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投资
来源: 守护者联盟GA 星际图书馆
这篇文章尤其致敬那些致力于探索真理、敢于挑战传统、勇于质疑权威的光战士和先行者。我们套用电影《黑客帝国》的经典片段作为此文的开头:这里有两颗药丸,一颗蓝色药丸和一颗红色药丸;你可以选择蓝色药丸,就此打住,你继续像以前一样活着;如果你选择红色药丸,就留在奇境里,我会引领你去往兔子洞的深处;我只给你看真相,没别的......
“生命之花”这个话题会冲击很多人固有的世界观,尤其是那些资历颇深的灵修和揭秘人士。就像当初冲击我一样,摧毁固有的知识体系和观念认知,甚至需要质疑自己心中的导师,谈何容易?但最终,我选择放下以往的认知和主观的偏见重新归零,推翻了旧有的思想观念,重建了自己的信念系统。对于那些恶语私信甚至贴上“负面”标签的人,我只想说我们不是敌人;我的内心没有对抗,请不要把你内在的冲突投射到我的身上;在我眼里大家都是正义的光工,只是有些人被欺骗了暂时蒙蔽了双眼……
与其怀疑别人是不是“黑暗管道”,你真正应该关注的问题是:生命之花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才是关键性的问题!你可以阅读这篇文章找到答案:生命之花的由来—来自亚特兰蒂斯的透特Thoth;再次强调,我们质疑的并不是讲解和教导“生命之花”的导师,他们都是无辜的。你真正需要怀疑的人是借他人之手的透特。透特的真面目是个反派角色,确切地说他是个两面派,曾经他支持翡翠盟约代表着正义,可是他后来叛变了站在反派的一方;其中的真相都讲述在这篇文章里:亚特兰蒂斯透特的背叛及翡翠石板的真相
这篇文章是多个信息管道的综合编译,包括Ashayana Deane-Lisa Renee-Noel Tobin-Joaomfjorge;总得说来就是守护者联盟GA的信息。在守护者看来,我们的地球遭受了太多的扭曲和畸变,极轴倾斜了23.5度就是非自然的,负面势力使用黑洞科技蓄意维持着地球的倾斜;更何况我们祖先的身体遭受了DNA的纂改,导致人类寿命的锐减和身高的缩短,所以人体的黄金分割比例在高维存有看来也是不正常的。你将在这篇文章中看到两套创世几何,分别为科隆塔科学和梅塔特隆科学。相应地你会看到两个“生命之花”的图案,其中有一个是真正的生命之花;至于哪个图案才是真正的创世几何,取决权在于你自己。
神圣几何学
在我看来,科学前沿并不能被认为是神圣几何学,但它也不是虚假的神圣几何学。然而,有些研究人员提出一些假设理论的模型中,包含古代亚特兰蒂斯死亡科学的元素(黄金分割比例和环形场模型等)。我们当前社会继承了梅塔特隆科学扭曲的当代科学和知识体系,在这个扭曲的框架内科学前沿寻求解答人类的基本问题,这些研究是通过对我们周围现象的解释而进行的,由于所研究的现实本质是基于梅塔特隆科学的扭曲变形,因此科学研究出现了困难。但是,有些研究人员开始意识到我们太阳系和生物体中出现了某些异常。
创作的故事始于源头。 在伟大的创造历史中,源头以其无限的智慧和神力创造了自身内部的结构,并将这种结构作为探索自身本质的一种方式来体验。我们是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们的故事。我们在行动中创造。在整个创造动力学中,螺旋是非常重要的结构, 因为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宇宙的创世结构是如何在许多层面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将探索一些几何数学和科学,这些分析将带领我们理解科隆塔科学(Keylonta) 知识的深度和力量、连贯性和完整性。
<时间矩阵>
根据科隆塔科学的宇宙结构:
*能量矩阵(Energy Matrix)
整个宇宙网络称为能量矩阵
通过能量网络进入维度系统
维度系统即时间矩阵的结构
时间矩阵存在于能量矩阵中
*时间矩阵(Time Matrix)
一个时间矩阵具有15个维度。
一个时间矩阵具有5个谐波宇宙。
*谐波宇宙(Harmonic Universe)
1个谐波宇宙包含3个维度的集合。
(实相的领域或物质显化的密度)
*时间周期:
每个谐波宇宙都有其时间周期或Euiago周期,使意识能够经历时间和空间的线性进化。
1个Euiago谐波时间周期= 26,556年,通过它行星贯穿谐波宇宙的三个维度波段进化。
每个Euiago周期细分为6个较小的时间周期,每个较小的周期持续4,426年,称为时间连续体。
地球目前位于我们15维时间矩阵的HU-1次谐波宇宙中。HU-5次谐波宇宙以及能量矩阵被认为是进化的终极状态。通过对宇宙矩阵的理解,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进化路径以及与神性的连接。
