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寺
文/郑建茂

圣安寺,在岳阳市南郊,耸立在龟山上,距市区约3公里,是岳阳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寺院。始建于唐初(716-760年间),最初为高僧无姓大和尚所住,宰相杨炎常来往于圣安寺。京兆尹杨凭捐巨资兴建。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为圣安寺刻写碑铭《碑阴记》,记载无姓法师生平。其建筑气势宏伟,斗角飞檐,金碧辉煌。拾级而上寺院可分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观音殿、万佛塔。现为旅游观光4A级景区。
山门为圣安寺大门,仿颐和园内的佛香阁牌坊而建,共五门,总称为智慧门。其山门前上书一对联:“水不在深,洞庭百尺容纳四水;山非于高,古刹千年普照三湘”。门背面上又书一对联“云锁龟山,佛地重光人夭喜;峰藏古寺,道场再建衣钵传”。字一句之中,道尽了岁月沧桑和佛教文化再度光大的喜悦。

天王殿是圣安寺的主要建筑之一,在中国近代寺院建筑中,独具特色。它由天王殿、钟鼓楼、藏经阁组成。殿内香烟缭绕,供有弥勒佛像,袒背露腹,手掐念珠,笑口常开,弥勒佛像两侧,供着四大护法神将,俗称“四大金刚”,又称四大天王。雕像高大威武,造型线条优美流畅,栩栩如生。殿内佛笼背面还塑有韦驮神将,他史佛教中护法神,手持降魔杵,法像庄严,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气势。

大雄宝殿耸立在天王殿与念佛堂之间,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将人自然融入一种庄严的气氛。殿内供三尊大佛。中间的佛是世人所说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释迦”是部落民族的名称,意思是“仁”、“寂”,合起来是“能仁”、“能寂”、“释迦族的圣人”,释迦佛左边拿宝塔的佛叫东方净玻璃世界教主药师佛;手上捧有莲花的称之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此佛引导人们修行念佛,命终之时归命西方极乐世界。大殿两角,一为文殊菩萨,另一为普贤菩萨,他们与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菩萨合称为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各表一法,形成我国佛教四大名山独特的佛教文化。依路而进,便到了念佛堂、观音殿。殿内咚咚有韵的木鱼声和法师们清悦的诵经声,顿时让人淡化了世间的烦愁和欲念。观音殿内的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观音菩萨跏跌坐像,是湖南最大的观音像,全身真金披身,造价昂贵,实乃古城岳阳一大绝景。

万佛宝塔建在大龟山山顶,亦为镇山之塔。右可俯视南湖美景,九龟浮于水面,时浮时沉,栩栩如生;往左远眺洞庭,来往商旅船只白帆点点;正面鸟瞰巴陵城,整个城市尽收眼底。登塔眺望,风景更是绝伦,使人流连忘返。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礼塔者消灾延寿,拜佛者四季平安,来此观光者燃烛焚香、祈福膜拜,皆可感身心祥和,烦恼尽除。

圣安寺
屹立龟山上,祥光满邑城。
晨钟祈百福,暮鼓警三生。
香客云追梦,芷兰枯又荣。
迷途知罪恶,做事要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