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头糕“外传”
涂俊明
民间美食,犹如一尊尊富矿。乡间炊烟,恰似一缕缕飘香。这富矿飘香里有美食,传美味,藏故事,是烹饪技艺与餐食文化的本源所在。“一个品牌,就有一串故事;一味美食,延续一方传承”美食家的感悟,一语中的!
第四代传人蒋学成叙说着祖传工艺的传继。
老家在苏南溧阳上黄,那里的城乡炊烟之中,流行有一块喷喷香的猪头糕,令人难以释怀。见到这家品牌唤作“大凤猪头糕”的肉制品,开口咀嚼品尝之,“香肥而不油腻,爽嫩而不粘齿”,是名闻遐迩的地方特产之一。
秋时,稻熟果香;冬日,北风凛冽;正月,春寒料峭……这些辰光里,都是品尝猪头糕的最佳节令。日前,在湖心餐船上品味老家美食,席间几位城里美食友说起地方土特产的事儿来。
“你们老家上黄羊糕中的羊肉麻子老牌子可是一绝哦,还有上次吃到的那块猪头糕,味道香韵,特有品位噻”
“那次的猪头糕是山下大凤猪头糕,名气大着哩”……
主宾之间的叙话里的猪头糕,就是指的山下大凤猪头糕,是当地农家餐桌上常有的猪头糕。
乡土故里的这块大凤猪头糕身上,还真是飘逸着一串儿的“香事”哩。
刀切成糕
猪头糕,坊间乡民中的传统佳肴,也是人们爱吃,家庭好做,主妇易学易成的农家土菜。然而,戏法好看,变法不同;做着容易,特色各异。苏南水乡溧阳上黄山下村里的“大凤”牌猪头糕,一枝独秀,香飘城乡,有着悠长的来路。早在清朝末期,蒋家掌门人蒋正恩(1856)支起锅灶,从村邻自养家猪开始,做起猪头糕的营生。
每每入冬,猪头糕就自然成为人们的美食佳肴。时至腊月寒冬,年根岁头,更是百姓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年菜。年,往往是集中消费的热旺期。年深月久的口惠中,蒋家灶台上的猪头糕脍炙人口,名闻遐迩,生意火爆。蒋家店历经清时、民国,一路走来,已是“芳龄”一百六十多岁的“百字号”老店。
说起这块老牌子猪头糕,现在的传承人蒋学成家那段段难忘的经历,历历在目,叙述起来如同昨日。
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里。政府作出开发苏南煤田,“扭转北煤南运”的号召下,只有“鸡窝状布点”“浅煤层储量”的上黄煤矿破土入地开掘。国家组织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采掘工,黑压压般云集上黄镇区东北块的山下、落霞俩村。旷工们大多“日不见天”“夜不见月”,在深深的地层里顽强地掘进、开道、挖煤,一寸一寸艰难地向着“地心”钻进开采,一斤一斤艰辛地对着“地面”奉献煤炭。他们这些“煤炭汉”井下劳作艰苦,上井就得“大补”。那时候,物资匮乏,计划供给,大鱼大肉即便有也吃不起。这时候的山下蒋家猪头糕成为大伙的宠爱,几毛钱一斤,味道好,既解馋,又营养,还填饱。旷工们每到升井休班,这里的猪头糕就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共取“猎物”。在计划经济与大集体生产制度严控之下,蒋家的猪头糕小店生意总是“明里暗里”“半黑半白”地悄悄开张着。
“百年老店,非遗传承”
那时候,正是严控非农性生产经营的社会环境下,非集体经营的小商小贩成为“过街老鼠”而躲躲闪闪,有些生命力较强的小手工艺、传统技艺作坊身不由己地“转入地下工作”,时不时地钻着政策、监管的“缝隙”,若明若暗地“露头”经营着。这些被骂做“资本主义尾巴”的非农小手艺、小作坊从不肯放弃坚持,依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然活动着,为人们的生活、生存里增补些日常所需。
“这大概也是家传的老手艺、老品牌命不该绝的一段时代交接吧!”蒋学成深有感慨。一直坚持到改革开放时,他们就把握着这宗几个朝代几代人的家传工艺,开始放开手脚,大张旗鼓地开张出山下猪头糕商铺来,令自家这屡百年老香韵广泛传播开来。
江苏省名优特食品加工小作坊匾额
烹饪制作猪头糕的蒋家百年老店,近两个世纪以来相随着食客口味喜好,历练成为老品牌、老字号,独有其道:沿用家传秘笈,做“真、香、好、鲜、美”糕品!保障质量优级的猪头肉主料,精选八角、葱蒜、酱醋、姜头外,他们更有祖传配方佐料,是大凤猪头糕色独有香味的内核;独妙技艺,是其优品质的保障。“着眼真材实料,讲究色香融合,保障好吃上口,把控新鲜时段,且修外形优美”蒋学成这样叙述他们的老牌子猪头糕之“真、香、好、鲜、美”。
纱布包裹,稻草扎实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靠代际承继,薪火相传使蒋家猪头糕老店焕发青春。上祖由蒋正恩、蒋清来、蒋锁兵世代交替,到2002年第四代蒋学成、朱大凤接棒,核准注册“大凤”商标,由此肉品为“大凤”猪头糕,店名随之易名。期间,第五代蒋建明介入管理,拓展天地。现在,又开发生产经营山下“大凤”牌羊糕、山下“大凤”牌酱鹅系列。
从土灶头到小商铺,再到规模专营实体店,世代老技艺薪火传承,拌和着岁月沧桑中那些坎坎坷坷的经历故事,山下“大凤”猪头糕,做成了消费者的美味口福,如今香韵城乡扬美名!
(作者:江苏溧阳市人,江苏科普作协会员、江苏溧阳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新华日报》《常州日报》《中国周刊》《农村工作通讯》《乡镇论坛》《钟山风雨》《江苏地方志》《文史博览》等报刊)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_2767344.html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