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尘文艺 第742期

七律二首
一、
夜寄
石先福
浪迹江湖几度秋,壮怀谁使付东流。
与君又是经年别,听雨何堪此夜愁。
岁月无声催我老,琴箫有韵见情柔。
时逢小雪寒将至,遥寄康宁祝鹭鸥。
二、
梦故园
石先福
一帘幽梦故园归,九曲清溪绕翠微。
落日溶金红叶染,征鸿披彩白云飞。
霜凝野陌馨黄菊,风透寒林拂客衣。
正是初冬天气朗,可怜物是怅人非。
盆景——金弹子
陈士成
一根三柱绞盘龙,翠叶方藏枝剑雄。
满目金光洒神弹,漫天火焰映霞空。
匠心修剪风姿秀,丽质迎来鸟鹊匆。
商旅频临争驻足,瑶池欲购誉声洪。
沭阳县新河古镇
陈士成
果似桃源仙境乡,漫天花木鸟鸣翔。
虞姬沟阔歌巾帼,古栗林深藏史章。
屏上网商神采显,盆中妙手匠心彰。
排排别墅飞霞彩,进士村庄书卷香。
七律•咏菊
文字/北斗星
抱紧香心死亦痴,风霜抽打苦成诗。
拈毫只为无花恼,吮墨偏生有露欺。
多感宋唐讴绝句,自伤平仄叹非时。
秋来咏唱秋来写,西陆依然独一枝。
七律•仲冬对晚
文/荒山野樵
帘卷晚风吹渐寒,斜阳未尽倚栏杆。
楼中情味还如往,天半霞光始向阑。
枯叶飘零凋树瘦,晴云浮野望空宽。
只因防疫门难出,一院模糊叹岁残。
七律· 荒寒
詩/ 李立方
古道寂寥望闕台,鴉棲枯樹暮啼哀。
斷崖飛瀑吼雷雨,野徑疏林滿老苔。
危石崢嶸冰雪冷,風濤蒼莽亂雲開。
孤懷一種荒寒意,人負殘煙落日來。
七律·看《白蛇传》感小青所为
文/梁文君
爱恨分明义胆肠,情缘苦乐助牵忙。
修行九转三生度,避世千年一逞强。
节概形成豪有品,忠贞赴死勇无央。
娇躯冷影仙灵艳,患难相扶美誉彰。
七律 老树昏鸦(自说自话)
文/金菊凝香
心于老树话桑麻,落笔空灵一醉丫。
墨里行云飘落叶,庭中望岭舞琼花。
狂来倾砚浓如酒,雅去横琴淡若霞。
一幅天然风景画,心中快意孕诗芽。
居家有思
心尘
凭窗先见海方红,清寂萧晨少闹中。
遥对寒声神欲识,漫观薄雾貌能同。
七天面壁忧时事,三载心经悟道风。
混杂人间形上下,可期如愿得长功。
玉蝶
韦振宇 甘肃
仙庭玉蝶下重天,飘缈轻柔舞蹁跹。
大地山川披洁素,峻峰峦嶂起连绵。
野郊琼叶饰琪树,冬雪消融润沃田。
北国疆城清气爽,蕾储蕊蓄待梅妍。
诗痴
文/平成斌
非是卖癫痴,为情每作诗。
溪花开柳外,林鸟啭春时。
得句于湘竹,怀人在楚池。
难言个中味,甘苦我心知。
五律/兰
文/童话(山东)
楚客香齐地,泱泱万朵花。
幽丛深似海,冷蕊美如霞。
绿染湘裙意,红亲孔孟家。
惶惶春色褪,霍霍笼轻纱!