卡萨拉网格
根据何塞·奥拉德·兰格尔(José Olalde Rangel)的“生物系统论”,该理论起源于现象学理念,支持生理机能基于以下三个因素的概念:组织—结构的完整性;能源—有机功能储备;智能—生物智能水平。打个比方:汽车具有车身、底盘、外壳、机械部件等基本组织/结构。我们还需要燃料或能量来驱动它使其工作。最后,我们需要人的智能来驾驶它。
在创造机制的情况下,卡萨拉栅格相当于组织架构,梅尔卡巴场相当于为这些架构提供动力的燃料,它将生命力流循环并贯穿到身体场和能量场。生命力相当于使这些结构起作用的燃料(能量)。能量流从较高的维度中拉出来,最终来自于源头。当能量在我们体内完成其循环过程时,它会返回到最初的源头。
卡萨拉网格是第一个数学几何结构。它有12个主要的卡萨拉中心和连线组成,卡萨拉网格的每个中心都是星门(Star-Gate)或门户(Time Portal),两者均由成对的反向旋转的电磁场螺旋组成,自然存在于太阳和行星体内。它们由成对的黑洞/白洞组成,在中心点通过标量波频率(晶体种子封印)相连。
卡萨拉第一层(Level-1):12树网格和星门中心
卡萨拉第二层(Level-2):标量屏盾和晶体封印
卡萨拉第三层(Level-3):黑洞/白洞或能量漩涡
科学猜测使用良性虫洞在远程地点之间即时传送的可能性。它的存在不属于科幻小说范畴,而是实际存在的事实。当宇宙星门和时间门户激活时,一对反向旋转的电磁螺旋合并形成梅尔卡巴载具,其中心成为“恒定形态”的静止点,直接将几个时空地点连接起来,形成一座跨时空的桥梁。然而,有梅塔特隆几何创建的人造黑洞,以及根据科隆塔科学创建的自然黑洞。
*宇宙星门—位于卡萨拉网格的竖直轴,允许在多个谐波宇宙和密度层级内的时空之间通行。星门通过5个谐波宇宙连接着宇宙、银河系和行星圣殿复合体。
*时间门户—位于卡萨拉网格的对角线,允许在同一个谐波宇宙和密度层级内的时空之间通行。也就是说,它不可以跨越其他的密度层级或谐波宇宙HU。
其中星门系统包括宇宙星门系统USG和银河星门系统GSG(太阳系),当然还有行星自身的星门系统。见下图所示,其中地球即是宇宙3号星门,也是太阳系的3号星门。太阳系的5号星门-马尔戴克已经被摧毁,成为如今的小行星带。所以太阳系的卡萨拉网格遭到了破坏和扭曲。我们的太阳也是宇宙4号星门,宇宙10-11-12号星门都在天琴座,那里被称为宇宙创世的摇篮。
银河星门GSG 宇宙星门USG
生命之树
卡巴拉“生命之树”源自卡萨拉网格,但代表原始架构的扭曲版本。如果我们分析“生命之花”支持卡巴拉“生命之树”的错误模式,就可以看清其中的扭曲。右下图显示了用于梅塔特隆“生命之树”中心的常规编号系统,我们可以立即看到这些编号相对于原始卡萨拉网格是颠倒的:
请对照上面两张和下面两张图片理解以下内容
*卡萨拉12号中心已被删除。这是关键的中心,它将卡萨拉网格连接到原始光场和宇宙结构的上层。原本与卡塔拉网格12号中心相关的行星已经被移除。在天琴战争/天使战争中,与此中心相关的宇宙星门(天琴座Aramatena)已被摧毁(后来修复)。整个宇宙星门系统(USG)的12号星门摧毁被称为“原罪”。同样在银河恒星门户系统(GSG)中,对应于12号中心的尼比鲁行星已被移至非常偏离的轨道,天文学家尚未发现。尼比鲁行星描述了一个反向轨道和反向梅尔卡巴场(34-CPR / 21-PR)。尼比鲁阿奴纳基的生物学同样遵循着反向的梅尔卡巴旋转,无法通过扬升来延续他们的生命。这是因为他们无法吸收Maharata宇宙生命力流(Kee-Ra-ShA和Khundaray)。
*卡萨拉11号中心也被摧毁,相应的银河星门是凯龙星,这个星球的部分被用来创建一些卫星(黑洞):Budhara Clarion和Matraya。
*卡萨拉8号中心也被删除。它位于15维矩阵的均等位置内,是连接银河系中心的关键中心。在“生命之花”梅塔特隆网格的某些版本中,该位置有一个神秘的中心,称为Daath (0)
*卡萨拉网格的中心点AzurA也被删除,它包含种子原子并与源头连接。
*整个中心的编号也被倒置,并纂改为只有10个中心的卡巴拉网格。
*网格的比例也被更改为与“生命之花”模式对齐。卡巴拉生命树与生命之花的比例相对齐。
*中心对应的行星和关联的颜色也被更改。
*原本与卡萨拉网格5号中心对应的马尔戴克行星已被摧毁(内爆),现在是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马尔戴克内爆成为碎片,有些碎片用于较小的天体(月球)苦艾星。
理解以下内容需要结合占星学知识-行星的符号
*太阳已被移到卡巴拉网格(扭曲的卡萨拉网格)的假中心6号位置。原本这个位置是5号中心。
