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副挽联挂百载
胡盛忠
据《咸宁县志》和《钱氏宗谱》记载,钱六姐出生于一个三代为官的大户人家,“号梅窗,天资聪敏”,“七岁能诗生有奇才,诗词歌赋无不通晓”,被世人称为“才媛”。
钱六姐生于明弘治二年(1489),长到13岁时,已出脱得姿容秀丽,亭亭玉立。她的生母周氏,打算为她找一个好婆家,但由于六姐的坚决反对而一直未能办成。到六姐15岁时,她的姑母上门,向兄嫂央求,将六姐许配给自己的儿子周家庆,兄嫂欣然应允,六姐也乐意这门亲事。
周家庆是咸宁县四门楼人,生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比钱六姐大两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英俊青年。钱六姐与周家庆是嫡亲表兄妹,二人从小你来我往,十分融洽,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周家本想早些将六姐迎娶进门,但六姐怕婚后丈夫沉恋儿女情长,影响功名,不愿早嫁,并与周家庆约定,一定要等金榜题名后完婚。
周家庆于正德三年秋闱(1508),省试中解元,次年春闱会试又夺魁首。消息传来,六姐万分欣喜。天有不测风云,岂料乐极生悲。周家庆在参加会试后突发急病,一命西归。噩耗传来,六姐悲痛欲绝,从此闭门不出,每天独处梳妆楼上,用琴棋诗句寄托自己的哀思。
周家庆会试夺魁,才华出众,若能参加殿试,不中状元也定会中个榜眼探花。当年的同科状元曾某,很是钦佩周家庆的才气,特为周写了一副挽联:
桂蕊香飘巳卯秋,文压三千豪杰;
桃花浪暖庚辰岁,名魁五百英雄。
这副挽联后被周姓后人制成联匾,悬挂于周氏宗祠大堂联柱上,借以光耀门庭,直到1959年,修筑四门楼水库后,联柱才被拆毁。一副挽联能保存悬挂400多年,在咸宁恐怕这是唯一的。这真是:
楹联悬百载;
故事越千秋。

作者简介:
胡盛忠,男,自号石硼,1945年生于咸宁县马桥潜山村下屋胡,1956年随父母迁居温泉白茶村石硼巷。初中文化, 中共党员,助理政工师职称。曾任温泉镇企业办统计、副主任,企业单位支部书记,咸宁市(县级)民协理事、温泉民俗学会秘书长、咸宁市诗联学会第四届副会长兼办公室主任。现为咸安区、咸宁市、湖北省诗词学会、湖北省楹联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咸宁市“乡土作家(诗人)”。2014年被咸安区委组织部、区老干局授予“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15年获得第二届“鹰台杯”诗词大赛优秀奖,2020年获得“抗疫金色大脑杯”全国诗词大赛优秀奖,同年被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评为“2016-2020年度湖北省诗词先进工作者”。著有诗集《鄂南英烈颂》,编有《中共党史知识问答》《温泉风土故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