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疯狂的疫情,像洪水猛兽般席卷吞噬着渝州大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在南岸区铜元局街道这片湛蓝的天空下,有一支悄无声息地战斗在云满庭C区的党员志愿者小分队。
重庆这轮疫情,是从8月7日立秋这天,合川新增2例、九龙坡、沙坪坝、南岸区各新增1例感染者,出现反弹苗头,全市11个中心城区开始常态化全员核酸检测,至“10.08”渝北大悦城、“11.01”沙坪坝2起聚集性活动,引发中心城区大面积人员感染。
从起初的“每周一检”到“三天两检”,再到“每天一检”,11月12日,11个中心城区街道(镇)、社区、居民小区,道路封闭,停工停产,机关人员居家办公,学生居家上网课,实施全员静默,静守小区不外出,防止社会面交叉感染。
就地医院、外省兄弟医院、社区诊所派来大量白衣天使,重庆医科大学在读研究生前来增援,居住所在社区的市、区、街道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响应市委组织部“就地参加志愿者,增援社区抗疫防疫”的号令,担当所在小区志愿者,会同社区工作人员,为居家防疫的居民采集核酸,上下合力,八方支援,坚决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
疫情抬头这天,南岸区社会建设委副主任、办公室主任何荣川,带领南岸区机关干部,下沉铜元局街道云满庭社区,迅速组织居家云满庭社区的市、区、街道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299名在职党员、干部志愿者,组成云满庭社区志愿队,担任志愿队队长。组织211名党员志愿者成立云满庭社区党委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由市府机关下沉云满庭社区的副厅级党员领导干部王鹏任临时党支部书记,杨春渝任组织委员,沈鹏程任宣传委员,张帆、郭尹任联络员。
在南岸区增援的机关党员干部中,为云满庭C区、江城里、香弥山、云满庭D区,分别选配了志愿者小分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委员,带领所在小区党员志愿者,协助白衣天使,为居家防疫的居民,负责病原体检测信息采集、核酸采集、秩序维护、文明劝导。
她叫张帆,41岁,中共党员,南岸区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8月24日,她就投入了云满庭C区抗疫防疫的战斗,主动挑起云满庭C区党员志愿者小分队队长,兼云满庭社区党员志愿者临时党支部云满庭C区联络员的重任,带领云满庭C区居家办公的35名市、区、街道、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志愿者,担当病原体检测信息采集员、秩序维护员、巡守劝导员,协助白衣天使,为居家每栋楼防疫的居民采集核酸。
今天是“两天一检”的日子,南岸的天空阴沉沉的,依据南岸区防疫部门通知,又到了为居家防疫的居民核酸采集的时间,张队长提前赶来,带领党员志愿者们做好战前分工,对部分栋楼病原体检测信息采集员的变动,安排志愿者补上岗位,吩咐同志们提前穿戴好防护装,等待白衣天使的到来。
她说,党员志愿者小分队的同志们个个都是好样的,抗疫防疫冲在前,他(她)们被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所感动。张队长向志愿者们讲述了8月28日发生的那幕“白衣天使中暑倒地,小区居民合力抢救”的感人故事:那是立秋后的第21天,秋高气爽,秋老虎正在发狂,气温升至40℃,云满庭C区中庭核酸采集点,南岸区第四人民医院前来增援的该院药物维持门诊部中年护师陈棵书,身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
冒着高温天气,从清晨6点30分就开始为云满庭C区、江城里小区居民采集核酸,刚吃过午餐(送来的盒饭),又马不停蹄,继续为居民核酸采集。14点52分,全身早已被汗水湿透的陈护师因发生中暑,突然晕倒在地,排队做核酸的云C居民很受感动,大家迅速围拢,把陈护师抬到物业接待厅沙发上平躺休息,有的居民端来白糖开水,让陈护师解暑,一同参战的陈护师同事叫来出租车,送回医院救治。讲完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让小分队的志愿者们深受感动,一个个为抗疫防疫增添无穷无尽的力量。
这支家居云满庭C区的党员志愿者小分队队员,他(她)都是来自市、区、街道、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党员干部,有的是市府机关副厅级党员领导干部,有的是副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更多的是正科职、副科职中层党员干部和科室党支部书记。