*在卡萨拉网格的3号中心位置原本是地球,而在卡巴拉网格中这个位置被提升的水星所取代。
*地球被贬低在水星的原始位置-卡塔拉网格的1号中心。换句话说,地球和水星交换了地方。现在地球处于频率更低的位置上。
*金星也被提升为卡萨拉4号中心的原始火星位置。这意味着卡萨拉星门系统中两个宇宙星门3和4,也就是地球和太阳分别被水星和金星所重叠(替代)。
*梅塔特隆网格(卡巴拉生命树)的宽度减少为原始卡萨拉网格的87%,1号中心被拉下来成为中心10。
*高宽比= 4 /√3= 2.3而不是2,打破了原始网格的垂直对称性。
卡萨拉网格上的这些扭曲不仅是宇宙卡萨拉网格USG上的中心被破坏,而且银河卡萨拉网格GSG(指太阳系星门系统)也被破坏。更多内容关于卡巴拉和卡萨拉生命树的对比,请阅读这篇文章:生命之树卡巴拉是黑暗势力蓄意删减的系统(超越矩阵-神圣几何系列一)
克里斯托螺旋
螺旋结合了最基本的创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圆周运动会产生振荡或重复的波形。任何周期性活动(例如季节、白天和黑夜、收缩和扩张)都源自循环运动。这种循环运动是所有振动/震荡活动的基础。振荡活动是存在的全部本质,是我们语音的音调、音乐、海浪、心跳、无线电波等等……创造的螺旋结合了两个基本过程:增长/下降和振动/震荡。这意味着这两个过程是彼此的极化表达式,这个过程对应于创造的螺旋。
所述的克里斯托螺旋是从源头衍生的第一个螺旋,并携带着创造Kryst代码的原始加密,因此它的名字称为克里斯托(Krystal)螺旋。Kryst代码包含了源头在创造过程中的最初意图,通过卡萨拉网格的主矩阵在创造中显化或体现出来。卡萨拉网格生成了克里斯托螺旋,这促使了创造的扩张、最终与源头重新融合。卡萨网格是承载着12个维度或矩阵造物显化密码的关键结构。它由12个中心组成,每个中心都与一个维度有关,并通过采用精确几何图案的网格线相互连接。关键线是在1到12之间连接网格的垂直轴或垂直轴。这个结构具有一个中心点,该中心点提供了一个端口直接连接到源头,这个中心点称为中央种子原子,也称为AzurA点,位于此垂直列的中心。
卡萨拉网格的比例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制约着随后在此网格基础上建立的图案。关键维度分别是
*中心1和12之间中央垂直柱的长度。
*中心6和7之间的宽度。
这些维度的精确比例是2比1。中心的布局、它们的距离和角度排列也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中心之间的相互作用。
所述的克里斯托螺旋是从卡萨拉网格的中心点(AzurA)开始旋转和扩张而创建的,这样新卡萨拉网格的中心9刚好重叠先前卡萨拉网格的中心12。
Ashayana Deane & Noel Tobin(1999年-2010年)GA-MCEO自由教学系列的部分内容:创造的螺旋。上图说明了这种螺旋的进展:
阶段0和1:
我们从阶段0的卡萨拉网格(GK)开始,该阶段必须与我们宇宙的Ecka轴对齐(具体讲解比较复杂此文暂不细述这一点)。Kathara网格从黄色(45°角)所示的位置旋转到阶段1的垂直位置,以新GK表示。卡萨拉网格除了从45º旋转到90º外,还进行了扩展,因此新GK的中心9叠加在先前GK的中心12上。新GK继续以这种方式不断旋转和扩展,中心12就会产生螺旋。如果我们用曲线连接每个阶段GK的中心12,我们将获得克里斯托螺旋。
阶段2:
GK继续旋转,新的中心9再次与前个GK的中心12重叠。同样,新的中心6叠加在阶段0的中心12上。GK以这种方式继续旋转和扩展。(下图所示为三个阶段0黄--阶段1蓝--阶段2绿)
阶段9:
中心12会随着GK的扩张而创造克里斯托螺旋。我们可以看到,所有GK都保持与同一中心点AzurA的连接,从而在每个阶段都保持与创造源头的连接。这个几何点对于GK至关重要,也是克里斯托螺旋的中心。各个阶段GK的中心12会生成螺旋线,该螺旋线绑定着位于GK垂直列中心的AzurA。这些连接线形成了“臂”或放射状的螺旋。螺旋线在每个阶段都连接到源头。用几何术语来说,每个扩张周期表示旋转45º,尺寸增加√2= 1.414。通过两个阶段的增长涉及90º旋转和两倍规模增长(例如从阶段0到阶段2)。我们可以看到GK的比例如何决定螺旋的渐进尺寸。数值2的扩展直接取决于GK。这个过程说明了沿顺时针方向形成的螺旋,从而产生了克里斯托螺Etora。从相同的原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会形成互补的克里斯托螺旋AdorA。这个螺旋是反方向螺旋的镜像,并且两者相互作用以形成其他结构。
