速闭合
像是训练有素的表演像是取悦
我越点越欢,所有叶子都蜷缩起来
想起《辛德勒的名单》
德国军官拿枪口指点着犹太区
穿红衣服的小姑娘避开人群
闪身跑回居民楼,她跳进木箱啪一声合上盖子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多像是取悦
多像一枝训练有素的含羞草
我们都以为含羞草快速闭合叶子
是因为害羞
在陈述和歌唱之间可以见出诗人的态度。敬丹樱这本书并非一本新书,而是其一段时间以来的一个选本。能读出诗人的一些转变,即从歌唱到叙述的转变。
诗人面对的生活大致可以分为经验的生活,和超验的生活。经验的生活就是我们手边的生活,毫无疑问,它是非诗的:“低级、凡庸、罪恶、屈辱……”。诗歌处理这样的生活的手段是就是叙述。超验的生活多对应的是精神活动,无非是爱,泛化的爱,即自然等等一类形而上的主题。这类诗歌的表现多是抒情,和歌唱。能读出敬丹樱作为一个当代诗人在加大事件成份上的努力。
而所有的叙述实际上都不过是伪叙述。你无力叙述包括背景在内的整个事件。你只是为了探测灵魂而选取的一个最佳的切片而已。在这样的剪裁过程中无不染上了诗人自己的或多或少的温情,乃至同情。真正的零度只能是一种理想而已。《被暴雨突袭的施工现场》写了工人在雨中的种种作为,不过这些工人不是作为主体出现的。准确判断是做不到的,敬丹樱的诗歌都没有时间标注,只能从内容上做一点推测。第一辑里的《半边街》是这本诗集里特色独具的一个。
听说杂货铺前高耸突兀的柜台
是为路过的马帮所设
只有门前晒太阳的土家阿婆
见过马帮汉子。那时她正埋头织缝西兰卡普
马蹄踏破寂静
烟尘中,针尖戳偏了位置
她还抿过几回手指
这首诗歌以其不在场的在场者的存在而成为一种讽喻性的写作。在对事件的处理上《含羞草》是一大突破。事件或者说细节处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突出了主体而不是喧宾夺主,衔接自然,尽显大气。
其次是《梦里有蜜糖》。诗歌写的是对蜂农的关怀。爱是宽阔的,眼界是宽阔的。我要提的仍然是这首诗歌在结构上的安排。它叫我想起了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的典范之作《橡皮》。在这部漂亮的小说里由于橡皮的道具式的不断打断而让情节变得破碎,乘虚而入的主体得以整体地表达,从而让这部以侦探为内容的作品成为了一种对侦探小说的戏仿而成就了一个小说家叙述。敬丹樱的诗歌也有类似的效果,即所谓的碎片化表达的努力。
就我个人来说,叙事和抒情并没有高下之分,它们不过是处理生活的不同的手段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白桦林》依然是敬丹樱最值得称道的作品。
诗歌关注事件但事件并非它关注的最终目的,事件只是一个中介,诗歌不过是通过对事件的描述或记录而给予灵魂一个形式,也就是诗歌语言。在诗歌语言上敬丹樱是熟稔的,如她在语言的具体性上的自觉性,出现在她诗歌里的不是药片而是氨酚烷胺。《对光芒的理想化假设》中写道,“你动用最大权限的假设,于重重困厄里/拿掉了一支猎枪”几句词语准确尽显语言质感。相对于变化莫测的灵魂,艺术形式其实是有限的。诗人就在这有限的形式里进行他们的表达,匠心也就体现在这里。《雌鸟》一诗不细看还以为作者又要来个讽喻或者寓言,或者如大多数寻常的诗歌那样机巧几句,呻吟几句,实际上写的却是激烈的母爱,雌鸟在这里不过是个比喻,而且是最寻常不过的明喻,然而我也以为此处再没有雌鸟的形象更为贴切的了。K285的神奇也来自最基本的技巧,那种无可传达的温暖在诗歌里的表现,烘托,以景写情的方法功莫大焉。如果诗人仅仅停留在揣测上那艺术魅力一定是不够的。
这些技巧都是中华诗歌传统里的精髓。敬丹樱的诗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体现着我们的时代性。我们把敬丹樱的诗歌与张九龄的诗歌放在一起做个比较就会明白。张九龄的感遇之一是写桂花的,他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而敬丹樱正有一首写槐花的诗歌:“槐花还是槐花”。这两句都处在诗歌的结尾部分,是诗人着力的地方。张九龄的诗歌是唐诗三百首的开卷之作,旧诗的长短都在这里。具体地拿我乡的土语来说就是割料话——话里有话。敬丹樱的诗歌却得到了一个客观的结论。也就是说,敬丹樱在这里几乎是沉默的。她也写了自身的感遇,而并没有把她个人的情绪带入物中。这是现代诗歌的一个品质。