无论职务高低,他(她)们始终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迅速响应市委组织部“就地参加志愿者,增援社区抗疫防疫”的号令,担当小区志愿者,会同白衣天使、社区工作人员,投入为居家防疫的居民采集核酸的战斗。他(她)们有的是夫妻双双,有的是父子同上。
负责居家2栋楼居民病原体检测信息采集的志愿者,来自市级机关副厅级党员领导干部,妻子也是市级机关的党员处级干部,夫妻双双下沉社区担当志愿者,他负责居家2栋楼的居民病原体检测信息采集,妻子维护秩序,念高三的大女儿居家上网课,一并照料上幼儿园大班居家的小儿子。夫妻俩的行动,无不让笔者动容,不由让我想起当年毛主席说的那句“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彰显了夫妻俩对小区居民爱的奉献。

他叫曾维佳,44岁,中共党员,退役军人,两江智慧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层管理干部,他和云满庭C区党员志愿者小分队队长张帆是夫妻俩,也是云满庭C区的业主,11月12日小区封控这天,他同其他居家办公的市、区、街道、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一道,就地参加志愿者,负责居家9栋楼防疫的居民病原体信息采集。昨天,他单位所在地两江新区需要党员志愿者增援,他义无反顾,立马动身,奔赴投入了两江新区的抗疫战斗。
他叫汤福山,57岁,南岸区税务局二级高级主办,在党36年的老党员,他同公路运输集团工作的儿子,父子双双参加志愿者,共同抗疫小区防疫,逐栋楼,逐家逐户,为居家防疫的居民,发放核酸抗原测试剂,维护秩序,文明劝导。发放核酸抗原测试剂那天傍晚,吃过夜饭,父子俩同志愿者们兵分三路,向居家9栋楼的1252户2800多名居民发放核酸抗原测试剂。快到0点了,群里的业主说,“老马,夜深了,辛苦你们了,剩下的2栋楼,留到明天再发吧!”父子俩同志愿者们,连夜为居家7栋楼的2052名居民,每人一份核酸抗原测试剂发放到位。
不愿透露姓名的他,是来自市城管局机关的一名党员中层干部,52岁,博士生,居家办公期间,就地参加志愿者,立即投入小区抗疫防疫的战斗,老家81岁的老母亲,昨天在当地县人民医院动了心肌梗塞手术。他含着愧疚的眼泪对家里哥哥姐姐说,“重庆疫情小区封闭,我加入了志愿者,小区抗疫防疫脱不开身,只好拜托哥哥姐姐在医院照顾母亲了。”小区每次核酸采集,他积极协助小分队工作,负责居家2栋楼采集核酸的居民维护秩序,文明劝导。
他叫郑军(图右),41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是一家国企的中层管理干部。她叫杨敏(图中),41岁,中共党员,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研究生,重庆出版社中层干部。小区封控,二位就地参加志愿者,负责居家5栋楼的居民病原体检测信息采集,秩序维护,文明劝导,会同前来增援的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大一年级研究生祝桦(图左),对居家5栋楼的居民核酸采集。
这支党员志愿者小分队队员,会同12名白衣天使,分楼栋对居家防疫的居民核酸采集,通过3个小时的紧张战斗,顺利完成家居9栋楼的2500多名居民的核酸采集。
晌午时分,餐馆送来工作餐盒饭,不少志愿者考虑到社区经费困难,就连中午的便餐也放弃了,回去同家人一起午餐。
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一朵朵在职党员志愿者,用爱心和热汗浇开的抗疫防疫之花;这是八方增援,上下联动,干群合力,小区居民居家防疫不乱出,合力打赢疫情歼灭战的冲锋号;这是11个中心城区分楼栋采集核酸,尽快实现“无疫小区”“无疫社区”“无疫街镇”“动态清零”的缩影。
党员志愿者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你们没有一份钱的报酬,就连社区免费提供的一顿工作餐也放弃了,全凭爱的奉献,全凭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千千万万个居民小区里闪闪发光。
作者感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云满庭C区这支党员志愿者小分队无声的行动,是云满庭社区、全市千千万万个居民小区党员志愿者小分队的缩影。我们相信:有无数支党员志愿者小分队,会同白衣天使的并肩战斗,在广大市民的共同配合下,一定能尽快实现疫情拐点,坚决打赢疫情歼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