每个90度(扩张象限)与螺旋对应的比例如下图所示,每个象限都有一个翻倍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过反复乘以2,我们得到了1,2,4,8,16等数字序列。45°阶段之间√2比值的扩大相当于象限之间的中间步骤。这个过程就得到了八分仪。螺旋是连续的,并通过每个数字。某些扩张阶段的数字是特别重要的。
数字2对于克里斯托螺旋来说是关键。√2也很重要值得关注,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它的起源或存在的原因。如果我们用一个数字乘以它本身(例如2×2或2²=4),这就得到了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面积。反过来,如果我们知道面积,并想确定边长,我们反转这个过程求这个数字的平方根(√n)。也就是说,一个数字本身相乘得到数值4。在这里答案比较简单,√4=2。那么本身相乘得到数值2的那个数字,就是√2=1.414......小数的数值无限延续。
在几何学上,我们也可以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得到这个数字。例如,如果我们以边长为1的正方形为例,我们将有一个对角线长度为√2,如前图所示。在数学上,平方根(√)可以看作是乘法过程中的半步。例如,要将乘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我们必须乘以√2=1.414......再乘以相同的数字,得到结果2(例如√2×√2=2)。
我们可以看到,螺旋线既意味着旋转,也意味着通过乘法进行扩张。重复的乘法叫做指数化(幂) 。克里斯托螺旋形成了一个平滑的指数螺旋,从微观到宏观的所有层次都具有相同的特征。
图片来源:MCEO自由教学:星体诞生周期(starborn); 光体的诞生和扩张周期的总结。这个序列代表着相同的创造过程,无论是人体、行星、恒星、星系还是宇宙。卡萨拉网格的连续旋转过程体现了创造的螺旋,转化为生命之花的真正几何形状。
这是我尝试理解星体诞生几何的复杂过程。用圆构建的几何图形(右图)根据12面的多边形(十二边形)进行组织。Yunasai诞生于星体周期,起源于种子原子,通过卡萨拉网格的指数化扩张/收缩过程进化而来。我承认,理解和再现这种动态并不容易。(译注: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上面这张图片展开讲解,这才是真正的创世几何)
黄金分割
卡萨拉是具有长度和宽度限制的矩形。该矩形的尺寸比例为2:1,并与克里斯托螺旋相关联,其中心称为中央种子原子,由GK中心的蓝色正方形表示。克里斯托螺旋从此点开始旋转并围绕此点扩展。
黄金分割是把整体分割为两部分,使较大部分与全长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的比值,则这个比值即为黄金分割。其比值是(√5-1):2,近似值为0.618,通常用希腊字母Ф表示这个值。公元前5世纪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来的。而斐波那契数列亦称为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这个“兔子数列”即:0.1.1.2.3.5.8.13.21....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黄金分割比例存在很多艺术作品中,比如断臂的维纳斯雕像和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在这幅画作中达芬奇绘制了比例完美的人体蓝本,这种完美比例就是数学上所谓的“黄金分割”。这种比例同样出现在建筑、自然界、以及我们的宇宙中。所谓“人体是宇宙的量尺”,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然而,事实却是“变异的人体反映着扭曲的小宇宙”。地球极轴保持着23.5度的倾斜,月球被锁定在如今的轨道上,人体DNA遭受纂改以及身高骤减,环境变异致使相应的物种灭绝,在这样的环境唯有“适者生存”才能存活下来……
我们可以将“黄金比例”和“斐波那契”螺旋的几何与卡萨拉网格相关联。从卡萨拉网格的矩形中生成一个黄金分割矩形,采用其中一条对角线并沿垂直方向移动。
例如下图所示,我们使用卡萨拉网格的中心3和7描述的对角线。在右图中,点3用字母a表示,以及圆的半径B和C。如果绘制半径为aC的圆,旋转罗盘画圆,它将越过b点。在卡萨拉网格的垂直线上,点3、6和9重叠。此垂直线从GK的底部延伸到b点,将仅测量卡萨拉网格总长度的Φ= 1.618。至此,我们完成了卡萨拉网格中的黄金分割矩形。
