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的记忆
文/陈言再叙
家住乡下,曾记否: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乡下人家必备的风景,亭亭而生,玉立于房前屋后,守护一家的风水,印记着乡居主人的气节。
儿时的记忆里,竹林是我的乐园。我看蚂蚁搬家,一看就是两三个小时。常常假想,公蚂蚁自立国王,治国理政的诸多传奇故事。每每忍着饥饿,省下些许饭粒,赠与蚂蚁一份惊喜。我,当起了蚂蚁王国的玉皇大帝,享受着皆济天下的自满和欣喜。回想起来,我那时的一点无私,竟然左右蚂蚁王国,大动干戈,风生水起。那些藏匿于竹林深处的时光,幻想了无边际,童心悄然膨胀,快乐了我的童年,丰富了竹的记忆。
爷爷是地主,因为吸食鸦片,卖光了田地。唯有老屋右面,斜坡上的一大片竹林,传承到二伯与父亲的名下。二伯精明,父亲憨厚,二伯家的竹林定是多于我家。我家新修房屋,要用大量的竹片编夹作壁。父亲管不了那么多,多次砍伐二伯家的竹林。二伯与父亲大动干戈,结下不少梁子。这是竹林之中最不协和的记忆,有背于竹,更不配竹之风景。
后来,我当上了老师,我们兄弟姐妹主动亲近二伯。二伯与父亲常常串门,多有小聚,茶前饭后,关爱有加。我与二伯聊及风景之竹,二伯笑口常开,故事娓娓道来。于是,从二伯的讲述之中,我对爷爷奶奶有了一些粗枝大叶的印记。二伯说,爷爷喜欢竹,也懂得竹基于居家的风水。爷爷的老年时光,常拄着一根罗汉竹的拐杖,节节挺直,圆满别致,手握之处,纹络光亮的竹痕,竟如镌刻的画作一般。这是爷爷的老年一宝,爷爷入葬时,侧放于棺材右边。二伯说,爷爷一生从未干活,他去了别的世界,也想手持竹杖,指使一番。
今天,陪同父亲再到竹林走走,父亲说到竹,也是尤有兴致。他得意之处,他栽种的竹,全已茂盛有加,要是我们再新修房屋,定有用之不尽,取之不完的竹。
父亲老了,他今天特别叮嘱我,每逢中元、岁末,要到竹林之中,继续传承烧纸祭祀的故事。看来,父亲怕我忘了,竹在我们家有更特别的用意。我又想起二伯的话,聪明有源,富贵有根。类似的思想,竟然同时根植在并不识字的父亲思想里。我终于明白:竹,是我们家不用文字记载的文化,它已经根植到我的心里了。
老屋旁边的竹林,是爷爷唯一传承下来的家业,是伴衬老屋的风水。竹茂家兴,夹杂着一些乡土的思想气息。而我的认知里:竹,容我一生敬畏,高风亮节,挺拔聚集而生。外直心空,无私心,无杂念,善节制,不张扬。乃是根植入我内心,于竹最完美的记忆了。
作者简介:
陈志,笔名:陈言再叙:于2018年12月1日注册起点中文网,开始小说创作,现有百度可查阅文章10余篇。另外,小说《岁月沉淀只为今遇见》已经签约3G书城,已发表近十万字,连载中。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十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