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1949年1月28日,在石家庄解放区,朱德总司令正式宣布成立军委铁道部。
“中央给你们派来个‘将军大老板’,从今天开始,他要掌管铁路,指挥百万铁路大军开山修路,遇水搭桥,支援大军过江,解放全中国,你们说好不好啊?”
“ 好—好—好!”,雄壮的回答声响彻整个会场。

铁道兵团正式成立
铁一师番号由此诞生
而关于铁一师的故事
早在东北战场就已成传奇
辽沈战役传捷报 第一支队屡建功
1948年夏,中央军委部署辽沈战役,在这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役中,大兵团的调动,大批武器和粮食的供应主要依靠铁路运输完成。因此迅速抢修通往锦州、长春、沈阳的铁路,对于夺取辽沈战役的胜利和巩固发展解放区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1948年7月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以东北人民解放军护路军为基础组建铁道纵队,下辖4个支队。其中第一支队也就是铁一师的前身,在这时应运而生了。
铁道兵正式成立【视频】
首战告捷,顺利抢修新义
在辽沈战役的前夜,刚成立不久的铁道纵队被第一时间输送到锦州前线。纵队第一支队于7月8日抢修彰武通往锦州的铁路线,锦州外围的新立屯至义县,有34公里铁路破坏十分严重,这里有13座桥梁被炸,国民党军队还在铁路旁埋设了大量地雷,我支队一边排雷一边抢修,经过2个月时间,终于打通了锦州外围的铁路,为辽沈战役千里运兵的战略布局赢得宝贵时间。
新义告捷【视频】
支援锦州,补修柳河大桥
1948年10月1日,郑家屯遭到10余家敌机的疯狂轰炸,野战军的后勤运输完全中断,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部命令铁道纵队必须两天内修通柳河大桥!一支队指战员快速赶赴现场,日夜抢修,战士们身着单衣、抵抗东北初冬,在刺骨的河水里顽强作业,经过一夜奋战,柳河大桥上的便桥终于修通,为锦州攻城战役以及打援部队提供弹药保障。
抢修柳河大桥
在辽沈战役中,第一支队边组建边投入繁重的战时铁路抢修和维护任务,先后参与了新义、大郑、锦承、北宁等主要铁路的抢修。创造了4个月抢通铁路363公里的战绩,对确保辽沈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平津战役先行军 两万敌军闻风逃
辽沈战役结束后,80万东北野战军准备向关内进军,迅速修通沈阳至关内的北宁铁路迫在眉睫,这条全长700余公里的铁路实际上是东北的咽喉所在。铁道纵队一支队与四支队连夜沿着北宁铁路线,边修边往山海关行进,为装载着80万东北野战军进入关内争分夺秒。

一支队官兵进关后日夜抢修
东北野战军出发之前,一支队已将铁路修至山海关附近,而山海关仍被敌军占领,一支队派出两个连前往万家屯监视敌人,但没想到山海关两万多敌军,将他们当成东北野战军的先头部队,竞闻风弃城而逃。
抢修北宁铁路【视频】
11月29日,平津战役拉开序幕,东北野战军向关内进军,铁道纵队奉命参加平津战役,一支队担负抢修北宁铁路关内段任务。 战役期间,经一支队抢修的北宁铁路关内段向前线抢运特种兵部队及武器弹药等列车共计300多列,重约24万吨。这对东北野战军迅速调往平津前线,夺取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起了重要战略作用。
陇海铁路八号桥 登高英雄首登高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过长江,乘胜南下追歼残敌,全国解放在即。1949年5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开始向西北进军。为支援西北解放战争,一支队完成北宁铁路关内段补修和复旧任务后,立即奉命转进西北,担负抢修陇海铁路洛阳到潼关段任务。
战士们成功搭架单面云梯,登上陇海铁路八号桥墩顶
在抢修陇海铁路中,最关键的是工程是陇海铁路8号桥(今杨连第桥)。该桥最 高墩达45米,长150余米,是当时全国铁路最高桥,大桥处于高山峡谷中。该桥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侵略军破坏,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试图修复,但费了两年多时间仍未修好。国民党军溃退时,再次将桥破坏,他们将正在修建中的1、2、4号桥墩下部炸坏,纵火烧毁所有施工设施。

为了解放大西北,必须抢通8号桥。时为三连职工杨连第想出了利用铁夹板绑单面脚手架搭成“云梯”的办法,攻克了登高难题。在施工中,杨连第机智勇敢,登上当时堪称全国第一高桥的桥墩,同时仅以一块木板作掩护,连续实施爆破百余次,清除桥墩混凝土26立方米,整平5座桥墩顶面,提前20天完成任务,创造了奇迹。
战友评价杨连第【视频】
鉴于杨连第的卓越贡献,上级给他记大功一次,并被授予“登高英雄”称号,1950年9月光荣参加了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国庆观礼后杨连第又参加了全国工农兵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兵改工后,中铁十一局将杨连第连更名为杨连第队,努力把杨连第队打造为素质优良、管理规范、专业突出、成绩显著的桥梁施工品牌。

槛外人 2022-11-25
