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婆的红枣树
文/王红
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秋夜》中这样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关于枣树,已经是记忆深处的那一抹回忆了。
那一年我梳着长长的辫子,站在枣树下问外婆:“为什么要在树上挂上满树的灯笼?”外婆说:“因为今天是元宵节,灯笼是装饰用的,也是寄托美好愿望的,你可以对着它许个愿,一定会实现的”。还提时代的我,带着童真的期待,看着满树火红的小桔灯,像漫天飘起的孔明灯,火光闪烁,好像在笑着对我说:“快点许愿吧,我来帮你实现。”这一夜,月光格外皎洁,月亮也带着她圆圆的脸蛋,从一棵树梢跑向另一个树梢,悄悄和我玩起了捉迷藏,外婆总是笑眯眯的一会望着我,一会望着枣树上的点点星光遐想万千……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场春雨让光秃秃的枣树变了新的模样,到处是抽出的新芽,有的已经开了黄绿色的小花,像个羞涩的小姑娘一般,有的还是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但每一片叶子都是那么新,那么充满生机。远远望去,便能看见外婆又在那里整理着她那些孩子一样的大枣树,春天的枣树依旧很特别,远观也好,近观也罢,她总是一个美丽新娘子。满树的中国结,你可以想象,碧绿的叶子,黄色的小花,夹杂着满树的中国红,像不像一个出嫁的新娘呢?外婆的枣树为什么总是这样与众不同,从小我便以为大概外婆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吧。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漫长的夏夜,习习的晚风,伴随着蝉明与蛙叫,夜空像一面大黑布镶嵌些品类不一的宝石,点点发光。躺在枣树下和外婆一起观赏着夜空,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场景太像一场电影的谢幕吧,勾起外婆很多淡忘的回忆:“你知道枣树上的枣是酸的还是甜的吗?“外婆很淡然的笑着说,看着她上扬的嘴唇,眉眼间好像回到了当年一样,像个初恋的小姑娘。我斩钉截铁的回答“有些是甜的有些的酸的”。”毛主席说,上去尝一下就知道了,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你外公也爱说这句话,每年秋收的时候,他都要尝一尝然后再告诉我哪颗甜,哪颗酸。”一句回忆的话,突然让我好像走进了那个淳朴的年代,外婆拿着扇子,继续说道:“你外公是一位老红军,当年在陕北待过,自己也种了不少枣树,后来回到家乡,很怀念那段日子,于是我就在院子里种下了这两棵树,他希望枣树年年都能丰收,于是我们就在枣树上挂上各种许愿和祈福的东西,把美好都绑在这课枣树上”。外婆的眼里泛着泪花,很淡然,也很平静。这棵枣树是外婆的回忆,也是外婆的精神寄托。我望着外婆的脸,她时而看看天上的星星,时而看看大枣树上的果实,时而嘴角也会微微上扬,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当年外公还在世的那段美好……
“阶前枣树应摇落,此夜清光得几许”,大红的枣子已经在树上摇摇欲坠了,树下站满了带红领巾的小不点。这一年我已经走向成年,树上的果实也是举手就来,一竿一竿下去,满地的大红宝。孩提时代的我已经长大,但树下站着的依然是成片的孩童,外婆和我小心翼翼的把大枣装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望着他们奔跑的身影,像极了小时候的我。终于明白妈妈说过的一句话:“成年之后,我从来没有吃过枣树上的大红枣”,你说树上的大枣都去哪里了呢?
我家院子里也有两棵枣树,一棵是外婆种的,另一棵还是外婆种的,虽然时过境迁,枣树也已经渐渐成了回忆,但是它永远在我心里。
作者简介:
王红,陕西咸阳人。教师一名,与诗书为伴,以历史为友。闲来以文章为趣,以讲解为荣,部分作品发表于公众号上,作品《胭脂河里的那条鱼》获渭城区团委征文大赛优秀奖。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十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