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邦家进一步强调说:以书为乐淡名利,写出真我顺自然。传承文化字生善,心有天游龙蛇现。不同的书体有不同的养生功效楷书可以培养刚正人生。要写好楷书,最重要的不在字而在人,“横竖撇捺挑折钩点”是为书做人的基准,也是辨别书和人的基准。楷书只为君子而生,只为君子而成,此即所谓“书为心画”,作字先做人,字如其人。心正人正,笔正书正,横平竖直,端正平稳,分清大小,收缩自如,用笔者天,流美者地,书如其人。书之可平心静气,有利心理调节。行书可以培养随意人生。行书的特点是通俗、随意、潇洒,讲究顺势入笔,中锋行走,收笔多是顺势带出,或牵连下笔,或钩挑出锋,不再回锋作转,行笔宛如行云流水,轻松自如,灵动随意。书之对培养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很有帮助。但切记,书法可随意,人生不可太随意。草书可以培养简约人生。草书充满艺术魅力,以由筋见骨,由形觑神,由墨知笔,由线悟气,心与字涉,神与物游,于草书动静简约之中获杳冥幽远之理,进而品味书法精神内涵和奇伟瑰丽的人生境界。博大清新,潇洒流落,翰逸神飞,超然物外。书之可理解豪放、简约人生的深意。隶书可以培养朴素人生。隶书运笔讲究整齐透逸,结构至于平衡工稳,“藏锋逆入”“蚕头燕尾”,笔必三折,无不在说自然之道、人生之道、做事之道。古朴凝重,轻盈流畅,朴拙博大,真率天成,庄重典雅,神态飘逸,雄迈静穆,温柔敦厚。书之可静心,增加返朴归真之意。篆书可以理解曲折人生。篆书之势尚婉而通,中圆中规,方中矩,直中绳,用笔如绵里裹铁,暗含人生的生存哲学。内圣外王,刚柔相济,上紧下松,趁势待时,外圆内方,圆中见方,骨气丰匀,方圆妙绝。书之可深知曲折人生之美妙,有助于心理调节。有人把上述作用总结成4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洗笔调墨四体松,预想字形神思凝;神气贯注全息动,赏心悦目乐无穷。”有人为中国书法撰联:“笔下乾坤大,砚池四海通,胸中鸾凤舞,纸上巨龙腾;入木三分字,挥毫下寸藤,肘悬刚劲力,腕底起云风。”
谈到书法的确可以修身养性这一话题,徐邦家先生进行了如下详细阐述:
一是书法养正。书法可以培养人心正,也就是心正则人正,人正则笔正,笔正则书正。人格品行是学书法的基本要求,没有正直的人品、博大的胸怀、与人为善的心性,做学问必然不会全身心投入。而书法需要将诗、书、画、印融于一体,需要整个人的综合人格的全部投入,写好字,做好人,是对中国人的基本要求,“其人不正,其行不远”,应该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书理、情理,理理相连,书道、人道,道道相通。
二是书法养敬。《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写字一定要有虔诚之心、敬重之心、感恩之心,即是敬悟汉字,敬悟书法。唯有敬重之心,才能领悟其妙。
三是书法养学。学习书法不仅仅是学写字,更重要的是领悟汉字中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为人处世的哲理,这就需要对所写的字有所思、有所学,领悟的深,字才能写好。
四是书法养心。学习书法可以清心,是修心养心的最佳方式。人们在各式各样的矛盾中工作、生活,需要精神调节,身心休息。抽出时间凝神挥洒,使之暂时脱离了喧嚣的氛围,进入恬静、超脱的心境,既可以静心,又可以乐心。学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耐心、细心、精心的素质。耐心恒也,细心,微也。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杜甫诗曰:“始知豪放在精微。”有联说:“事事精细成就万事;时时精细成就一生。”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感恩心和快乐心,感恩历代圣贤为我们留下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书法作品,使我们获取智慧和欢乐。
五是书法养气。孟子说:“吾善养我浩然之气”,《心术篇》云: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之气,散心中之郁也。唐太宗李世民在《笔法诀》中说:“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衰则气郁而字敛。”墨实处为万物所生息,空白处任灵气之往来。才有“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之实。
六是书法养神。《皇帝内经》云:“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书法可以让人的心静下来,静才能凝神,静才能思悟。书法之功是专一不杂的养神之功,字以神为精魂,神若不象,则字也无神;作字应以精气神为要。
七是书法养目。书法要心悟手出,心悟要靠眼睛观察,因此读帖十分重要。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常看才知优劣,常看才能领悟。眼里有,心里才有;心里有,手上才有;手上有,纸上才有。
八是书法养美。学习书法是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美可以带来快乐。把创作的书法作品送给他人,就是送给别人美的欣赏与享受,在给他人送去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快乐。
九是书法养勤。学习书法有助于培养人勤奋精神,研墨会懂得“铁杵磨成针”“滴水穿石”的道理,学习书法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必须懂得“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十是书法养礼。不知礼无以立,通过一笔一画的学习,我们能注重礼的培养,不违规,不越矩,继承传统,才能发扬创新。礼到心必敬,无礼难成书。中医学认为,手握笔管,可摩动“足三里”这个强壮穴。常用的五指执笔法,不仅会把字写得刚劲有力,而且通过手指活动能调和气血,活络关节,平衡阴阳,有益身体,促进生命活动。狂喜时,习书能凝神静气,情绪收敛;暴怒时,习书能抑郁肝火,心平气和;忧悲时,习书能散胸中之郁,精神愉悦;过思时,习书能转移情绪,抒发情感;惊恐时,习书能神态安稳,宁神定志。可见,书法能调节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徐邦家先生最后强调指岀:古往今来,书法家多长寿,亦人所共知,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