我们可以立即看到,黄金分割矩形排除了二个维度(两个卡萨拉中心11和12),从而将GK减小到10个中心。梅塔特隆生命树将原始的宇宙生命树从12个中心减少到10个中心。有趣的是,物理研究假设我们的宇宙中存在10个维度(超弦理论假设宇宙具有10个维度),这代表了由于使用梅塔特隆科学而使我们的星系和宇宙发生了畸变。
我们可以开发黄金分割矩形的几何形状,其中卡萨拉网格的下半部分(中心6-7)对应于黄金分割矩形内部的正方形。中心6-7的上方部分在GK主矩形内具有一个黄金矩形。如果我们绘制主黄金矩形的对角线(从靠近中心9的上方角到GK中心1的水平对角)。我们也可以在较小的矩形中绘制较小的对角线(从GK的中心6到中心10的上方角)上图中以字母MD表示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代表黄金螺旋的中心以及绘制黄金矩形的旋转序列的起点。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MD点绘制较小的斐波那契矩形及其关联的对角线,以获取不同位置的支点。如下图右所示
这样,当我们从GK的顶部向下绘制黄金分割矩阵时,我们将获得一组有趣且特定的路线。如下图右所示,我们将黄金分割矩形和斐波那契矩形的位置移到GK的上部。
在这种情况下,斐波那契螺旋的中心,以缩写Fib标记。并在上图中用箭头标记,它非常靠近中心8。这一事实非常重要,因为中心8不存在于卡巴拉生命树中(如下图所示)。 此外,斐波那契矩形包围了卡萨拉中心4、7、10以及中心5、8,“折磨它们”。中心4由于靠近最大的轴线,无论是从黄金分割矩形还是从斐波那契矩形来看,都面临着压力。中心10由于靠近较小的斐波那契轴线,也承受着类似的压力。可以看到3、6、9三个中心是如何围绕这个麻烦区域形成一个清晰的通道。
上图左边的图案“生命之花”代表着扭曲的几何形状,古代亚特兰蒂斯或梅塔特隆的死亡科学。这就是透特散布的几何图形,成功渗透到新时代运动中。
缺失的中心是8和12,它们代表宇宙15个维度的关键点,中心8是与银河核心相对应的中央点。中心12是连接宇宙上层结构的连接点。以这种方式,斐波那契螺旋围绕着银河核心运行,那里有一个人造黑洞。
这三个矩形(克里斯托、黄金分割和斐波那契)展示了每种螺旋的相应规格和功效。它们是各个螺旋的扩张比例的基础:
克里斯托螺旋EK:1-2
黄金分割螺旋EMD:1-1,618…
斐波那契螺旋EF:1-1.618…
上图列出了三种螺旋的数列对比,与黄金分割和斐波那契螺旋相比,可以看出克里斯托螺旋线要强得多,并且扩张速度也快得多。即使这些螺旋开始于更外部的点,克里斯托螺旋也始终可以控制。但是,每个都是从小的规模开始增长。还有其他可能的位置可放置黄金分割和斐波那契矩形,以及它们各自在螺旋开始的中心,以便我们了解它们的对齐方式。
螺旋决斗
这些螺旋效应对我们局域的宇宙产生了重大影响,并限制了其行为。克里斯托螺旋和斐波那契螺旋在我们的局域宇宙中相当活跃并参与当前的戏剧。Ashayana在研讨会“Festival of Light 2010”(MCEO自由教学)上讲述了“螺旋决斗”,可以在下图中看到。
在2010-2011年,斐波那契螺旋线破坏了克里斯托螺旋线的上层,在那期间它占据了优越的位置,描述了克里斯托螺旋线外的曲线。斐波那契螺旋(FiB-of-No-Chi)也称为梅塔特隆螺旋,从图中取其名称。
克里斯托螺旋向外扩张更快。因此,两个螺旋都朝着Axis-7上的交点移动,如图所示。梅塔特隆派系的意图是希望折中克里斯托螺旋线的位置并取得控制权。守护者联盟方的目是确保必要的能量(力量)来克服这种破坏以保持原状,并在梅塔特隆的影响下加速解放。强烈互动的关键时期发生在Axis-6与Axis-7之间的位置。这种对抗发生在2011年2月中旬至8月初期间。(译注:这段时期也是GA三个发言人的关系剧变期,由此产生GA-MCEO和AMCC-MCEO的分歧,我会在以后详细讲述整个事件)
这个图清楚地表明,即使在梅塔特隆螺旋呈现主导力的情况下,克里斯托螺旋天生就更强大,当对方发生时就设法克服它。这就是守护者种族执行的克里斯托重组任务(Christos Realignment Mission)的缩影,其目的是纠正和恢复神圣的卡萨拉蓝图。在与堕落的负面势力发生重大冲突后,卡萨拉网格遭受了严重的扭曲。而地球成为了重组任务的中心点,因为它位于卡萨拉网格的显著坐标点-3号星门,使得负面外星人渴望将它据为己有。
创造机制
