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逻依江傍湖,林峦洲渚,是一座景色宜人的水乡古镇。旧时的阳逻,境内街巷逶迤,流溪纵横,造型别致的小桥比比皆是,较有名气的桥有玉壶桥、徐家桥、迎凤桥、接龙桥、马驿桥。阳逻的小桥,有着烟雨朦胧的那般诗情画意,在日月流光中,承载了多少人的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一、玉壶桥。
玉壶桥位于上家头和下家头之间,长航港务局货场码头处,连接着魏家湖湖汊和长江。其桥由宽大厚重的青砖砌成,桥面呈弧形,桥洞形似于玉壶而得名。
玉壶桥基座是红砂礁石,这礁石伸向江中几十米,在礁石阻挡的作用下,江水在桥下形成了漩涡和洄流,故民谣曰“玉壶桥下水倒流。”
二、徐家桥。
徐家桥位于小巷街口和上河街街口,沿江大道造纸厂路段,桥面呈平状,上面住着一户徐姓人家。徐家桥连着长江和后湖,起着防止后湖内涝的作用。
徐家桥边,有一块巨大的礁石伸入江中,石面呈平面,形似茶盘,故名茶盘石,民间有“茶盘石上喊渡翁”。
三、迎凤桥。
迎凤桥建于洪武年间,位于阳逻江边原来的蓬莱寺处,连接长江和油湖。
迎凤桥边,细柳婆娑簇拥着一座蓬莱古寺,每当暮鼓蝉鸣,斑驳的桥栏倚靠过无数文人雅士的遐想。
四、接龙桥。
武矶山侧,原有龙鼻上和狮子山,两山之间有一小溪,溪上架一石桥,名接龙桥。这座桥紧傍在水面辽阔的龙湖边,桥上常有云雾缭绕,故民间有“接龙桥上回云气”之说。
迎凤桥和接龙桥的来历:传说当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携皇后出江西沿长江西上时要途经阳逻,人们为了迎接皇帝和皇后就修建了这两座桥。所谓迎凤桥的凤字就是寓意皇后,而接龙桥的龙字则是寓意真龙天的皇帝了。
五、马驿桥。
马驿桥位于阳逻正街的阳逻商场所在地。其桥东连后湖,西接魏家湖。
马驿桥是一座造型独特色的桥,桥面很宽,桥面上除了十来米宽的街面外,还有一排深度很长的民居。马驿桥不仅宽,还很高,从水底到街面约有7米。
这座桥有两层过水通道,上面是一个直径约4米圓形通道,其底座则是边长约2米的方形通道。这种奇妙的建桥方法,不仅巧妙地解决了断面狭窄、空间过高的难题,而且方圆结合,美观好看。
每次逢集,古道上车马喧嚣,街巷里商贾勿匆,赶集的人群熙熙攘攘。桥面上的嘈杂声,叫卖声不绝入耳。桥下清澉的湖水潺潺,涟漪蹁跹。

在月朗星疏的夏夜,桥上总是游人熙攘,人们踏月而来,沐浴着江上清风,眺望两岸万家灯火。千百年来,有多少勤劳的人们,在夜色斑斓的古桥上,抖落身心上的疲惫和烦恼。

沧海桑田,岁月悠悠。阳逻这个三千年的古镇,已蝶变为现代化的港口新城。曾经的青瓦灰墙、石板古巷,昔日的烟雨楼台、小桥流水,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湮没在光阴的长河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