【秋意组诗】
西蜀逍遥
(其一)
昨夜风狂雨不休,灼人暑气黯然收。
虫鸣黄草心还静,菊散清香室更幽。
几卷新书添雅趣,一杯佳酿解闲愁。
挥毫暂把相思寄,莫待芦花又白头。
(其二)
半癫半醉半痴狂,又是人间秋意凉。
落尽日头云影暗,销除蝉噪桂花香。
绮窗风入惊初梦,高树莺栖过女墙。
只有新诗不嫌弃,漫随寂夜总如常。
(其三)
秋风疏叶衬天高,陋室幽居饮凤毛。
未有文章流古韵,但无琐事乱心曹。
丰华合在瑶台见,雅趣应于笔底骚。
闲向竹林花下醉,吟诗弹剑乐陶陶。
(其四)
碧水接天红日盛,金风凝露桂枝香。
闲来一醉清溪卧,不与他人论短长。
(其五)
秋色平分夜渐长,金风暗送桂花香。
旧书一本阳台坐,细雨丝丝未感凉。
(其六)
半庭桂子半杯酒,一碟花生一本书。
闲任秋风吹满面,悠然自在事皆无。
(其七)
阳台静坐听鸣鸟,竹里盘桓赏暮秋。
诗酒娱心山纵目,此情无迹亦无休。
【枫叶】
越是秋深越见娇,火红一片任君描。
霜浓未可失英气,露重何曾把韵凋。
自古传情多美誉,而今盛世不虚挑。
更兼连理惹人爱,叶叶同心解寂寥。
春梦惊魂
李金龙〈山西河津〉
和风拂柳艳阳春,欹枕高眠懒起身。
驾雾腾云天路断,银汉岸畔静无人。
悄悄话
李金龙(山西河津)
一别兰亭夜里寻,雁鸣人字盼佳音。
梦魂每至相思岸,总是无舟泪浥襟。
陈年旧事
李金龙(山西河津)
当年携手上高台,幽会伊人月半开。
耄耋梦中多此景,哪回醒后不舒怀。
军嫂说梦
李金龙(山西河津)
梦里三更翻雪山,与夫站岗守边关。
锋刀正向敌胸刺,一串鹊声惊魄还。
咏今日新居先锋队队友孟良
李明冰(内蒙)
题记:孟良是陕坝今日新居居民,自愿参加本小区抗疫先锋队,在近期连续三天的全员核酸中不畏艰险,勇挑重担,耐苦耐劳,尽心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扫码员,受到包联工作队领导干部和广大居民的一致称赞。
尽道冠瘟不易防,只缘未遇好儿郎。
高楼卧榻消闲客,肯否纷纷学孟良。
成就瞩目
王建华(河北承德)
发电拦河坝,蛟龙入海来。
凌空桥架起,高校育人才。
夜宿渔村
王建华(河北承德)
南湾碧水流,夜宿赏归舟。
渔火河湾烁,繁星眨眼眸。
定風波 · 一葉扁舟泛雪寒
詞/ 李立方
一葉扁舟泛雪寒,剡溪乘興盡歸還。坐看風生非有意,水起,無心出岫白雲閒。
遠樹隔江煙影淡。天暗,空明心月獨孤圓。天籟大音希寂靜,入定,定中參得忘機禪。
浣溪沙 . 赏菊感吟
杨兆根(安徽桐城)
清影摇风嵌紫砂,幽香带露艳黄花。芳盆共靓耄夫家。
莫道秋深容易老,且看夕照傲然华。披霜怒放映朝霞。
采桑子,咏雪
韦振宇(词林正韵)
群峰峻岭鹅毛舞。旷野苍茫,大地银妆,雪染初冬祥瑞光。
枫红菊黄披银素。冰孕梅香,傲立风霜,粉饰山川扮北疆。
🌹🌹🌹🌹🌹🌹🌹🌹🌹🐭🐭🐭🌻🌻
散文随笔
一只孤独的雁
文/于公谨
一只孤独的雁,带着几分伤感,在慢慢地盘旋。可能是有着几分凄凉,也可能会有几分忧伤,还有几分迷茫。西风,在骄纵,在浮动着霜的朦胧。却把影子很不客气地落在了地上,在显示着叶子的黄。我的影子也被拉的很长,尽管我在凝望,却没有办法改变,哪怕是一个瞬间,都不可能会出现,毕竟秋依旧来临,也有了岁月的伤痕,还有落叶的脚印,在我的头上聚集,在我的欣赏迟疑,我的思绪凝结在眉头,触动着几分闲愁。
这是秋?怎么会没有带走我的担忧?怎么会留下我一个人在走?暖暖的季节,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无数的期待,成为了无数的无奈。水的冷傲,在露出着嘲笑,看着我的脚步,漫起悠悠的雾。这是一份孤独,却没有办法陈述。毕竟看到的身影,成了记忆的风景,在岁月里面徘徊,带上我的悲哀,还有忍耐。这是树叶流浪的时候,也是雁叫无助的时候,也是心在彷徨的时候,也是看着远去的希望伴随着河流。
树梢在摇动,展现着无助的沉重。只是很多的美丽片段,在进行着盘旋。记忆里面的花瓣,在草丛里面,绽放着很多的笑颜。本来就想要沉湎,或者是让思绪有着几分迷乱。并没有想要漂泊,却看到了很多的苦涩。那些风,总是会浮动着朦胧,带着几分岁月的沉重,带着几分冷漠,还有孤独和寂寞,在旋绕,在涌动着寒潮。记忆的树梢,总是在笑,不知不觉中增加了我的烦恼,让我感受着年龄的讥嘲。
一只孤独的雁,即使是有着再多的花瓣,有着再多的美丽瞬间,依旧会感受到很多的摇曳,在经历着霜雪,在感受着那些不经意留下的冷冽。很多的念想,可能会伴随着日子的激荡,在天空留下了影子,在云下留下了迟疑。并没有想要一个人走,却看到了河边的柳,在无声变得消瘦,在无奈中,想要把它的身子扭动,在摇动着它的头发,没有了潇洒,有的是水波的清澈,和日子的波折。这是孤独的愁,在缓缓地流。
从来就没有想要忘记过去,三千思绪,在游动着,在荡漾着。不想要就这样告别昨天,想要让自己的脚步,可以留在美好的路。只是天气冷了,已经没有了欢乐。只能是慢慢地离开,这是很多的无奈。没有人会和我同行,他们早就被风,带走了他们心中的情。他们感受着夜晚的寂静,然后就这样无声,离开了,不在停留着。他们想要早一点找到,那个让他们安宁的地方,不在有生活的激荡,还有凄凉,也没有日子的忧伤,更没有日子的冰霜。有的是他们的脚步,安然进入没有风雨的屋,安静地守着那份日子的尘土。
我依旧在走着,感受着西风的苦。并不是我愿意,而是我不想要忘记,曾经的日子,有着美丽。结果是看到了我身边,没有了花瓣,也没有了同伴,有的是我一个人,在接受着西风的吻,成了一只孤独的雁,在盘旋。影子在阳光下,不断露出着挣扎,只是我依旧无悔,滞留的我在感受着孤独的媚。
💐💐💐💐🌾🌾🌾🌾🌾🌾🌾🌾🌺🌺🌺
诗规漫谈
咏物——写作技法
“咏物”是其中一种十分常见、并具有一定实用性的写作类型。
但是,“咏物”诗虽然被大家熟知,却成了很多人眼中的“难题”。
而咏物诗之所以难写,主要是因为:第一,它给予我们的铺排空间比较小;第二,它又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剖析”能力。