当谈及创造的几何(真正的生命之花)时,需要了解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也就是Partiki,这个单词在英文词典中并不存在,目前的科学领域尚未发现它的存在。物理学领域认为粒子Particle是最小的物质组成部分,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里面有质子、电子、中子;这些称为粒子。然而在科隆塔科学里,Partiki才是最小的物质单位。为了便于理解,你可以理解Partiki为物质的最小“块”,从分子molecule→原子Atom→粒子Particle→Partiki。
神的源头通过你的意识参与振动下降(降速)的过程来启动显化的机制。发生振动下降时意识收缩在创造(思想)的奇点,显化创造的意图。创造表示缔造者的部分意识参与振动下降,实现了宇宙三位一体:
ManU(Ec) :Partiki;Void 虚空;
still point 静止; “神圣源头”创造的圣灵;静止点
ManA(Ka):Partika;Pre-light 预光;
oscillation震荡; “神圣父亲”创造的火花;扩张力
EirA(Sha):Particum;Pre-Sound 预音;
vibration振动; “神圣母亲”创造的种子;收缩力
(虚空-ManU;预光-ManA;预音-EirA)这三种源力是意识表现出来的形式。这些源力由Partiki-Pki、Partika-Pka、Particum-Pcm组成,它们是意识的基本单位,根据Krist编码以特定的方式循环在转导/显化序列的各个解剖层次中。这三种源力/神力(生命力)的表达方式共同创造了真正的宇宙创世“三位一体”。
Partiki单位组合构成相互交织的“链”,然后形成电音物质的“网”,再从中塑造形态发生“场”。在Partiki单位统一场外,Partiki网格的形成是为了创建维度场的频率带,然后构建独立的形态发生场,从而创建了多维度的实相场。
Partiki单位继续在Partiki网格上组合或积聚形成:
A. Keylons--"冻光"的晶体(驻留的标量波模型和固定的音频点)。
B. Keylon代码--Keylons的聚集组合,它们共同构成了光谱、音频和电磁的晶体模板。
物质的基础代码就是Keylon代码,Keylonta就是符号代码/符号的语言,以此为基础的科学称为科隆塔科学。简而言之,这是光和音、潜意识的符号代码科学。
Partiki →Keylons →Keylons代码 →Keylonta
科隆塔科学指出,粒子具有不同的振动振荡速率和不同的角轴旋转速度这一事实,使得多维实相场可以在同一空间内共存,同时在感知方面彼此不可见。振动频率带内波层之间的关系会产生光、音和标量波的全息折射,这使得意识能够感知物质、空间、时间的幻觉和实相的外在性,而其他实相又隐藏在维度化的结构内。
托马斯·比尔登(Thomas E. Bearden)指出,任何物体都可以经过连续三步正向旋转进入高维空间。也就是说,在过程结束时它会增加一个维度。Ashayana Deane指出,从一个维度过渡到另一个维度需要粒子的角轴旋转速度(VRAP)旋转90°,并且在谐波宇宙之间VRAP旋转45°。每个谐波宇宙由3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经历90°度的变化,构成每个频率带的Partiki决定着粒子的角轴旋转速度(VRAP-粒子围绕其旋转的角轴)如下图所示,从1维到2维、从2维到3维都需要经历90度变化。所以你会在电影中经常看到,外星飞碟UFO做90度“旋转”后就消失了,它实际上进入了另一个维度。
Partiki=由意识能量单位组成的基本物质,存在于固定的无极性振动点(包含所有极性的可能性,因此无极性)。Partiki单位将意识的能量持续转换为双极性光辐射(Partika&Particum)的标量波(扩张),并回到无极性音振动(Partiki)的标量波(收缩),称为Partiki Phasing脉动。它在双极性光辐射和无极性音振动的状态之间永恒地脉动(进和出)。
创作过程随着Partiki单位向前推进,以产生该显化的副本。反过来,此副本根据原始的主题或思想而被极化,以体现两个相反的显化。这些显化从Partiki单元中出现并分离,直到它们彼此呈90°角且与Partiki源呈45°角为止。这些单位具有相反的极性(平行世界)。这些极性相互作用以编织创造的工厂。它们是物质的最小组成部分,并形成矩阵让意识以各种形态进入显化。Partiki是运作结构组织的智能或“生命力的燃料”,存在所有显化背后和所有意识之内。它们是形成所有物质、反物质、预物质、非物质的主要能量单位。