敬丹樱诗歌的语言是明晰的。这大概也是我阅读并连续为她撰文的因素之一。现代诗歌不拒绝含混,和歧义,表达范围亦探测到不可言说的潜意识层面。艰涩的语言成了今天诗歌最大的特色。而敬丹樱的诗歌一直在坚持着明晰的表达。我的观念决不排挤艰涩,但它一定要是表达的。没有表达的东西,什么也不是。
情感几乎是女诗人写作的专利。敬丹樱诗歌的开阔处在于她还写冷的东西,即意的传达。其中写《狐尾藻》一首让我尤为在意。我自己也写过静。比较起来敬丹樱这首才是真正的静。全诗除了“动摇的”三个字来自主观之外,其他部分都是镜头式的记录。《蓝色指甲油》也是智性写作,位于主观客观之间,毕竟它还有两句结束词。
敬丹樱诗歌最见智性的是这本书的“辑三”部分。什么“栀子味的猫”,什么“雨钢琴”,以及她的“菱角认识论”,奇妙的“星期八”等等。这样的诗歌,如果你想知道只能你自己亲自来阅读,评论者说什么都是画蛇添足。我只能概括地说它们已经不是简单的幷置。诗歌和智慧是不同的,但却不影响有智性诗歌存在。正像诗歌不是知识,但“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同样也是真理。道理何在?原来这里的“不是”仅仅是不等于的意思。二者空间上有距离不完全吻合,但它们并非没有交集。读敬丹樱的诗歌你就能体会,她的诗歌满满的是知识,特别是她诗歌里的花花草草,虽然不是罗羽那样出现的密集——那个卖弄狂,但起码我是赶不上。德里达说,“诗不是智慧,是智慧的搅动”。这是对智性诗歌一个很好的表述。
不过敬丹樱诗歌最主要的特色还在平实。回到《布谷》,“布谷声葱茏如昔,已不能给予我更多教益。”何以这样?其实答案就在她的诗歌里——“田野已沉寂多年”。诗歌写的不过是一个不小心掉进城市而不舍的心却仍然在田野里挣扎的那份寂寞罢了。
参考书目
1 敬文东《诗歌:在生活与虚构之间》(《凤凰》2016年上半年刊)。
2 楼河《天真与生成的诗学》(《南方诗歌》)
3 简.赫斯菲尔德《十扇窗》(广西大学出版社)
西衙口,汉族,河南南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中石化中原油田工作。公开出版诗歌作品两部,分别是五人合集《五重塔》,和六人合集《大海,像生铁一样咆哮》。获北京文艺网第三届国际华文诗歌大赛二等奖。
敬丹樱《周一的火车》诗选
@布谷
芒种前后
田埂上的花朵捧出紫色绒球
我喜欢采下它们,一点点撕碎
麦粒金黄,秧苗青绿
歌唱的布谷鸟和躬身劳作的人们一样忙碌
当我终于学会从叶形上辨析
这些紫色绒球是小蓟,大蓟或者泥糊菜
田野已沉寂多年
布谷鸟声葱茏如昔
已不能给予我更多教义
@小说家
为构思人间烟火
我时常游离于烟火之外
写完这一章
我就老了
我让女主角殉情,把等身的旧纸堆
当作墓志铭
@含羞草
轻轻拿手指点一下
叶片便快速闭合,再点,下一枝也快速闭合
像是训练有素的表演
像是取悦
我越点越欢,所有叶子都蜷缩起来
想起《辛德勒的名单》
德国军官拿枪口指点着犹太区
穿红衣服的小姑娘避开人群
闪身跑回居民楼,她跳进木箱啪一声合上盖子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多像是取悦
多像一枝训练有素的含羞草
我们都以为含羞草快速闭合叶子
是因为害羞
@蓝色指甲油
窝在沙发里,她开始锉指甲
电视新闻正播报尼泊尔地震救援实况
银屑纷纷从指甲盖剥离
三千多生命正从尼泊尔户籍档案剥离
多琐碎的粉末呀!
她指尖微翘,轻轻拧开一瓶蓝色指甲油
@他只是想在担架上睡会儿
一个人睡着睡着,就永远睡了过去
“连轴转工作16小时后
他只是想在担架上睡会儿。”事实上他也那么做了
离奇的死法换来了这样的标题
“一名火葬场工人
午休时不慎被轮值的同事火化”
一个人死起来太容易了
窗台上,瓜叶菊晒得蔫蔫的。已是波澜不惊的年纪
同事读完这则消息
我端起一杯提神的红茶
@半边街
听说杂货铺前高耸突兀的柜台
是为路过的马帮所设
只有门前晒太阳的土家阿婆
见过马帮汉子。那时她正埋头织缝西兰卡普
马蹄踏破寂静
烟尘中,针尖载偏了位置
她还抿过几回手指
@狐尾藻
大慈寺里,茶客和信众
各取所需。动摇的,是禅茶室与听经堂之间
起落不定的鸽子
暮色垂落。准备斋食的僧人
蹲身下来采摘
茄子,辣椒,青皮南瓜。墙角狐尾藻细密如篦
被沾染了香烛气的灰色僧袍
轻轻覆盖
@雌鸟
“看到我娃没有?”
