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下面诵读李白的这首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我乘舟渡江 来到遥远的荆门之外,来到战国时期 楚国的境内游览。
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 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 好象是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里出现了明晰的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 “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 壮美瑰玮的五律 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容量丰富,包涵了 长江中游数万里 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诵读 陈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