其实对于任何“难题”,我们只要能够找到解决它的方法,它也就变得简单了。所以咏物诗也一样,当我们掌握了其中的一些写作要领后,就会发现,“咏物”还是很好驾驭的。
那么关于咏物诗,我们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去写作?下面我们就详细地做以剖析。
一、了解物象本身
了解物象本身,是写作咏物诗的一个前提条件。
至于怎么去了解一个物象,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莫过于查资料,进而去比较全面地掌握与其有关的信息。
比如,我们要咏“荷花”,那么就需要去了解荷花的生长环境、盛开季节、颜色、形状等等。
除此之外,如果我们想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诗写得更丰富一些,则还可以做拓展,去了解与该物象相关的历史故事、经典名句等。
这些都是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我们后续的环节进展得也就会越顺利。
二、根据立意择取资料
对一个物象有一定的了解以后,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去为自己的诗立意了。
我们说“意在笔先”,一首诗必须要有意的引领才能展开,否则就成不了形。
根据对物象的了解,我们要决定是“褒”还是“贬”,若是“褒”又该去走哪个方向,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资料去做论证,去丰满诗的立意。
依旧以“荷花”为例,如果我们要赞美荷花,我们可以赞美它外在形象的美丽,也可以赞美它内在品格的高洁,还可以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去进行赞美。
这时候,我们就直接从之前掌握的资料中选择能够充分证明荷花“美丽”“高洁”的形象的资料来用就可以了;对于用不到的资料则完全可以丢了。
例如:
早梅
道源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这首简单的咏梅小诗,作者就是抓住梅花耐寒的特征,择其生长环境、开谢状态做了出刻画。
三、生动刻画物象
刻画物象是非常关键,也是最为重点的一步。我们能不能把所立之“意”表达充分,能不能把一个物象“咏”到位,都要看这一步。
那么在咏物的时候,我们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1、刻画外部之特征
这是写作咏物诗最基本的方法。
一个物象它呈现在我们眼前是什么样子,或者它呈现出的哪一方面最吸引人,我们就去描写什么。
例如: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的这首诗就紧紧抓住小池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去做刻画,从泉眼到小荷,再到蜻蜓,把“小池”的外在形象描摹得颇为动人。
2、上升至内在品格
描写外部形象是最基础的一种写作方法,而对物象品格的挖掘与吟咏则是“咏物诗”的一大亮点与写作方向;“借物抒情”“借物咏志”就是这样来的。
例如: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作者咏菊花,就上升到了菊花不畏霜寒、不凋落成泥的高贵品格,而作者在赞美菊花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不屈精神表达出来。
3、拉物作衬
想让一个物象更加真切地呈现出来,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物象去做衬托,这就是所谓的“拉物作衬”,也是许多高手们比较青睐的一个方法。
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拉取周围的事物进行烘托,更可以拉同类的事物进行比较。
注意:运用“拉物作衬”的方法时,我们一定要选择与所咏物象有“联系”的其他物象来写,否则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例如:
咏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在这首诗中,作者借助“芭蕉”“败荷”来衬托菊花的形象,赞美它的凌寒傲骨。
再如: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则是拉“南陌”的杏花来与“北陂”的杏花作比较,从而突现出北陂杏花的美好与高洁形象。
强调:我们咏某个物象要重在描写它最突出、最典型的特征,不用“面面俱到”地把各个方面都写进去,这样不仅不现实,更会使得作品显得散乱没有重心。
“刻画外部之特征”是咏物诗最基本的写作手法,简单的咏物可以到此完成;
“上升至格”与“拉物作衬”则是对第一种写作方法的“延伸”,需要我们从虚象方面做剖析与挖掘,能做好这一点,一首咏物诗便大大增加了“出彩”的可能性。
注:我们在对一个物象做“内在”剖析的时候可以“出新”,但是任何出新都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对诗的立意我们要能够“自圆其说”,万万不可扭曲事实去乱“出新”乱“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