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父亲做核酸小小说
(侯印来/陕西韩城)
农村娃对他爸说:“爸!今天不等她了,我带着你去做核酸吧。回来还要去地里哩!”
九十高寿的老汉一会明白一会糊涂。
老汉骂了句狗日的疫情,又嘟囔着说儿子:
“做了好多回了,我都不解什么叫核酸。”
儿子耐着性子说:
“就是用棉签球在嘴里擦拭,然后放在那瓶瓶里嘛,你解嘛。”
老汉犯糊涂说:“你用咱屋的棉球也把我这擦拭一下,装到瓶瓶里捎去,我就不去了,省得麻烦。”
儿子不恼:“走吧,我背着你到门口坐上车,一下下就到。不要嫌麻烦,人家医生十层八裹防护服严严实实不透气,一天天做百千个,太辛苦了。干部一回回都要守在那里,守到人都做完。咱只是一下下。走吧!”
他背着父亲,坐上了车,一会儿就到了。在场的干部见他背着老人进门,急忙上前,有的去登记,有的照管着一起去做核酸。站队的人纷纷让开路。一身白的医生很认真,还称他“伯”,比他平时去看病要好得多。
在背上的父亲感觉到很荣耀,他的自尊心和他的脸面,在这么多人面前,真的成了主人,这样的关爱一生并不多见。老汉特别的感动,差点流出了眼泪。
当干部把他送上车的时候,他对干部说:“国家不要钱给咱做核酸,怕咱害病。我一个农民今个真成了主人。值了!咱村人按广播的做,你们是干部不是官。医生有心。好!”
回到家,家门口有一个穿着白衣的人,他很惊奇,原来是给他上门做核酸的。
那人说:“我每一回都来,这一回你家没有人。”
老汉说:“怕你们麻烦,到底还是麻烦了你们。”
医生笑笑说:“是我们应该做的。”
老汉动了感情说:“我今个感动,真真做了,做了!真真的!”
是啊!每天都有感动人的。疫情期间人们在空间上保持距离,却让人们在心灵上贴得更近了。
作者侯印来,韩城杏花村人,曾教小学初中高中语文,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语文学会会员,中语会教研教改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届理事,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中教育信息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湖南徐特立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等。参编出书十余部,发文千余篇,获奖三十余篇(部)。
电话:19945230575
维信:wxid_rc3l3lymiqoq22
wxid_rc3l3lymiq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