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的街
文/何佳宁
推开门,街上照旧的忙忙碌碌,只是突然袭来的秋平添了几分寒。
我踏上了旅程,街上的叫卖声,仿佛启程前的欢送词,这条街不长,却二十多年。
我突然的驻足停下,背后传来熟悉的唤声,心里咯噔一下,我继续前行,菜贩子的菜似是鲜活的,菜贩的脸,皱纹很深,刻下人世间的故事,瓷器店的伙计换了一个人,个子不高,略显稚嫩的脸上,挂着笑容,但他的眼里浮现着些许担忧,我不知道他是否也步入人生的新旅程,前方的美好,危险,困难,高兴也和我一样,突然从餐馆跑出的小女孩,欢快的声音在这嘈杂的街上每天都能上演,犹如星星坠入人间,纯粹且幸福,我继续前进着,茶馆的声音比平时更加热闹些,讲评书的那位先生,语调依旧高低起伏,仿佛亲身经历一般,喝茶的客人依旧三五成群,相互诉说着生活的苦,唯独最后那桌的老人,恻耳倾听,渐渐入迷,茶馆的伙计忙碌的身影按时上演,额头上的汗珠顺着他略显消瘦的脸流了下来,可奇怪的是,那微微上扬的嘴角,似乎难掩他对生活的热爱,想到这,他的脚步似乎加快了,街角老人依旧坐在那颗老树下,身边围着附近的孩子们,我猜他必定在讲述他当年的故事,阳光斜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印下时光来过的痕迹,孩子们时而欢笑,时而互相追逐,伴着街的嘈杂,老人起身,拍了拍身上,露出满意的微笑,我想那必是如同干了件非常有成就的事一样,老人慢慢的朝家走去,孩子们也似乎听的正在趣头,追着老人问个不停。
知了的叫声把我带出想象,服装店的女老板正在跟客人介绍她店里的衣服,很难想象,她也才二十大几,脸上的表情与肢体动作看着十分老练,我记起来了,她便是当年那个扎着长长马尾的那个姑娘,送走了客人,她仔细整理那些翻动的衣服,放回原先的地方,看着整整齐齐的,她叹了口气,我知道她并没有把衣服售出,只见她把垂下来的头发压回了耳后,坐了下来,看着我,对我微笑,我知道她在与我打招呼,我似乎看到她身后站着那个曾经年少时的马尾姑娘,也如现在,那微笑不曾变过,客人来来往往,老板娘从容的接待每一位客人,老板娘的服装店似乎早早的告诉我何为生活,前面的铺子依旧排起了队,老板姓刘,因为他做的一手好点心,街坊四邻都唤他刘点心,小时候,家里人逛完街买完菜总会带上他做的小点心,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老刘的点心已不再是单纯的点心,好似家人对我们平凡生活的奖励,平凡却温暖,如今他的点心里包满了故事,充满了回忆,我渐渐放慢了脚步,向刘点心买了几个酥肉饼,他的脸被点心的热气熏的微微泛红,但那清脆有力的声音不曾减少半分,我带上酥肉饼,继续前进着,街口的大榕树依旧斜立着,仿佛侧过身与路过的人讲述着街的故事,我回首看着街的样子,匆忙的人,依旧热闹,伴着生活的滋味,附在每位匆忙或悠闲人的身上,带回到家中,向孩子们讲述着街的故事。
当我踏上离别的路,我知道我已经开启了人生的下一扇大门,这条矮矮的街啊,路上的人啊,不知他们是否在某一瞬间也驻足下来,体会生活的滋味,这条短短的街啊,二十多年的时光附在这短短的街上,附在这几张酥肉饼里,这条匆匆的街啊,你是否可以更多向我倾诉你的故事,告诫我亦或是指引我,我明白你,街,你依旧继续着,我知道这矮矮的短短的匆匆的街,是我故乡的样子,他不紧不慢的伴着一代代人,讲述生活的喜怒伤悲,故乡的街啊,你是否依旧忙碌,当年那些在你身上匆匆留下足迹的人,即将踏上旅程,请指引他们回到故乡。
望着高高的天,看着街依旧喧闹,孩童们嬉戏的声音若隐若现,刘点心的点心铺烟火气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故乡的街依旧充满着我的思念。
别了,故乡,别了,我的街。
作者简介:
何佳宁,生于1998年,江西省抚州市人,毕业于江西省医药学校,现目前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十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