源头创造的本质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想法上,并围绕这个想法创建一个结构。这种结构的最初显化是以无极性的光形式来表现的,其中包含了作为加密的最初意图(想法)。神创造第一天的模型就是上图所示的Tauren,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地扩张。从这个模式可以看出,克里斯托几何是在三波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而梅塔特隆“生命之花”是在双波的基础上扩张的,这个双波图形称为双鱼眼(Vesica Pisces)。梅塔特隆几何的创世过程如下图所示:
从以上的模式可以看出,创世第一天的图形就是双鱼眼(Vesica Pisces);当创世第六天时,总共旋转了6次,外围形成了6个圆,分成6个区域,也就是每次旋转了360度/6=60度。所以梅塔特隆“生命之花”的扩张是旋转60度,而克里斯托“生命之花”的扩张是旋转45度。Tauren模型在经历三次扩张后也就是第三天时,形成了下图所示Dia-3的图案。我们可以将这个第三天的图案与上述第六天的图案进行对比,你会发现Dia-3的外围有8个圆,分成8个区域,也就是每次旋转了360度/8=45度。这就是两者的差别:前者梅塔特隆模式在二波基础上旋转60度,后者克里斯托在三波基础上旋转45度。然后各自继续扩张得出不同的“生命之花”图案。
上面这个图案就是真正的生命之花Yunasai,它是所有创造的中心源头,所有合一的中心点,所有一体的永恒意识。上面中间那张图片也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围绕着创世几何展开论述。因为创造的过程涉及螺旋,以克里斯托数列进行Partiki (PKI)倍增,经过九次卡萨拉网格的旋转 (Axis),也就是第九天后产生Yunasai (内在域的种子原子)。不论是神圣几何还是死亡几何,都会产生相应的几何图案和螺旋。下图展示的是梅塔特隆的死亡几何:
梅塔特隆“生命之花”创造时每次旋转60度,这是非自然的人工创造。因为60度旋转无法完成一个维度90度的转换,哪怕它旋转两次也是120度,这个角度与维度的90度变化并不相符。而克里斯托螺旋是旋转两次45度后即形成90度变化。你可以比较两个生命之花的图案看出这些角度的差异。
译者我目前也还没完全理解这个创世机制,当我越深入研究就发现越复杂,越牵扯出更多的概念有关“神的世界”。这就是科隆塔科学的深奥,我只能说神的创造并不像“创世七天”那么简单......然而,当我看到这个图案时,我想起了在《远航者》书中,Yunasai这个词是最先讲解的概念。在我制作的《星际远航者》视频里:致星际远航者的扬升指南《远航者》导读;首先介绍的概念也是Yunasai: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Yunasai就是真正的生命之花。Yunasai就是“合一”的中心点,“合一”就是Oneness。想到“合一”这个词时,我的脑海中就突然闪现印度脉轮中的“开悟”画面,也就是昆达里尼觉醒后沿着脉轮冲上头顶的状态。在印度脉轮系统中,每个脉轮都对应一定数量的莲花(见下图),而顶轮对应的是“千瓣莲花”。当昆达里尼觉醒冲上顶轮时,就会打开Sahasrara“千瓣莲花”达到所谓的开悟状态。
闪现在我脑海中的画面就是千瓣莲花盛开的画面!我惊讶地发现,这个莲花图案竟然跟Yunasai是一样的!你可以仔细对比下面的图案,你会发现Yunasai的交叉纹路和千瓣莲花的花瓣纹路是一样的;每朵花瓣向外扩展,外围的花瓣比内圈的更大。你再比较一下“生命之花”的纹路,你会看到它的纹路是花瓣相连而不是扩张,就像一个“网状”而不是“花状”。再次强调它是一个网,而不是一朵花。实际上死亡“生命之花”确实就是一个“网”-频率围栏。
你看到了吗?你感受到了吗?当你看着这两个不同的“生命之花”时,你有怎样的感觉?你跟哪一个图案产生共鸣和连接?真相有时候难以接受,也许你头脑里的理性并不承认,但是你的内心和感受会告诉你答案……我自己的感受非常明显,有个图案一看就很不自然,感觉很无机没有生命力,它让我感受不到与源头的连接......
莲花在佛教中是非常神圣的象征,菩萨手持之物即是莲花,而佛陀也是坐在莲花座上。佛教中著有“花开见佛性”一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同样在印度的瑜伽脉轮系统中,顶轮的开悟常拟作“千瓣莲花”的盛开,达成“合一”的境界。道理就是这样来的,千瓣莲花来自于创世几何Yunasai,Yunasai就是活莲花!甚至佛陀坐像的背景图案也跟Yunasai中心的图案是一样的(中间的那个小图案),还有佛陀梵名Buddha也是大有来头.....
