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桑恒昌,山东德州武城人,1941年出生,1961年高中毕业,保送到空军雷达学院学习,毕业后志愿去西藏某空军部队服役,1973年因病退役。曾任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黄河诗报社长兼主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21部,评论其诗的文集6部。
「 一線詩人作品展」
专辑(精品)
文/桑恒昌
1.万里长江横渡
必须刻在心上
这样一行(háng)
一九六七年
我曾经横渡长江
除了枪支,也算是
全副武装
比铠甲还沉重的
是一身湿透的军装
右肩——汉水
左肩——长冮
追寻伟人水上的身影
投身于七级风浪
在规定的地点上岸
几度踉踉跄跄
终于站直了
让神采奕奕的太阳照相
生命中
有一段燃烧的青春
青春中
有一段辉煌的疯狂
2.大运之河
你说——
运河北起通州,南抵杭州
贯京津,过冀鲁,掠苏浙
连海河、黄河
穿长江、淮河
直接钱塘碧波
那是七千华里的黄金水道
他说——
运河起自春秋之末
经隋、唐、宋、元、明、清
流进中华人民的共和国
一条活了
二十五个世纪的动脉
欣逢盛世生机勃勃
而我说——
运河是中华民族
留在祖国身上的手模
站起来的土地是长城
卧下去的土地是运河
一个阳刻
一个阴刻
3.攥着我的半个祖国
黄河,跳下巴颜喀拉山
冰雪和穹窿构筑的高坡
从塔尔寺
和彩陶故乡的青海走过
从峨眉金顶
和乐山大佛的四川走过
从敦煌莫高窟
和大漠烽火台的甘肃走过
从贺兰山阙
和西夏王陵的宁夏走过
从呼伦贝尔
和成吉思汗墓的内蒙古走过
从洪洞大槐树
和壶口瀑布的山西走过
从黄帝陵
和兵马俑的陕西走过
从少林寺
和清明上河图的河南走过
从齐鲁大地齐鲁大地
齐鲁大地
我们的故乡走过
在埋葬荒凉
埋葬老岁月的地方
在用骨头的温度
暖着整个身躯的地方
在黄河入海口
抓起一把泥土
就是攥着
我的半个祖国
4.冰心老如是说
冰心老曾经说过
年轻的时候
都写诗
到底是不是诗人
到老了才看得出来
有人问我
你老了吗
我说
我有时间写诗
没工夫去老
又问我
你写的是诗吗
我说
你领着那些文字
去问问时间
时间末必
说了都算
总会有
说了算的时间
5.我 愿
我愿和大个子在一起
和大个子在一起
不会驮背
我愿和老年人在一起
和老年人在一起
眼睛里多贮存一些阳光
我愿和青年人在一起
和青年人在一起
心上少长几道皱褶
我愿和朋友在一起
和朋友在一起
心灵的圣洁不会发霉
我愿和自己在一起
和自己在一起
用血和泪凃抺心中的诗句
我愿和儿童在一起
和儿童在一起
可以拾到丢失的天真
我愿和故乡在一起
和故乡在一起
作它的山泉湖海和土地
6.钓 非 钓
半山是水
半水是山
钓者举着用骨节
做成的钓竿
看鱼儿水上芭蕾
听水鸟情歌互答
不钓龙子凤孙的江山
不钓皇戚贵胄的奇珍
不钓竹林七贤的狂狷
不钓江南才子的美色
钓知音?
何处觅高山流水
钓情爱?
早已经化蝶双飞
可在钓英雄风骨?
还是钓一世清名?
钓非钓
不在于钓着
而在于钓不着
莫出声
咬钩了
且看于山环水抱中
钓一曲心籁
7.旧时燕子
儿时家里
年年飞来燕子
一口一口地筑巢
一口一口喂她的儿女
大燕下颌红红的
小燕嘴角黄黄的
我问母亲
燕子怎会认识咱家
母亲说
还是头年那一只
离开大半年
往返几千里
不是头年那一只
怎会认识这个家
大燕下颌红红的
小燕嘴角黄黄的
若是头年那一只
该是怎样的一只
一只不老的一只
一只永远的一只
故宅里半栋老屋还在
老屋里半个泥巢还在
泥巢里我的目光还在
母亲啊,你何时飞来
大燕下颌红红的
小燕嘴角黄黄的
8.地球,你驰往哪里
家的对面
是省中医院
和千佛山医院
相距不超一里半
救护车是一支支
白色的响箭
五脏六腑
和全部神经
被釘在
靶环中间
我辨识着
揪心的警笛
哪一辆帶走了
我的父亲
哪一辆帶走了
我的妻子
佛心善意的救护车
你把我们的亲人
帶到哪里去了
其实,地球
也是一辆救护车
以自转的方式
探寻着方向
以公转的速度
奔突在星际间
地球,你可知道
人类的救护站
9.登临佛山
心敲着木鱼
影子磕着长头
光着脸长大
第一次
活到七十七岁
登山而来
青春的加力
已经失去
余半支蜡烛
用火苗
左一口右一口
啃着自己
一介俗民
在山巅
行立坐卧
下面是
千佛山
是万佛洞
怎不令人感到
亵渎了
佛的尊严
如是所闻
所有的道场
都是佛家
慈悲的双肩
我向天看佛
佛向我看心
10. 叠 罗 汉
茫苍苍的枣林演绎一场场大戏
叠罗汉
千虬百结的躯干
至丑至美的翻板
钟馗的威猛
济公的善缘
身后事,任你
竖剖横锯
每一寸筋骨
都能磨砺出
疾恶如仇的铁拳
翠枝婆娑
找到最佳的契机
甜美的孕育
诗意的蜜居
千百年来了
千百年又去
常变常新的枝头
都是观音
伸出的千千手臂
净水瓶
高高举起
每一颗红枣
都是
心生暗香的籽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