公交车还没停稳,女人从人行道一头撞过来
迷失方向的壁鸟触目惊心
贴在驾驶台窗玻璃上
她直愣愣掉转身
跌跃撞撞扑向红绿灯前那一长溜车辆
她的手臂是暴风疾雨中的枝丫
对着车窗乒乒乓乓拍打:“看到我娃没有?看到我娃没有……”
焦灼而绝望的声音渐渐远去,像一只雌鸟
我把女儿紧紧护在怀里
@对光芒的理想化假设
光芒从森林上方
穿过枝叶。其中一束照在林中空地
那只獐子身上
多么明媚又温柔的光啊
你揣测那是位母亲
也可能是未来的母亲。光的强调加重了它的神圣感
难以想象自由会历经多少困厄
你动用最大权限的假设,于重重困厄里
拿掉了一支猎枪
@梦里有蜜糖
花田和果园最密集的地方
几十个蜂箱整整齐齐摆放在帐篷后面
简易折叠桌前
夫妻俩正埋头吃午饭
新闻里没顶住严冬
整箱整箱饿死的蜜蜂令陷入绝望的养蜂人
选择告别人世前
我羡慕过这种逐花而居的生活
“假定生物链从蜜蜂断裂…”
一份田野调查,让整个春天提心吊胆
甘甜的蜂蜜水
将经由苦涩的酝酿
——农药喷洒、食物匮乏、气候恶劣,无一不是
压垮养蜂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夫妻俩平静地
收拾碗筷,身后满目繁花
被阳光具体成小蜜蜂的柴米油盐,具体成春深处
我们梦里
金色的蜜糖
敬丹樱,四川人。获华文青年诗人奖、诗刊社年度青年诗人奖、四川文学奖等。出版诗集《槐树开始下雪》《周一的火车》。


鸿山 . 玉和祥杯首届南方诗歌奖继续征稿
《南方诗歌》2021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1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2-3月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4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5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6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7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8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9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10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11月目录
“崖丽娟诗访谈”:森子|诗人必须成为语言里的“我”
梁京:我们多么温良地望着这片黑夜
小树林诗会:简朴的生活总在某处
“他山诗石”:岩子 译|保罗.策兰诗选10首
“他山诗石”:汪剑钊 译|桑戈尔诗五首
“他山诗石”:杜鹏 译|拉塞尔 . 埃德森 散文诗10首
“他山诗石”:李笠 译|埃里克·伯格奎斯特6首
“他山诗石”:远洋 译|我犯了一个销魂的罪(9首)
“他山诗石”:芮虎 译|法罗赫扎德(伊朗)诗三首
“他山诗石”:姚风 译|努诺.朱迪斯《世界的重量》(选11首)
“他山诗石”:张曙光 译|斯蒂文斯诗选
“他山诗石”:远洋 译|德瑞克.沃尔科特诗选
“他山诗石”:柳向阳|亨里克.诺德布兰德《十一月,手的颤抖》
“他山诗石”:刘文飞 译|帕斯捷尔纳克《天放晴时》
“他山诗石”:伊娃.达.曼德拉戈尔 译|俄/罗斯诗人作品6首
“他山诗石”:岩子 译|狄金森诗选10首
“他山诗石”:张桃洲 译|巴克斯特《克雷西达》
柯红:月亮割伤天空的蓝
王西平:活着,成为一场虚构的睡眠
蒋立波|合成的对白:在安迪·沃霍尔的房间
陈亭夫:海鸥之鸣
舟自横:幽居或庇护所(14首)
坎离:等待冬天将我们封锁
杜华阳:火中的词语,没有休止
沈苇:钱塘组诗(12首)
黑辞:偏爱失声的虚无
黑丰:生活在一种庞大的雾气里
王春芳:现实总在秘密流淌(系列组诗1)
王春芳:现实总在秘密流淌(系列组诗2)
孙谦:山河故人
霁晨:怀念你灵犀的手指
苏拉:天空发出金属般的声响
拓野:讲座哀歌
笨水:我是荒诞深处的哭声
丁南强:卢舍那大佛
佳妮:“夜里关着一次动乱”
唐果:我喜欢你是自由的
尘轩:缩写的父亲(10首)
王璞:没有证词,也就没有
余涅:盛大的光明还未到来
“90℃诗点”:蒋浩&张媛媛|藉有限寓无穷
佳桑古子:我的血液说明了一切
陈铭华:我以什么理由来忘记
张慧君:在春的门槛上
“品鉴”:朱涛&杨碧薇|美得像一枚指针
“品鉴”:楼河&臧棣|天真与生成的诗学
章平:老虎睡到在一棵被老虎撞倒的树上(组诗)
西衙口:修辞是种危险的游戏
青蒿子:徐家营的春天
海来文清:在黎明中走失
淳本:潕水浮槎记(组诗)
马莉:词语在体内开花
叶朗:浮生八卦
哑石:置身于悬空的地狱
高春林:唯有你的声音在将空阔唤醒
余怒:《鳗》第一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