接下来就简单阐述一下科隆塔科学中创世而来的名字奥秘。单词Krist和Kristallisation起源于7种振动加密方式,这些振动加密产生了意识外在显化的可听原始音调,源自Hub ADON Bud(第一个永恒的内在单子生命创造体Bud-Aahs),创造的第一个内在Hub是Yunasai ReshA-Aah。
换句话说,这六个原始的创造音:Ka,Ra,Ya,Sa,Ta,Ha,La,这些音调被称为第一大虚空Aah的KRYST-HaLa或Kryst - (h) aL (a) Aah,取首字母而来,外在创造的第一个核心音调。Krist-HaLa形态对应于核心的第一个光单位Tauren所包含的加密。
Eckasha Aah AhaLaah'-身体被称为 "Krist的身体","神/源头的第一个太阳",因为它代表着神性本源第一个外在显化的永恒意识体,结晶(Krystallisation)为电磁光射表达"意识化的永恒能量"。
物质的结晶化是重组细胞基质的过程,通过我们体内液态水晶排列的数学几何指令程序来体现Krist代码。意识的扩张是(Krist-alization)实现基督的过程。
Krist-在基督教中产生了单词基督Christ。
Hala-伊斯兰教中先知安拉Allah的名字由来。
Bud-Aahs-在佛教中产生了佛陀Buddha的名字
这就是科隆塔科学的深奥,真正有关创世的神圣几何。
(克里斯托Krystal;水晶Crystal)
生命之花
克里斯托生命之花用来描述古代神圣科学中的创世机制,其中许多觉醒者会拥有强烈的细胞记忆和内心共鸣,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几何模板确实存在,并且是我们来自另一个时间矩阵的部分隐藏历史。原始的生命之花包含了克里斯托的神圣几何公式,克里斯托螺旋的45度角,永远源源不断地产生三音波,来自神圣源头的宇宙中心产生循环回路的持续相位脉动。这种宇宙中心的脉动是从所有结合的中心点发出的爱,它带来并播种了所有的创造物,最终赋予了永恒源头的持久养分,通过以水晶为中心的连接来维持,存在于克里斯托斯蓝图中。
为了传播梅塔特隆逆转,继续循环有限的能量,黑暗势力使用了一个虚假的几何模板。通过在时间矩阵中植入逆转编码,产生了非自然的机械公式,这个被使用的无机模板就是死亡“生命之花”。在这个几何图案中,对角线被设定为60度,这对我们的创造来说是不自然的,因为它阻碍了生命力能量从源场的回流。因此,这个数学模板提倡的梅塔特隆代码是基于双鱼眼(Vesica Pisces)的两个球体,然后在双波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而不是通过三波代码恢复三球体永恒的源头能量回流。
死亡“生命之花”是人工智能架构的熵系统,目的是让意识偏离卡萨拉网格的克里斯托斯神圣蓝图,表现出反基督生命形态的闭源系统。当来自源头的克里斯托代码的原始创造程序被任何方式改变或修改时,自我再生和扬升的能力就会因为能量存在的流失而中断。最终导致蓝图系统的能量崩溃或内部内爆,表现为堕落的有限意识,然后走向潜在的湮灭......
死亡之花产生了人造的自旋轴,从而改变了生命力能量的整体流动和循环,而生命力能量是充分滋养和维持人类不断发展的意识体所必需的。梅塔特隆“死亡之花”被阴险的透特团体作为“生命之花”成功渗透并推广到新时代运动中。它成了黑洞技术在很多灵修团体中被秘密地欺骗性使用,为这些黑暗实体持续的奴役计划提供人造的动力装置。
他们在8D元银河核心中安装了这种黑洞技术,强制执行梅塔特隆“死亡之花”的几何图案,使其在整个银河平面中对恶魔种子比率产生数学畸变,然后进一步传播到所有较低维度的平面中,并且作为说明指令直接传播到行星形态发生场中。此外,通过有意地破坏有机宇宙生命树核心表现体的完整性,通过收集有机克里斯托生命之花的永生源供应,将收获的能量重新引导送至元银河核心的猎户座群体,进入通往黑洞系统的人造门户。
黑暗势力就是以这种方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完全控制8D元银河核心,并监视进出银河平面的意识活动,企图最终征服地球领土。这样,他们通过元银河核心监控进入我们现实系统的主要通道口,从而完全控制谁能进出这个时间矩阵。本质上,其结果是放大了梅塔特隆逆转,从而充当了频率屏障,阻挡了来自更高创世维度的克里斯托种族的进入,这些种族试图联系在扬升周期中化身在地球上的星种代表。通过黑立方矩阵和全息显示技术对这一区域的监控,他们可以很容易地从星体层面上监控,看谁正在扩张意识超越恶魔种子比率,谁还没有突破他们设置的意识陷阱的频率围栏。银河系是一个时间矩阵,可以从某些门户进入化身在地球上。但这是一张单程票,其他系统的高维存有可以进去,但很难甚至不可能出去。
因此,来自其他系统的许多灵魂和星际种子响应地球的求救信号而来,却被梅塔特隆逆向编码困在这个控制矩阵中无法离开,直到克里斯托守护者种族在2012年周期及以后的扬升时间线中修复了行星架构,他们才得以扬升离开。因此,这些以人类为食而活了数千年的梅塔特隆逆转实体,他们对地球上星际种子群体的了解,实际比星种们对自身的了解要多得多。许多人受到不断的骚扰,反复累积业力负载和梅塔特隆代码,让自身被矩阵锁住,作为意识奴隶在地球上轮回转世。对于大多数星种来说,这一切都将在此生结束,灵魂的持续轮回即将结束,在大约900年的时间内达到扬升的奇点。
这里是两种科学机制的两套创世几何,各自衍生出两种创造螺旋、两种生命之树和两个生命之花。译者在此不界定哪个“生命之花”图案是蓝色药丸或者红色药丸,选择权交给读者你自己。是选择透特的“生命之花”,还是选择像佛陀的“千瓣莲花”,决定权在于你自己.......
发布于 2022-06-26 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