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缅怀恩师李崇淮教授》外一篇
作者:海雨天风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辜胜祖先生在《师恩永存》一文中,最后写道,培桃育李唯真唯实德业高深堪典范,建言献策忧国忧民胸怀坦荡留英名。李崇淮先生爱国为民的情怀,科学求真的态度,学术民主的方法,奖掖后进的用心,淡泊名利的胸怀,老当益壮的热情永远令人敬佩,值得学习 !
正如辜先生文章所说,1977年恢复高考后,高校教学百废待兴,武汉大学能够最早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当时的武汉大学云集了一大批从海外名校归国的经济学家,是全国最早恢复经济、金融学科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之一。作为银行家出身的李崇淮先生,率先在武大开设西方经济学专题,讲授西方货币银行学。上课时,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授课的内容丰富具体,经常用讨论式的方法和学生们互动,他对西方经济理论的讲授和批判极大地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为学生们打开了经济理论的“另一扇窗”。
后来他又推动创办了武汉大学管理学院,并兼任副院长,为武大管理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979年,李崇淮教授开始讲授《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银行》,1989年,他主编出版了《资本主义货币银行学》,这是我国现代金融学的开山之作,1992年更名为《西方货币银行学》,1995年荣获国家教委第三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先生的教学和教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金融学及经济学专业的学子,对中国货币银行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作为教授,李崇淮先生提出,要坚持“不唯老师是从,不唯多数是从,不唯名人是从”的“三不”治学原则。
当然,上一世纪80年代,作为我国综合性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排名前三的武汉大学管理学院,主要有李崇淮先生等全国知名大教授支撑,我也是慕名写信给李崇淮教授,真正慕名而来!
作为一名理工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我在福州工作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在福建省图书馆自学了一年多时间,学习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世界经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课程;大量阅读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南开大学学报等等刊物;寻找并学习李崇淮教授、钱荣堃教授、陈彪如教授等国内国际金融专业顶尖教授文章,并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打下了专业知识的坚实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秋,我终于专业考试成绩第一名的佳绩考入武汉大学管理学院国际金融专业研究生,荣幸之至地成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资深的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李崇淮教授的学生。
其实,在决定报考武汉大学李崇淮教授研究生之前,我到了厦门大学专门拜访了张亦春教授,张教授和我是老乡,同是福建连江人。因为张教授说他不带国际金融专业,而我决意要考最热门的专业——国际金融,所以我没有报考厦门大学。
之后,我大胆地给李崇淮教授写信,李教授亲自回信,并让余紫秋老师(后来成为我的师兄,再后来是君安证券公司高管)与我联系,鼓励我报武汉大学。
我敬爱的导师李崇淮教授不仅爱国爱民、品格高尚,思想深邃,而且,秉性耿直,生活朴素、平易近人。最让我感动的是,当他听闻先父去世消息,那是89年底的事。因为到了武大不到一个月,我考取了复旦大学福特班,于是在上海学习,不在武汉大学。李教授亲自写信宽慰我。当我结婚之时,教授更是写信祝贺。这些事,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福特班学习,我们称之为受洋罪,真不容易。美国教材、美国老师、美国福特基金会经费,美国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福特班的美国老师不乏诺奖得主。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们班最优秀的代表有:北京大学光华学院原院长蔡洪滨教授、北京市原副市长程红博士、中央统战部局长方乃纯博士、招商局集团战略部总经理熊贤良博士等……
正如辜胜阻先生的评价:李教授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对国家改革和经济建设鞠躬尽瘁的一生,是为多党合作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一生,是为国家教育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
师恩永存,父爱如山!值此佳节,深切缅怀恩师李崇淮教授!深切缅怀我的父亲……
☆《深切缅怀中国木雕第一人黄泉福大师》
作者:海雨天风
海雨天风因提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第一人、国艺至尊黄泉福先生向雪窦寺赠送其巨作—祥云如意弥勒的因缘,与泉福大师、浙江省佛协会长、雪窦寺方丈怡藏大和尚交往并成好友。
黄泉福大师一生专注于中国木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创作了诸多享誉海内外的木雕佳作,获得了10多项中国木雕界最高奖项,堪称雕艺界的传奇大师,被誉为中国“神雕”。
黄泉福大师艺术精湛,创作思路独特,传承传统的同时又总是大胆创新。他特别擅长佛教神话人物的创作,其创作的弥勒佛系列,造型各异,洋溢着“笑口常开,大肚能容”超凡脱俗的正能量。正如东海居士对其评价:心涌清泉,佛在眼前!
当然,黄泉福大师作品精彩纷呈,1999年创作的坐落在深圳万福广场,高19.99米的大型黄岗岩雕塑《九龙柱》,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2008年其木雕作品《皆大欢喜》十八弥勒佛系列获得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2009年《天地人和》《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两件作品获得中国文化产业部举办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2017年向台湾佛光山捐赠《和平弥勒》大型作品…
去年6月3日,泉福大师驾鹤西归,海雨天风从此失去了一位老师、挚友。追忆与大师的交谊历历在目……
2013年8月,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打造,祥云如意弥勒终于大功告成,并顺利的送达宁波奉化雪窦寺。
2013年9月19日,第六届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在奉化正式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0名海内外社会名人、学者、旅游界人士、商界人士和佛教信众等各界人士参加了此届盛会。
期间,泉福大师赴宁波奉化雪窦寺捐赠祥云如意弥勒佛。浙江省佛协会长、雪窦寺方丈怡藏大和尚率雪窦山两序法师,在雪窦山人间弥勒座下,专门为祥云如意弥勒隆重开光法会。至今祥云如意弥勒永久供奉在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根本道场。
神雕名不虚传,泉福大师的弥勒尊佛造像令观者流连忘返,令求藏大家趋之若鹜,并被国内外收藏界用“和谐圆满之美”来形容,和谐、圆满是一种理想境界,是一种哲学概念,也是一种文化形态,还是一种宗教思想,又是一种处事信仰与生存理念,与佛教的弥勒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呼应了第六届文化节“慈行天下,和乐人间”的主题。
忆往昔,机缘巧合,海雨天风有幸多次陪同泉福大师赴四大佛教名山。如赴四川乐山峨眉山,拜访峨眉山全山方丈永寿大和尚、乐山凌云寺大和尚;赴五台山,拜访五台山佛协会长昌善大和尚,拜访五台山佛协副会长大显通寺静行大和尚。此外,大师陪我游览了泉州南少林、陈伯达旧居,等等。
最让我记忆犹新和感动的是,我与妻子赴泉州专程拜访大师。大师放下手中的工作,盛情款待并全程陪我们两天。特别是,大师及夫人和我们一起游览礼拜泉州仙公山景区。
十年交谊,无数交集,其中,大师三次莅临深圳。前年秋天大师莅临深圳。大师雄心勃勃谋划将其中国木雕艺术发扬光大。然而,这却成为我们最后一见……
大师 泉福 艺术精湛 留给人间 皆大欢喜
木雕 一人 匠心独具 驾鹤西归 音容宛在

中华作家网、国际文艺网总编:
王伟(微信a13720085131)
执行总编:晨起、副总编:王鑫
常务主编:小河、刘培、刘海兰、云水禅心、浪淘沙、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